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话让满朝堂的臣子奴才的心都暖和起来,似乎那传言中恐怖无极的凛冬也并不是那么那对付的,他们这些人都非常明智地,机智地选择性地忽略了一群人,那就是那些没有余钱的穷人,就是天下间数量最为庞大的黎民百姓。
这些人,对于朝堂之上的每个人来说都不重要,也没有为他们惹得圣上不高兴的必要。天下庶民,何止亿万,然而这些人既不是地方土豪乡绅,不能作为他们这些朝臣的统治基础,也不是什么友邦人士,满足不了他们在所谓的“国际”圈子里那虚无的天朝上国的虚荣。因此这些穷苦的,只想安安稳稳活下去的,从来也没有对他们的统治造成任何可见的抵触和阻碍的最广大的人民,就被他们选择性地忽略了。他们不怕这些人造反,因为凛冬是天灾啊,罪在于天,在于岁,又不是建州大帝要将他们冻死饿死的。何况这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农奴们,刚刚举起锄头准备造反的时候,就被“寒冬将军”悉数镇压了。
皇权不下乡,这就是建州大才奴道新鲜领悟出来的治国妙招。
而与之相对的,在姑苏城里,在存南行省中,在整个真王赵光怡统治的厚土之上,宪兵们用工兵铲当做刺刀,逼迫着每一个农民前往工业温室和集中定居点,那里有着整个冬天都不会停掉的暖气,有着热水,食物和令人安心的避难生活。每个农民手中都有地契和房契,他们那无法搬走的田产与家园,在狂暴凛冬到来之时,就被贴上封条,封存至春天到来,至冰雪融化,至大地之中有了足够的温度来种植庄稼。
这些忠厚老实又有些卑微但却的农民还不会意识到,不久之后,温室中的设备,尤其是那些培养架,将成为比田地更要命的,被他们想方设法争夺的财富,而下令将分散居住的农民“圈禁”在保障定居点里的赵光怡也不会想到,一座大大的工业温室,居然能成为万民的信仰,居然能成为治下一千多万人民宁可以集体玉碎,也要守护下来的共同的祖庙。
粮食,任何时候都是经济和政治的原子弹。
而作为粮食副产品的果蔬,肉类,蛋和鱼,对那些大字都不识一个的农民来说,有时比毒品更能令他们疯狂。
民心,就在这随后的几天里,悄然变动。:
===第壹仟贰佰贰拾贰章 首次朝议
几天后,全国普遍小到中雨。
灵皇驾崩的消息几天前就从潘兴城里传出来了,但是整座城市里,没有人将这个事情当回事。
老百姓在赵光怡的“淫威”之下,只知道真王,不认识灵皇,自然对潘兴城里“两年前就给死透了”的灵皇毫无感觉,顶多一些念旧的遗老们点了几根香哀悼一阵,而真正掌管权柄的赵光怡等人,除了在背后大骂纳诺未来连灵皇的忌日都搞不清楚之外,也不可能有别的表示了。
赵光怡的影响范围,和他的统治边界完全彻底地重合在一起,天堂般的真王领地之外,他的名声和乱臣贼子相当,属于另一个黑山庄的范畴,只不过,他控制着差不多两个省份,而田万载到现在还没有攻下第二座县城。
姑苏城
如同奇迹一般,在不到三天的时间里,姑苏城里最高最大的建筑群,中南三省总督的豪华大宅,宁府,就被一群令人畏惧的,周身闪耀着光器三色流光的钢铁傀儡推平了重建,连同附近的几个街区一起,扩建成了一整座豪华无比的园林。
这是彰显国体威仪的皇家园林,里面的所有建筑,装饰和陈设,全部都比照潘兴城的宫城规格,也全部都是逾制的东西,这座帝王园林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高速和精确建成之后,身穿龙袍的赵光怡就在大门口亲自放了一挂鞭炮,以示庆贺,一时间,全城哗然,举世震惊。
姑苏城里,欢欣鼓舞的人占了大多数,这些人都是平头百姓,真正活在赵光怡提供的福利之中,享受着近乎免费的宽敞街道,完善的宝器自动化设施,优秀的市政服务,还有永世也不可能被什么人掠夺的安全感,同时,交着相比其他行省不足半成的税负,以及上限7分,一年才打一次滚的贷款利息,尽管还不上贷款依然会被逼迫到卖儿鬻女,可但凡一个老实本分的劳动者,都不会在乎多交那不到一成的利息。国泰民安,甚至几乎就是盛世太平之下,民众也不在乎多喊几声万岁,私下里,多少人还真心希望这个传闻中只会打仗的铁疙瘩真王现在是真皇帝了,能真的万岁万岁万万岁,好让他们将太平盛世享受到子子孙孙,永生永世。
然而有那么一少部分人,对建立帝王园林这种事情持有反对态度,这些人,此时都虔诚地跪在新落成的,满是油漆味的大殿里,等待着赵光怡的解释。
杨无敌就是这些人的领头人。
“陛下,北方未复,潘兴未回,怎好就此大兴土木啊”杨无敌跪下叩首道,语气中的不解多过失望,他现在不敢对赵光怡失望,因为赵光怡给了他一整支天下无敌的铁军。
这可以说是君王对将领最大的恩赏了。
“大兴土木确实,不过既然不劳民伤财,还能顺带着将城市供暖改善下,建了也就建了,没什么,朕,还打算继续动迁数万人,将林氏庄园也扩建出来,毕竟,在座的各位和朕一起,受了某人不小的恩惠啊总要图谋报答才是。”端坐在龙椅上的赵光怡,此时完全就是个励精图治的创业老板形象,就算是皇帝的威仪,也显得新潮而昂扬,全没有灵皇时的厚重,和越皇那样的刚愎与孤僻。
“陛下,臣等并非因为劳民伤财而”
“那是为何”
“臣等以为,陛下要打下潘兴,在那里登基的。”
“朕也想在那里登基,毕竟那里埋着整个赵氏宗族,甚至连李氏宗族也一起埋葬了,那里也是天下人眼中的天地中心啊然而眼看着凛冬将至,在不知道有多么难熬的寒冬中,朕,必须给百姓一点信心。”
赵光怡说到这里,微微前倾了下身子,语气加重道:“朕的这座皇宫,并不是给朕建造的,而是给姑苏百姓,给整个存南行省和大半个存北行省的百姓建造的这宫城一起,百姓就会明白,朕,在这里不走了,无论哭佛也好,笑鬼也罢,寒冬也好,酷暑也算,朕必然与姑苏共兴衰,与百姓同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