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阴沟里翻船!不对翻车了吧”王彦章按着手中的宝剑嘲讽道。
“去去去!说的倒是轻巧!你打一个试试看!”车英脸色难堪道,这家伙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可是九死一生,这家伙还在说风凉话。
“啪!”此刻王翦将手中的竹简扔在了桌子上,拿起布披擦了擦自己的双手,看向四人道:“城墙的兵力和防守如何!此次试探有何收获。
“启禀将军!此城不好攻打!此次我们也是吃了不少的暗亏!”周德威脸色难堪道。
“如何不好打!今日你们说个清楚!”王翦看着四人,待手擦干净后,将其扔在了桌子上,像是期待两人的答案。
“将军!此城三面都乃弓箭射杀的范围!我军如若冲锋只能抵挡一面,而敌方三面都可射箭,今日试探一番,数百个兄弟都折在这里了!”车英脸色难堪道。
“的确将军!建此城者绝非等闲之辈!此城依山而建,占领高地,且此城唯一的通道便是山角上的楼梯,想要拿下此城怕是…………”周德威脸色难堪道。
“怕是什么!”王翦瞟了一眼周德威,不要看王翦年老,但如此的虎视,也是给人极大的压迫。
“怕是不好攻打啊!此城可和函谷关!虎牢关!剑阁!并称为天下四大难关啊!”周德威头上的冷汗不停的冒出,显然此城出奇的难打。
“哦!能得周将军的称赞!可见此城非泛泛之辈!”王翦话是这么说,但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堂堂一个主将和他说这样的话,如若不是这周德威乃是嬴政亲点的先锋,只怕十个脑袋也不够他砍的。
王翦不杀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这家伙乃是嬴政节止他的人,杀了他嬴政哪里说不过去。
“这三大关卡!虽然难攻,但古今都有失手的例子,大将军不必恼怒!”周德威在秦军的这些日子,早就知道什么叫做察言观色,观王翦话反颜怒,可见其心中早已大怒。
“说说看!”王翦按着桌角,虎目俯瞰周德威,心中暗自道:此人某国却不尽全力,怕是………!
王贲和王彦章两人相互看了对方一眼,不知道为何,他们总感觉这件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会兄弟俩都保持沉默。
“此三关也不过三个方法,其一大兵压境!其二扰其内政!撤兵压迫其让出此关,其三引敌方大将出城!合而杀之!在夺其城”周德威将这三策说完,便是安静了下来,大帐内也开始考虑这三策。
“大兵压境强攻下来,我们也会损失惨重,此计不利于我们之后攻打韩土!第二策,成功多对昏君所用,而韩毅此人乃是雄主,况且此计耗时耗力,怕是难以成功!即便成功怕也会耗费许多的力气!此计不可,而这第三吗?……………!”王贲将周德威提出的计策一一分析了下来。
王翦抚摸着胡子,半响道:“按兵不动!”
“父亲!你这是…………!”王贲不明白王翦为何要这般。
“大王出兵三十五万!你们可知道这是为什么!”王翦抚摸这胡子,一笑道。
“父亲…………!”
“我和白起不过都是个幌子!这周地和上党都有重兵把守!况且咬下来,没有多少肉!还硌坏了牙齿,和上庸相比就差多了!”王翦抚摸着胡子一笑道。
“父亲你和白起将军!岂不都给那小子当了成名的踏板!”王彦章一听,顿时脸色都是一惊,要知道白起是他岳仗!王翦是他老爹,拿这两个人开刀!这不是找他王彦章的麻烦吗
“不错!大王也是这样期望的!国家的军权不能总是掌握在我们两个老头子身上,也是时候给你们年轻人一个机会了,而这司马懿就是大王想要扶起来的人!”王翦说完,看了李密和周德威四人,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四人个是行了一礼,便是退下,王翦走了下来,看向自己的三个儿子,无奈道:“你们都乃是我王家的好儿郎,算上王可君这个旁支子弟,你们知道外面的人叫你们什么吗”
“王家四虎…………!”
“不错!算上老夫便是王家五虎了!我们世世代代受大王之恩典!今日老夫教你们的便是君臣之道,大王如若昏庸无能,你们自然不用听起言行,可听天命,尽人事;可大王如若是名主!你们便可遵循其令!即便君要臣死,臣也不得不死,这是为父要教你们的,同时也是明哲保身之道!”王翦看着自己这三个孩子,他迟早比这些孩子都要早走一步,而以后的路还需要他们自己走,自己永远不能为他们保驾护航。
“可是父亲…………!”王贲欲言又止。
王翦背手而立,神色严肃道:“没有什么可是的,大王需要稳固王权,我等便要放权,大王需要我们怎么做,我们便怎么做!这便是臣子之道!”
“我等明白!”王彦章三人面和心不和,以他们现在的眼界,他们实在是看不穿。
“都退下吧!”
“诺!”
见三人退下,王翦这才拿起怀中的布帛,将其扔在篝火内,嬴政要的是保存实力,而非是消耗兵力,在嬴政看来,只有自强方为其道。
第九百四十八章:蓝玉合兵
上党城内,此城的武将总共就那么几个,算上岳飞的儿子,也才不过几个将才。
左右武将各立大殿前,左侧为首的乃是一中年男子,身穿黑色布衣,上面还有大量的灰尘,头上还有稻草,显然是匆匆忙忙的赶来,手中还有大量的事情没有忙完,皮肤麦黑,手皮上多了许多的老茧,一进来双手合十,双目炯炯有神,丝毫不在乎四周人的目光,而是注视着前方的大将军。
四周的武将并没有因此而嘲笑他,反而对他肃然起敬,而此人也正是上马可领兵杀敌,下马可治城抚民的虞允文,原先有戏志才和毛遂在,虞允文倒也清闲,但两人一个被调出当说客,另一人被韩毅调在身边,出谋划策,现在就只剩下他一个文臣,有时候他还有掺和武将的事情,实在是忙不过来,但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总得来说可谓是劳苦功高。
在其身后的是一杆武将了,夏侯惇、宇文庆、杨再兴、赵云、还有便是岳飞的儿子岳云,站在最后一排,身传普通的盔甲,手拿着一杆长戟,身长七尺,况且这家伙还是一个虎犊子,才十六岁,正在发育的年龄,看这势头,过不了几年,便是要赶超他父亲了,在看看这一身的盔甲,一看就是执戟郎。
这也是岳飞特意为他安排的,先前剿匪,这岳云也算是功劳累计,但升的太高,怕这家伙心高气傲,岳飞特意给他安排成执戟郎,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培养着个小子,在坐的各位,那个不是赫赫威名,这小家伙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