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吴王说得对(1 / 1)

第三十一章 吴王说得对

  “炒,炒菜?”

  李世民战术后仰,单从名字来看,炒菜应该是吃的一种。

  但是!

  李世民不相信,李恪这个拥有轻松绘制出地雷图纸能力的儿子。

  会为了一个吃的,而放弃大军统帅,将关中百姓之置于不顾!

  李恪看李世民不明白,叹了口气,开始解释。

  “炒菜就是用一口锅,呃,锅就是一个半圆的铁壳子。”

  “用这个东西来炒各种蔬菜肉类。对了,得放油,不然不好吃。”

  李恪说完,忍不住想到了臭鳜鱼,红烧肉,腊肉炒尖椒这些菜。

  来大唐的这些天,李恪的嘴巴无疑是最苦的!

  而在他回想着各种美食的时候,李世民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为什么,为什么!

  自己的儿子就没一个争气的,大唐,还能不能好了!

  “吴王殿下高见!陛下!臣觉得吴王殿下说的很有道理!”

  长孙无忌快喜死了。

  本以为,吴王是一个强大的对手,没想到竟然是一条咸鱼。

  这次,竟然还拒绝李世民,在关乎关中百姓的朝会上,说什么吃吃喝喝的事。

  这简直是把把柄送上门来了!

  不给李恪戴高帽,让他下不来台,简直对不起长孙无忌自己这张嘴!

  长孙无忌说完过后,打着眼色给文官集团。

  紧接着,就有人开始说吴王识大体,明是非等等。

  就连程咬金也遗憾的摇了摇头,退回了武将队列当中。

  李恪这样做,无疑是把即将到手的权力,拱手让人!

  “恪儿,你知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李世民眼中带着痛惜的问道。

  李恪挠了挠头,这样貌似确实有点不好,但是他又不想离开长安去乡下吃土。

  于是,李恪再武将人群里搜寻了起来。

  “卫国公!”

  “啊?”

  李靖被李恪在人群中叫到,有些懵,接着站了出来。

  “吴王殿下呼臣何事?”李恪暂时没理他,转头对李世民说。

  “父皇,儿臣觉得卫国公更适合出任统帅!”

  哗!

  李世民不知道李恪在说什么,李靖更是一脸呆滞,他都七十八的人了,李恪竟然推荐他出战。

  长孙无忌适时的站出来:“陛下!卫国公年老体衰,腿疾刚愈,根本不适合出征!”

  “是啊!卫国公为国尽忠了一辈子,吴王殿下怎能忍心再让卫国公晚年行杀戮之事?”

  “太子殿下已经成年,陛下大病初愈,正适合由太子代陛下出征!”

  一众文臣也抓住这个机会,反驳李恪的提议。

  李恪不当统帅当然最好,可也不能让别人来当啊!

  毕竟,他们的目标是让李治当上统帅,现在这情况,完全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李恪眉头一紧,这些东西,也太聒噪了吧?

  李恪的这一幕表情,正好被同样身处朝堂的武媚看在了眼里。

  她贝齿咬着嘴唇,冰冷的目光在那群叫的最欢的大臣。

  心里,起了杀意。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靖,他也不是很想让李靖出战。

  这个老朋友,陪着他一路走到现在。

  好不容易用一枚淬体丹把李靖从鬼门关拉回来。

  再让李靖去拼命,未免有些太不厚道了。

  “卫国公服下过淬体丹,现在正是龙精虎猛的时候,儿臣并不通兵事。如果去了乱指挥,导致突厥大军进逼长安。”

  “在座的各位,有谁来担这个责任?”

  一听到要担责任,满朝文武瞬间闭嘴了。

  李恪要是犯了错,好歹有皇子的身份罩着,不会死。

  但是他们要是有什么让李世民不爽的地方,那可是一句话就能直接革职下狱的!

  长孙无忌眼神冰冷,李恪,好狠的招数!

  李恪回头,对李世民拱手。

  “父皇,儿臣还要去研究火药。”

  “这个统帅之位,卫国公来担任最好,其他人也都可以。”

  说完,他转头就走。

  “反正,不要是我就好。”

  望着李恪离去的背影,李治发了呆。

  他,他怎么能这么潇洒的离去?

  这可是在朝堂,这是在上朝啊!

  接着,李治把目光看向李世民。

  “陛下!吴王他自幼就是如此,不懂规矩,还望陛下不要责罚他!”

  表面,长孙无忌是在维护李恪。

  实则,长孙无忌阴毒无比,这样说反话,是个人都会对李恪不满。

  说完,长孙无忌瞄了李治一眼。

  太子啊,求求你学着点。

  满朝文武也迅速反应过来,你吴王李恪再怎么,也不能随意在朝堂上离开啊!

  于是,又是一波接着一波的弹劾在大殿内响起。

  李世民凝视着李恪离开的方向,久久不语。

  “吴王,他说的很对!”

  文武百官:??

  长孙无忌的内心受到了一万点伤害的打击。

  他的社会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崩溃了!

  “是朕太过于求成了,吴王虽然才学不显,但是却有一颗博爱的心!”

  李世民眼里含着泪光,他在李恪身上,看到了大唐强盛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