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奖赏有功将士
尽早在都城内取得发展,会让家族的实力得到的是快速的提升。
战乱纷飞的大汉,让多少家族迁移,之前不少家族前往荆州、江东、益州避难,而今三辅之地,亦是成为了不少家族迁移的目的地。
朝廷公布的种植方法,为百姓带来的是更多的收成,且朝廷的赋税,比之诸侯更低,这也让更多的百姓愿意前往朝廷治下。
在百姓的眼中,其实诸侯和朝廷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的,他们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乱世之中生存下来。
若是朝廷的举措更好的话,肯定会有更多的百姓愿意来到朝廷的治下生存的。
诸侯面对这等情况,虽说极力的遏制,起到的效果,并非是很明显。
降低赋税,在诸侯看来根本是不可能的,朝廷在种植上是占据着优势的,诸侯即便是得到了这些农作物的种植方法,想要推广,仍旧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比之朝廷明显处在劣势。
在这样的时间差距里,朝廷收获的是大量的好处,且长安出售的种子,价格昂贵,能够为朝廷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建武三年,对朝廷来说是颇具挑战的一年。
先是有匈奴动荡,而后平定并州,再有徐州之乱,朝廷再度发兵平定徐州,击败了袁术。
一系列的战争背后,需要的是大量的粮草辎重,若非是有着少府支撑的话,大军征战的消耗,不是国库能够支撑的。
对少年皇帝这般的选择,朝臣是给予了很高的称赞的,在关键的时刻,没有敝扫自珍,而是将少府的财富拿出来支援大军的征战,这就说明少年皇帝,并非是敛财吝啬之人。
这也让不少官员对少年皇帝称赞有加。
当前朝廷的开销,随着治下城池的增多,肯定会增加的。
当然,在收获上也会更多。
迎接皇帝归来的队伍之中,轻纱遮面的蔡琰,遥遥看着进入长安的大军,心中舒坦了许多。
皇帝出行,却是在徐州与袁术发生了冲突,在战争中什么样的危险都是有着可能会出现的,少年皇帝,就算是有着武艺傍身,一旦在战场上出现其他的变故的话,那就不好了。
少女对皇帝,已经有了情愫,与河东卫家的婚事,耽搁了下来之后,对蔡邕的名声肯定会有不小的影响的,这些,蔡琰不在乎。
正如刘协所说,若是没有幸福的话,仅仅是为了履行昔日的婚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在少府教授官员数算之法,更是让蔡琰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所在。
谁说女子只能相夫教子,同样可以为大汉的发展做出莫大的贡献。
数算之法的逐步推广,能够为朝廷带来的是更多的便捷,同时能够给朝廷培养的是人才。
这样的生活,给蔡琰的感觉是充实的,若是可以的话,蔡琰希望这样的生活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长安,比之以往更加的繁华,糜家之人,进入长安之后,感觉是极为明显的。
彭城繁华富庶,但是在格局上,比之长安城肯定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作为当前大汉的都城,长安城已经具备了繁荣的初步条件。
都城的人口若是不多的话,即便是发展,也是有着一定的限度的,可是长安没有限制人口的迁移,这也导致不少人纷纷前往长安附近。
这样的状况下,往来长安之人肯定会更多,商人也愿意前往长安经商。
与皇帝交谈一番之后,糜竺的斗志已经被燃起,他需要在长安,大展拳脚。
此行前往徐州,虽说有着些许的动荡,却是让徐州回归到了朝廷的怀抱,这样的出行是值得的。
更是将徐州糜家带了过来,有着徐州糜家和冀州甄家的帮助,刘协相信,长安的发展肯定会更加的迅速。
当前朝廷治下,虽说在剿灭贼寇上,出力很大,依旧难以做到绝对的避免贼寇的出现,何况是其他诸侯的治下呢?
商人往来经商的时候,可谓是不堪其扰,碰到实力庞大的贼寇,甚至会有性命之危。
这也让商人在经商的时候,压力更大,支出更多。
小商人在这样的过程中是最为倒霉的。
这也是糜竺进入长安之后的第一个切入点。
既然是想要在长安城内有着一番作为,没有相对应的能力,想要得到提升难度上是很大的。
次日,朝堂上,皇帝宣布纳糜家女糜贞为妃之事。
群臣对此,早就有心理准备,纷纷道贺,皇帝纳妃,而且是以经商著称的糜家之女,耐人寻味,不过这也是皇帝的自由,少年皇帝在战争得到接连的胜利之后,威望高涨,其决定的事情,朝臣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反对的。
“徐州在短短的时间内,从动荡到平定,出征将士功不可没,赏赐今日便开始下发。”刘协朗声道。
“圣上英明。”群臣纷纷道。
长安军的赏赐标准可是不低的,将士的地位得到提升之后,军饷就会提升,目前大汉的普通士卒,军饷几乎是没有的,唯有达到了一定的地位之后,才能得到军饷,这也是汉军之中的情况,诸侯麾下亦是如此。
国库空虚的情况下,唯有少府出钱,不过平定徐州之后,国库很快就能充实起来。
且诸侯和朝廷之间的交易也是不少的。
黄门上前,展开圣旨“原徐州别驾糜竺,擢升为太仓令,讨虏将军吕布,平定徐州作战有功,擢升为南中郎将,北军校尉关羽作战有功,擢升为左军将军,封寿亭侯,北军校尉张飞,作战有功,擢升为东中郎将……”
赏赐之中,以武将居多,贾诩、郭嘉亦是得到了赏赐。
糜竺从徐州别驾的位置上,一跃成为了太仓令,让不少的官员侧目,须知太仓令负责的可是钱粮之事,是大司农麾下官员之首,能够在进入朝廷之后直接被任命为太仓令,足以看出皇帝对糜竺的信任和重视。
被点到的官员,纷纷上前拜谢。
吕布,亦是朝臣关注的重点,昔日吕布跟随在董卓的身边,可谓是耀武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