第70章 太史双雄 移民雁门
韦曜几人目送老太太进了内室;
此时韦曜也不在客气,开口说道:“子义兄,如今天下黄巾四起,百姓民不聊生,这天下间还不知道有多少像今日之北海城一般;被黄巾乱军围困,城内百姓生死存亡,危在旦夕!”
“我观子义兄武艺高强,在此隐居,不免蹉跎了岁月,不知子义兄有没有想过,仗三尺宝剑荡平天下乱贼,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韦曜话音一落,只见小将脸色通红,跃跃欲试,一副恨不得马上能大展宏图之色;
就连太史慈也是一脸向往之色。
太史慈脸上闪过犹豫之色,一抱拳道:“多谢韦将军厚爱,某观将军麾下精兵,知道将军乃是精于治军之人。也是心生向往,怎奈高堂年迈,某怎能离去?”
太史慈说完,那小将眼里那激动的神色也慢慢的褪去了,竟有点失落感;
这时候房内老太太出声道:“你这痴儿,承蒙将军能看的起你,你却推三阻四!老婆子虽年老,但也能自食其力,况且有孔北海时常照顾!你怎能负了将军的知遇之恩?”
说着老太太掀开门帘走了出来,接着道:“儿啊,其实娘亲何尝不知你的心愿?今天就是一个大好机会,你切不可辜负了韦将军的知遇之恩!
为娘的这身子骨在活个八年十年的不在话下,你且跟随将军前去吧!也能博个功名,光宗耀祖。”
太史慈闻言,向着母亲拜倒,说道:“既然母亲大人恩准,孩儿就跟随将军去搏个功名,也不辱没了母亲的教导之恩。”
说完起身来到韦曜面前,弯腰抱拳道:“承蒙将军不弃,某愿鞍前马后,跟随将军冲锋杀敌!”
韦曜大喜道:“好!得子义兄相助,真是如虎添翼也……”
太史慈指了指那少年,又道:“将军,我这兄弟武艺不在我之下,还望将军能一并收留!”
收留,当然收留了!
韦曜心里暗想:你就是不说,我也要想办法把他收拢过来。
当时大笑道:“好,子义兄重情重义,那就和这个小兄弟一起入伍吧,到时候你们兄弟并肩也能立下一番功劳!”
当下太史慈又说了一遍这小将的来历;
小将自小与师父长大,师父也不曾给自己取名;
就是这个名字还是太史慈因为在东阿偶遇到他,看他英勇,随口叫的名字。
韦曜正色道:“我观小兄弟有龙虎之姿,且与太史兄有缘结识,而且手足之情颇深;莫不如你二人结成兄弟;也可给小兄弟太史之姓。如何?”
两人听到也是大喜,就按韦曜所说,结成兄弟;
那小将又拜了老太太为母。老太太高兴说道:“既然将军说你有龙虎之姿,为娘的就给你取名太史虎如何?”那小将听到有了名字,高兴的又向老太太拜了几拜。
韦曜看此间事了,和太史慈约定明天随大军一起启程,就告辞而去;到相国府借宿一宿。
第二日,韦曜辞别了孔融的再三挽留,以军务紧急为借口;
并委托孔融照料太史慈的母亲,孔融也知道太史慈的勇武,也为太史慈能有个好的出路而高兴。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韦曜骑马来到城门口,看到太史慈和太史虎兄弟二人早早就在等待;
太史慈还是初次见面时的打扮,身背双戟,斜挎宝弓;
小兄弟太史虎也是一身戎装,神清气爽,手提一杆镔铁枪,胯下也是一匹千里良驹。
韦曜和两人打过招呼,就一起奔向骑兵营所在位置;
和林冲罗成汇合之后,向着管亥的黄巾军营地赶去。林冲罗成知道太史慈也一并跟随以后,也是喜不胜禁。
管亥大营内得到北海城内送来的粮草,也是安稳了许多;
知道韦曜前来,早早就去迎接了。
隔的老远,管亥就抱拳道:“多谢将军昨日送来的粮草,管某感激不尽,以后兄弟们何去何从,单凭将军吩咐!”
韦曜道:“管英雄不必客气,只要兄弟们扔掉头上黄巾,就是我大汉子民,我们按照约定,送他们去并州可好?”
管亥道:“其实都是一群吃不饱饭的百姓,头带黄巾不过是壮胆罢了,既然将军有好的去处,那个还愿意做那丢命的乱贼!”
韦曜看管亥能深明大义,心里也高看了他几分。
随后管亥约束手下兄弟摘掉了头上黄巾,尽起大营,跟随韦曜向着大部队汇合。
不出一日,就遇到了迎面而来的并州步骑大军;
韦曜勒令双方停下脚步,互相隔着半里的距离;
韦曜主要是怕引起管亥的误会,误以为骗他们放下武器,然后赶尽杀绝。
派传令兵去请左右翼的秦琼和关胜来见。秦琼和关胜来了后,汇报一番这两日行程,一路无碍。
韦曜也说了一下解围北海城的事情,并引来太史慈兄弟和管亥与大家相见;
秦琼和关胜对于韦曜的强大,又高兴了几分。
最后大家商议,由韦曜书信一封给刺史丁原,就说在路上收留一部分难民,见无家可归;
想着并州雁门郡地广人稀,就想着用这些流民去充实人口,增加税赋;
当然也少不了一番马屁之言;
什么宅心仁厚了,什么海纳百川了;
丁原非常喜欢被拍的感觉,更何况还是准女婿的马屁,当然是有求必应了。
韦曜准备让关胜带着这些黄巾军先行回去;其实这也是韦曜的私心;
他知道现在刘关张估计也走向舞台了;
平定黄巾就是他们的第一战。韦曜还不想过早的让关胜和关羽碰面;
虽说是召唤出来的人物,但他们有血有肉,谁知道会不会有了其他想法?
关胜也同意了韦曜的安排,带着黄巾降军回转并州;
可是管亥说啥也不跟着走了,非得要跟着林冲;
看样子林冲真的折服了管亥,成了管亥的心中偶像了;韦曜只得苦笑着应允下来。
韦曜又让管亥在这些黄巾军中挑出来三四千青壮留了下来,一部分补全在巨鹿城下阵亡的空缺,一部分换下受伤的士兵,让他们一起跟随关胜回到并州去。
等送走关胜,韦曜把将领重新调整,让林冲去右翼,接替关胜的职位,管亥当然也跟着去了;
太史兄弟就在中军,跟韦曜一起统领中军。
大军整装一番,重新上路。中军前头部队竖起三杆大旗,左右各一杆写着“并州平叛”和“破虏校尉”。
中间主帅位置一个斗大的“韦”字在空中猎猎作响。一路直奔长社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