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一举两得(1 / 1)

三国之天子风流 盗帅夜留香YE 1762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第285章 一举两得

  0285 一举两得;

  众人闪目一看,见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益州从事王累。

  刘璋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有些难看,阴沉着脸看着王累问道:“王从事,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严颜畏敌不前,丧土失地,连责问一句都不可以吗?严颜的功劳,真就大到了这种地步?”

  王累素来行事,本就不为刘璋所喜,此时见王累又站出来反对自己,刘璋真得是没有半分犹豫,心里火就直往上顶。

  “主公!属下并无此意,属下只是想说,严颜老将军乃我川中良将。当年君郎公在世之时,严老将军便跟随其所为,对主公可以说是忠心耿耿,绝无二线,断然不会像议曹史所说,有通敌之举。”

  “严老将军从军多年,经过大小战阵无数,如果退敌,心中必然有常人难以揣测的经验。如今虽然避敌锋芒,暂缓出兵,却也必然有着严老将军的理由。”

  “主公,属下建议不该责令严老将军出兵据敌,而是要给他充足的时间,必要的时候,还应当给其提供援兵!”

  王累这一番话说得是进退有节,有理有据,显得一身正气。

  刘璋见王累这个样子,心中顿时有有些犹豫了起来,眼神中不自觉地多了基本迷茫之色,也不知该听信谁得话比较好。

  一旁的议曹史见此情形,心知不妙,也顾不上什么官位上的差距,直接踏前一步,逼视着王累说道:“王大人此言,真是荒谬绝伦?还要给严颜充足的时间,在这么坐等下去,明日严颜就要带着荆州兵马攻到成都城下了!给严颜派援兵,难道是嫌荆州兵的人数还不够多吗?”

  “王大人始终都在为严颜说话,难不成你是严颜的内应,就是为托住主公,为荆州兵争取时间不成吗?”议曹史戟指王累,高声喝道。

  “你!真是一派胡言!本官何时成了荆州兵的内应,你莫要肆意攀咬!严老将军乃蜀中栋梁,你肆意教唆,我看你才是那荆州内应!”

  王累气得脸都红了,如果不是考虑到眼下的场合,只怕都要冲上去怒扇议曹史的耳光了!

  议曹史没有回应王累,直接跪倒在了刘璋的面前,一脸悲戚地说道:“明公啊!下官全心为我川中着想,唯恐有奸人暗通敌军!下官一片赤丹,请主公明察!”

  “你这奸贼!还敢说自己一片赤胆?”

  王累真是被气晕了,竟然迈步上前,抬脚就奔议曹史踹来!

  “住手!”刘璋本来心里就乱成一团,见王累还是动手打人,心中顿时就更加气愤,冷声说道,“真是成何体统!”

  王累被这么一吆喝,悻悻地把脚收了回来,退到了一遍。

  事情闹到这种地步,殿上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寂静之中,群臣面面相觑,没有人敢轻易站出来打破这个僵局。

  见此情此景,庞羲心中暗笑,迈步走了出来,在刘璋的面前躬身施礼道:“主公,属下以为,议曹史所言有理!”

  庞羲这话一出口,旁边的王累顿时就把眼睛瞪了起来,像是要杀人一般盯着庞羲。

  不过庞羲丝毫不为所动,仍然自顾自地说道:“严老将军劳苦功高,曾为我益州四郡的稳定抛头颅,洒热血,没有人希望这样一位传奇人物是个叛徒。

  但话说回来,此事毕竟关乎益州的安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们赌不起,益州的百姓也赌不起,你说是嘛,王大人?”

  “这个……”王累虽然感觉哪里有些不对,但庞羲句句在理,一时间竟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反驳。

  刘璋则是一脸的认同之色。

  以庞羲的身份,本就在刘璋的心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现在又这么有理有据得发表看法,使得刘璋在心中下意识就去相信庞羲的说法。

  “庞将军,那依你之见,此事应当如何解决?”刘璋目光注视着庞羲,脱口问道。

  “呵呵……”庞羲轻笑一声,“说依属下之见,还是让严老将军尽快出兵为好。可按照王大人的说法,这是在逼迫严老将军,那倒不如派人到江州前线换回严老将军,如此也就没有了嫌疑,岂不更好?”

  “万万不可!”王累再次站了出来,连连摇头说道,“临阵换将,这可是兵家之大忌啊!若另派人选到前线换回老将军,则江州必然有失,断然不可如此!”

  “哦?”庞羲闻听此言,顿时戏虐得一笑,“那王大人既然不同意换将,那便是同意责令严老将军出兵了?”

  “这……”王累表情顿时一滞,心中就像是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可是话已经说到这里了,如果再反悔,那难免会有胡搅蛮缠的嫌疑,便只能作罢。

  刘璋沉吟了片刻,又把目光投到了一旁的吴懿身上问道:“吴将军,此事你怎么看?”

  见刘璋主动点到了自己,吴懿便迈步走了出来,先是看看了一旁的庞羲和王累,随后便向刘璋拱手说道:“主公,末将以为,临阵换将,确实打击我军士气,还是责令严老将军尽快出兵为好!”

  “但末将又想,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是主公使者虽到,但却执意不肯出兵,主公也奈何不了他!所以末将建议,主公不如派出一人,带着主公的将令前往江州,监督严颜。”

  “若是那严颜愿意出兵据敌,便缓则罢了!若是那严颜拒不出兵,便让监军代掌这江州兵权,以退来犯之敌!”吴懿说着话,嘴角不自觉得挂上了一种得意的笑容。

  刘璋稍一思索,脸上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吴懿这条建议,无疑是给此事安上了双重保障。既能保证不会因临阵换将而打击士气;

  又能保证不会因严颜拒不听命,而导致江州成尾大不掉之势,确实一举两得的好计策!

  “吴将军此言,甚得我心!只是不知这监督严颜之人,改选哪位为好?诸位可有什么推荐吗?”刘璋笑吟吟地说道,显然是因为吴懿一番话而心情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