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1 章(1 / 1)

唯一法神 神击落太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无语的理由都不行。而到了这一步,还不能称得上考取功名,只能说在考学的路上,千年文明以来,多少人老死在这条路上,而考不到殿试的,按照第七王朝的法度,居然一律称之为“童生”哪怕七老八十,过不了最后一关,还是童生

这种规矩,其实是为了弥补南方帝国没有年考,科考的弊病,朝廷有年查,就是检查官员政绩,而没法当官的秀才,举人,进士,都算是童生,属于一种略带耻辱的称号,只有那些能过了殿试的家伙,才是真正的“成年人”

六次科举,虽说年年有,但是淘汰率高得恐怖。文道科举的考试内容完全一致,就是四书五经,那些经史子集的旁门注解之类不考。看起来不过九本书,却比明清的科举更难,因为这个世界上并无孔子,只有孔宏开,因此所谓的四书五经是假儒学,而不是真正的儒家文化,相当于不给你看四书五经,却让你去背程朱理学的各种文章,舍本求末,歪曲真理不说,还上升到神道宗教的高度,大谈天理轮回,五雷轰顶等等迷信,简直如同邪教读物罡风大陆上的四书五经分别是启蒙宝书行道宝书忠君宝书为人宝书,五经分别是洗心经革面经仁义经刚正经变通经,每本十万余字,全是文言不说,辞藻华丽,用典诡秘,艰涩难懂,和论语相比,不过一团大粪,可是第七王朝的要求,那可不是读通读懂,领会意思,而是要求倒背如流,怎么个倒背如流法随便从中截取五个字,不管是不是破句了,考生都必须知道出自哪里,上下文是什么,然后,必须以圣人的口气,圣人的思想来阐释回答,不能抄原文,更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按照银尘的说法就是:“这不是给人学的,这是给搜索硬撑练习机器学习的材料”

多少时候,银尘都十分想知道,用卡诺尼克尔的终端来考试,是不是可以直接得状元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今年的考题似乎就是方来不亦说,这截搭题也真是”银尘看着眼前正襟危坐的,个个都比自己年龄大的“弟子”们,心里明镜一样。他知道原本赵光怡给自己疏通关系,弄这个讲经的名头,不过是让首席太保名正言顺一些,然而皇上拔擢之后,明明已经是备选武陵王这样的专职武将了,却依然没有消去这个讲经名头,甚至公然让他带班,这,既是考核,也未尝不是一个下马威。

他银尘面对这些人,年龄既小,更重要是的他自己不是科班出身,这是很要命的,几乎就是外行领导内行,所以他在这里只能带班授课,不能收座师礼,不能有门生,不能享受真正的翰林院讲经的待遇,因为他是野路子,要想名正言顺,唯有一个办法,无论是威逼利诱,巧取豪夺,言辞感化,道理忽悠,必须让他带过的班里,出现那主动投靠,主动献上拜师礼的人,而任何人,都不能胡乱拜师,一旦拜师了,那就是荣辱与共,其他老师,便会隐隐排斥,这是关系到日后升迁,甚至是此生成就的事情,他不过“半个讲经”,如何能拉拢这些天之骄子

唯有真才实学,或者为人师表。

可以说,银尘之初堂,不亚于一场殿试

只可惜,在真正的儒家文化面前,假儒学,比那什么天父教义更加容易一败涂地。

“寒窗十年无人问,一入翰林天下惊。”银尘走上讲台,端端正正地在当中的太师椅上坐下,风流瘦削的身体被太师椅豪奢的雕花衬托出来,更显的有些稚嫩,下面坐着的学生中,老成者垂下眼帘,古井不波,年轻一些的,眼神中就露出些许轻贱了。“沐猴而冠”之类的想法,在某些人脑子里,如同缓慢发作的毒一样悄悄扩散。

“诸位都是考了一辈子试的人了,知道为何而考试么”

“哈哈。”台下有人轻笑起来,声音里尽是轻蔑:“明摆着么为了验证所学而已”

“那为何要学呢”银尘的语气轻轻地,仿佛自言自语一样,他的问题抛出来,下面的人反而安静了一下。“为何而学”对于这些象牙塔里的书生而言,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答案,往往代表着自身的三观,三观不正叫人知道了,日后很难混的。

下面沉默了一秒,又活泛起来,刚刚那位轻笑出声的青年男子,似乎根本看不上银尘,也丝毫没有尊敬他的意思,冷笑着说道:“为了功名利禄而已本书生说开了,你能若何”

“读书为了功名利禄,这话不错的。”银尘道:“然而功名利禄从何而来朝廷拨款皇上恩赐呵呵,皇上日理万机,顾得着你的死活你凭什么让他拨点款子来为你成就功名利禄”

下面安静了,没人说话,那青年男子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望着银尘,嘴唇抽动,显然想大喊一声:“诛心狂言”

“读书人啊,并不比那地里刨食吃的农民多出一副手脚,却真正多出来一颗脑袋”银尘仿佛疯癫一样呢喃着,他的声音,真的如同穿脑魔音一样强制性地灌入每个人的耳朵:“读书不等于功名利禄,进了翰林院也不等于功名利禄,真正等于功名利禄的,是为老百姓做出来的实事政绩你们以为,读了一辈子书,考了一辈子八股,模仿了一辈子圣人的言辞,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让你们一个个地在将来走马上任的时候,以圣人行而行,以圣人志而志既有圣人志言辞,那便必须有圣人志行动,此为言行合一,乃圣道不变质根本,你们,可做得来么可有人想着要去做吗”

没人回答,却有几双眼睛,亮了起来。

“圣人者,非怪力之乱神也固有瑕疵焉,”青年男子摇头晃脑道:“朱熹扒灰,却有圣道传下,可见圣人之言在于为言而言”

“放屁。”银尘冷飕飕的两个字出口,举座大惊。“斯文斯文呀”那最老的老学生嘶哑着嗓子大叫起来,仿佛脚面上落下了一团狗屎,惊骇愤怒地脸都红了。

“万古以前,有真圣人讲道于高山,闻者数百,悟道数十,而行道者一吾不为圣人,但为圣人隔代弟子,趋从于师,能为则为,不能为者,另辟蹊径,创造条件而为之德行,功名如同读书,一日不行则疏,三日不行则忘,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尔等以为,进了着院门,就是保险箱铁饭碗哈,简直可笑”

“圣人之言,洋洋洒洒近百万言,劝学,劝孝,劝忠贞,崇纲常守则,繁文缛节,又以轮回,天雷恐吓之,何也不过妄图天下之人,皆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