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谁能日抢三关哪?老夫本是一片好意,想成全七将军做一个日抢三关的大英雄。嗨,好心都当了驴肝儿肺啦!”“哦,潘元帅,合着我日抢三关下来,这个功劳还有您一份儿哪?”“呵呵……这个老夫可不敢当,是七将军您的功劳,是您的勇猛。”
令公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朝堂之上,国家的一品要员竟然是如此的丑态百出,文武百官都在呢,随营的将校也都瞧着哪,元帅没元帅样儿,先锋没先锋样儿。“延嗣,不得对潘招讨无礼,潘招讨也是为了激励你能全力为国立功,已经过去的事儿就不许你再提了,来来来……今天来的全是给你庆功的,都是来捧你的,这还不快快给各位千岁、将军敬酒?”令公心思是我得给两边儿拉拉。可是其他几家儿王爷、侯爷可不干了,纷纷起座,到上头来瞧这个军令状,一辨认果然是潘洪的笔迹、帅印。呼延赞和郑印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儿似的,“令公啊,不对不对,这个可是押了大印的军令状啊,七郎把城关拿下来还则罢了,他但凡是打不下来,这个军令状可就得要了他的人头啊!潘太师能这么徇私不要小七的脑袋吗?我们觉得不能。”二帝一瞧,得了,我得主持公道了。“啊,潘元帅,哪有拿军令状开玩笑的啊?你输了就得认输,没别的,你把帅印给交上来,就请七郎来做这个前军元帅吧。”“哎呀,万岁吔!您可万万使不得呀,他杨七郎只是一勇之夫,怎能当得了前军的元戎?万岁您可得三思而后行啊。”杨七郎说:“万岁,末将和潘太师赌头争印,是要把帅印给抢过来,但可没说我当元帅呀,我哪儿够个元帅的才哪?我要这颗印,就是为我爹要的,请万岁您降旨封我爹当前军元帅吧。”
七郎一这么说,各家大臣都一个劲儿地点头,对,令公实实是应当做这个前军的元戎。二帝一看这个阵势,我要是再不顺坡儿下,邀买人心……以后谁还肯给我卖命啊?不能再叫令公推辞了,“啊,好吧,既然大家都这么说,朕也以为令公父子一同在前军冲锋陷阵,为国建功立业,定能旗开得胜啊。令公啊,卿可能承担此重责啊?”皇上太会说话了,令公,我这可不是封官儿,我这是给你挑担子呢,你能担着吗?他知道令公这个人,有好处的事他都往出推,受累担责的事儿他都往前站。所以要想叫令公挂帅,他有那么一套词儿,不想叫令公挂帅,还有那么一套词儿。令公一听皇上这么说,自己不好不接了,怎么办?小八王说话了:“叔皇,您说得可是太对啦!潘太师,您看这么办吧,您已然日抢三关立下了汗马功劳了,也该歇那么一阵子……这阵子您哪,就跟我们一块儿在后边待上这么一段儿时日,等什么时候我大宋获得全胜,照样有您的功劳。”八王知道,这个事想办成,只有叫潘洪自己让出来,甘愿捧出,令公才可能接这个帅印。潘洪这个时候一瞧,自己这是犯了众怒了,都瞪着自己。得,没辙了,自己躬身跟皇上说:“哎呀,万岁,八千岁,您要是这么一说啊,老臣想想也是,要论上阵杀敌我哪儿跟令公比得了哇?老臣我是甘愿让印,请令公担当此扫北前军元帅之职。”令公被逼到这儿了,再要说推脱,可就算拿糖了,只好赶紧给皇上施礼谢恩。今天潘洪一让印,可就坏了事儿了,老贼打今天起连皇上、八王和令公一块儿就算是恨上了。老贼心说,好,我先躲过这个茬儿,等这个事儿都过去了,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
〖二回〗
杨七郎跟老贼赌头争印,日抢三关,夜夺八寨,插枪镇草桥,一天就收复了大宋朝的边关失地上百里。可以说就这一仗,七郎天下闻名,南北兵营里都传遍了。七郎回到益津关城,二帝大排筵宴给七郎庆功。这一仗你打得漂亮哇!赏这个,赐那个,珍奇异宝无数。酒过三巡,七郎可就说话了,万岁,我什么都不要,我就要潘大帅的那颗帅印。这才把自己怎么跟老贼赌头争印这件事给端出来了。皇上也算公道,降旨免去潘洪招讨使之职,加封令公为前军统帅,出征北国,讨降书要顺表。
等到第二天,君臣升帐议事。曹老千岁是主帅,在当中落座,高怀德和杨继业两位副帅一左一右在帅案的两边落座,万岁爷和八王千岁在一旁设座,再往下是文武名臣宿将,各自排列两边。大家伙儿商量下一步咱们该怎么办?如今边关失地都收回来了,可是北国的几十万大军就在界河对过儿,看意思,这场大仗是少不了了。咱们过不过河?曹彬昨天就分派了几十个流星探马,出去打探消息,说北国大军主力在易州驻扎,连渤海五国抽调来的人马算在一起,是十五万。那么这一趟二帝御驾亲征舍得本儿,随军也是二十万的禁军精锐。雍熙天子赵匡义一听,“哦……北番六国的乌合之众,才刚到十五万哪?哈哈哈哈……曹老帅,那要这么看,咱们这一仗要想得胜可是不难哇。我这儿光京城调拨的禁军就是二十万,再加上原来边关要塞各处的守军,何止二十五万呢?就算是靠人来垫,咱们还多着不下十万人哪。那么依朕的意思,干脆咱们过河去打他们去!”嗯?老帅一听皇上这话,心里头自然是不乐意,人多也不能拿人垫哪,你不顾士卒们的死活,我不行,我是主帅,我得想法不战而屈人之兵……令公这时候就出主意了,趁着这几天北国大军还没什么动静儿呢,咱们也别闲着,先派出去快马到周边要塞借兵。曹彬和高怀德都很赞成,圣上降旨,老千岁派下将令,头路派出长平侯高钰高君佩到代州去搬请杨家四兄弟;二路,又派贺令图到太原府去把他的父亲老将军贺怀浦调到三关前来听用;三路,派出永平侯高琼高君宝到沧州调请横海侯曹海、靖海侯米信前来边关助战。三路兵兵合一处拢共就得是五六万,凑到一起这就是二十五万的大军,这样儿的话,方能有胜算在握。
书说简短,过了三天,边关以外还是不见动静儿,三位老帅有点儿急了,这北国天庆王、萧后到底儿是如何打算的呢?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喂,后方粮草催运是个大事儿。更何况这是御驾亲征,随军的太监、宫女不老少,不但说有武将跟着,文官也得跟着不少人,好随军处理一些个六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