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8 章(1 / 1)

唯一法神 神击落太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融融,只是碍于她曾经伺候过先皇,甚至干脆就是皇妃的身份,阖府上下,那绝对没有一个人,一条狗,一只麻雀敢逆着她的意思来了。自然成为府上最高首领,别说李夫人,王夫人,就连崇王自己,也只能跪下来听她的训斥。

李夫人心里怎么想,此刻已经不重要,反正她现在叫屈的胆量都没有,毕竟老太君的话,说难听点和太后的懿旨也差不多了,她就是有九个脑袋也不敢声张半句的。

甄老天君捧着林绚尘的小脸,看着她柔弱娇俏的模样,愈发地喜欢起来,柔声道:“阖府上下的丫头们,无论是小姐还是仆人们,就瞧你这小丫头最可心了,瞧着眉眼,这小鼻子小嘴儿的,多心疼,加上又是个极伶俐乖巧的,你说受,你要是住那潇湘馆不惯了,就和奶奶一起住吧”她这么说,林绚尘可是绝对不敢答应的,开玩笑,老太君是个什么身份,哪能和旁人住在一个房间里呢当今皇上也没有这个胆子吧

她只好婉言谢绝了:“老太太,绚尘觉得潇湘馆顶好的,门前茂竹,窗后海棠,意境都极美,而且这么一年下来,早就惯了,一应用度都可心着呢,就不给老太太添乱了。”

“哪能呢”甄老太君宠溺地摸摸林绚尘的头,顺手抓起她的一缕头发道:“瞧瞧,这头发也是极顺溜的”说着居然将林绚尘拉到身边坐下,底下的一众王家姐妹纷纷侧目,她们都知道那可是崇王老爷都不一定能奢求到的位置。

当然,林绚尘只能坐在左手边,甄老太君的右手边第一位,那真正顶顶尊贵亲近的位置,不留给别人,就给她的心尖肉,崇王的二世子赵玉衡常备着的。这赵玉衡就是崇王大人的二儿子,王夫人生下的倒数第二个孩子,是从出生就被老太君看着长大的,那真是亲得了不得,真是顶在头上都怕摔了呢,这还不算,这小子自幼就讨王夫人喜欢,有老太君宠着还不够,王夫人还要亲自将他捧在手心里小心爱护着,为了他那真的连崇王老爷都敢顶撞,这么一来,这位公子就成了崇王府里的霸王爷,阖府上下真正无人敢惹,甚至王府外的人都不敢得罪。赵玉衡生来聪明伶俐,天赋很高,也比较喜欢修炼神功,一身入体七重的修为已经算是相当了得,可是他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怕读文章,对如今甚嚣尘上的犬儒八股,那真是从骨髓里既恨且怕,绝对不敢触碰丝毫的,因此如今都二十多了,连个秀才也没有中上,让一心想将崇王府托付给他的崇王老爷恨得牙痒痒。这个小世子那是自幼在花丛中长大,不论下人丫鬟,还是本家姐妹,一概都被他看做人间珍奇,百般呵护着,天生就是一位称职的护花使者。他和王府里的姐妹们都十分要好,却尤其缠着柔弱又伶俐的林绚尘,对这个“林妹妹”可谓关怀备至,五六年前林绚尘刚刚来到崇王府的时候,这位赵玉衡公子就整天和她在一起,两小无猜,玩笑打闹,倒也乐趣横生。赵玉衡曾经发下誓言要娶了林绚尘,当时的林绚尘才十岁多点,哪里知道什么终身大事,也就笑着答应了,及至赤血秘境中走一遭,认清了这个世界残酷黑暗的本质,才真正明白过来,可是那个时候,她已经暗中答应了银尘,又绝对不敢给赵玉衡说,只能憋在心里,表面上还和赵玉衡一起玩耍,但是相互之间的肢体接触就越发地少了。如今赵玉衡已经二十岁了,风月场上,也经历过了,知道男女大防,也就没有像以前那样胡来了,却越发渴望得到林妹妹了。他的心里,林妹妹是最主要的,而其他妹妹,都是不可少的,他害怕其他姐姐妹妹们嫁人了,认为女儿不嫁人的时候,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一旦嫁了男人,就掉进了泥坑里面浊臭不堪了,于是但凡王府中什么年轻丫鬟嫁人,别人都高兴,只有他唉声叹气,世人皆以为奇人。:

===第五百五十章 崇王府的各色人等1

林绚尘撒娇卖萌,好不容易从老太君的怀里挣脱出来,赶紧向老爷,王夫人,李夫人和各位姐妹们见了礼,这王夫人正打算给她介绍下从家里来得几位姐妹呢,就见一位梳着平平的披肩头,额头上缠着一圈金箔镶嵌红宝石的公子哥儿迎上来,仿佛了几年的老狼一样就扑上来要抱,吓得林绚尘赶紧又躲进了甄老太君的怀里去了,这登徒子一样的青年不是别人,正是那崇王的二世子赵玉衡,和一心学武,资质鲁钝,只是跑到外地巡防营做了个小小偏将就再无晋升可能的大世子不同,这位二世子可谓文采风流,一口杜撰歪诗即使放在潘兴城里也小有名气,可就是不学正道,不考功名,所谓“愚顽怕读文章”说的就是他这号纨绔子弟。,他生来风流倜傥,面若中秋之月,一双浓眉似剑非剑,似刀非刀,比那真正的江湖豪侠,英才少年,也文弱柔和一些,却也不失男儿形状,一双星目顾盼神飞之间,似烈马般放荡不羁,却又裹挟着一抹深深的柔情,脸型稍长,轮廓分明却又不失圆润之感,加上洁白细嫩的皮肤,真正是一位超脱凡俗之美的英俊青年,原本这么一副好相貌,这么一身能说会道的好禀赋,却偏偏因为在闺阁之中长大,与女孩们耳畔厮磨久了,长成了一副比女孩还要温婉柔嫩,多愁善感的好心肠,他不仅平时都在脸颊上擦上少许“女儿红”胭脂,而且能愁女儿之愁,悲女儿之悲,虽不能事女红,却可以解得108步天诛式九连环,于王府之中排位第三。他的书法,文章,诗词也多为伤春悲秋之作,咏花叹柳之辞,虽远不及刘永等千古大师,却也小成气候,唯独少了男儿心肠之中那一股豪迈壮阔之意,他不度圣贤书,诋毁圣贤文人皆是欺世盗名之辈,至今连个秀才的身份也没有,因此头上不能佩戴冠冕,只能在前额系上一条金箔带表明世子身份。他不仅不读书,还对一切世俗实用之学都嗤之以鼻,认为那不过是官场上装腔作势之法,蝇营狗苟之术,为此没少被崇王老爷教训,却因为夫人和老太太的双重溺爱而不了了之,弱冠之年还不通算数,更不论人情世故之道,整日里就是更姐妹们厮混在一起,偶尔也和潘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