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0 章(1 / 1)

唯一法神 神击落太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绝对不会有错的,但是文人治国治理成南国伪朝那么腐朽的样子,那就是南国伪帝的智商问题了。

场面一下子冷了下来,君臣之间都没有言语,北武帝眯着眼睛,似乎要打盹儿,实际上,他在用罡风感应着周围,似乎真的怕这间大堂之上,藏着第三个人。聂挽留不禁有点紧张起来,心想:“陛下难道怀疑四周有刺客潜伏”自己也下意识地运起神功感应周围但是一无所获。

沉默大约持续了十秒钟,北武帝慢慢睁开眼睛,坐直身子,他那一双天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某种深暗又模糊的决绝。

他下定决心了,尽管这个决定之前无人知晓,尽管这个决定可能触及到许多人的利益,但是为了帝国,为了帝国中大多数还活着的人,为了帝国中大多数死去的人不会白白死去,他毅然决然。

这决定其实早就该下了,他今天特意将聂挽留单独留下,就是为了这件事情。

“聂挽留,如今的你,已经算是朕最重要的能臣之一了,虽然不过是十八万禁军教头,职位暂时不会变动,但是朕,这次回到京城就要发起行兵改制了,改制之后,像你这样集操练,漕运,征战为一体的大将,是正一品,和前线大将一个品级,以后操练,后勤只能管好一处的,就是正二品,反正能力越大,官阶越高,当然足责任也是越重的,你,以后要能者多劳,平时不打仗的时候,要多养生啊。”年轻的北武帝板起脸来,十分严肃认真地说道,而跪在下面的聂挽留,却被这短短的几句话里的大量信息震住了,甚至连自己即将从三品三命的先锋大将升格为一品一命的人臣之极的喜悦都暂时跑在脑后。

“陛下,您是打算以武立国官制却要仿效那可笑的南国”聂挽留战战兢兢地说道,他知道天下分为难比两个帝国,都是文人治国,也就是说除了皇帝以外,最大的官员就是文官,天下最高的封号就是文正,其次才是武陵,官阶上,文人最高做到宰相,一品一命或者正一品,武将呢,北国最高做到二品一命,突破常规可以做到一品九命甚至一品八命哈兰玄冥,而南国,最高也只有从四品的小官,四品以上的“面圣之臣”,只有文人可以当,当然,亲王这种只要活下来就是正一品的特例可以不论。:

===第八百四十三章 北国的帝王道

以武立国的传统,在千年文明之中还是有的,就是那个穷兵黩武,实力绝强,却又十分短命的第三王朝,也就是千年以来唯一一个的大一统的超级时代。,以武立国,举国能征善战,却必须以绝对极权的军事管理体制运行,一旦疆域达到自然边界,战无可战,整个帝国便会飞速腐朽,而军事管理体制对于国民的压榨也远比文人治国严重得多,一旦中枢腐朽了,那么不断揭竿而起的人民,就可以将帝国的战车迅速推翻。

千年文明,用无数尸骨教会了天下人,以武立国,强则强矣,不可长久

而这个世界上,所有帝王最怕的事情,不是国土不够大,不是人民不够多,最怕的就是国祚不能长久

从第三王朝到北国的第八王朝,每一个王朝都宣称自己是最后一个王朝,万世一系,永传社稷,可是,每一个王朝到了末期不是被起义推翻,就是被宫变干掉,除了陈桥兵变的第七王朝,余者从无幸免因此每一个帝王,一旦听到有谁威胁自己的统治,有谁扬言改朝换代,那绝对会第一时间跳起来,如临大敌。

也因此,以武立国这样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做法,才被所有后继的帝王们主动规避,第七王朝的开国先皇杯酒释兵权,立下文人治国,军兵低贱的定国神策,也不过是极力避免自己的国家重蹈第三王朝的覆辙而已。

“怎么能是以武立国呢”北武帝轻笑道:“不过是将文臣武将平衡起来而已你也看到了,兵者国之重器,一味地不重视,贬低压制,早晚要让帝国外无防守,内无安宁,朕,登基这么多年来,悟出了唯一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和平就先他妈的准备好开战再说前一阵子大秦不是想来攻打我们吗结果呢他们的使节回去好像就没有什么消息了吧”

“陛下说的是可文臣武将素来相轻”

“不是还有朕吗”武帝指指自己的鼻子:“为君之道,就是给每个有才华的人,一片施展才华的天地,否则,君将不君,国将不国。这其实是亘古不不安的道理,只可惜,从第三王朝开始吧,就并非没一任帝王都明白这个道理,否则,何来迪斯王朝之说”

“那陛下,为何要仿效南国伪朝的官制呢”聂挽留抛出了第二个问题。

“因为朕要养活的闲人太多了”北武帝笑骂道:“从九品九命,到一品一命,一共八十一的等级,每个等级中至少录用三十人,多则数千上万,这加起来一共多少朕还哪来的军饷养活想你这样的虎将呢”

“可,可南国不过九品十八等,也没见官员少啊根据线报,南国官僚机构臃肿,当官的人至少一百二十万是帝国官员十倍之数”

“那是因为他们不会弄,官场黑暗,裙带关系复杂,弄的整个国家头重脚轻,百姓不堪重负朕日后改革,十二万人中,留下一半就好,至于剩下的人嘛真打算让他们自立门派学说去朝廷给上三五年补助,能生存下来就算,生存不下来就去沿街乞讨吧连著书立说的,传承神功的本事都没有,还好意思说自己是青年才俊,人中龙凤吗朕改制官场,为的就是让原本坐吃俸禄的人,变成跑着才能吃俸禄而已反正朕的朝堂之上,绝对不允许一个庸人混日子的”

“至于那些门派学说,其实好办,伪朝的那个所谓的灵皇,想搞个白龙榜,收天下门派,却不知道他自己其实搞反了,让天下门派归于朝廷掌握,高来高去的大侠们定然不甘心的,与其强行收拢,不如朝廷干脆出钱,从江湖中扶植一些有潜力的门派,任其做大,同时将朝廷的控制力深深植入进去,这样这些新新门派要想发展甚至要想生存,只能蚕食老门派的势力和资源,双方一番争斗之后,新兴门派在朝廷的相助之下必然获胜,以此慢慢迭代,岂不是要比直接派兵征服来得妥当许多了么”

“陛下圣明想来那些投奔帝国的青年之中,不少人都背负着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