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4 章(1 / 1)

光影大玩家 疑似风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组延长了假期,专心跑《战狼2》的宣传。

其粉丝也不说杨阳不该接这部戏了,反而夸他“不是小鲜肉,是硬汉实力派”。

主创们也一扫之前的无精打采,各个跟打了鸡血一样陪着吴精全国到处飞。

吴精的电话这两天快被各投资人各老板打爆了。

两件事:约他谈《战狼3》;请他拍戏。

“精哥,啥时候回京城啊,嗨,这么久不见了,一起喝点啊。”

“吴精导演,《战狼3》什么时候开拍啊,缺什么尽管说话。”

“精哥,我这里有部戏,您看看?片酬随您开,我不往下还一个子儿。”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现在吴精跑宣传,再也不担心请不来嘉宾了。

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上赶着给《战狼2》站台,甚至还有不请自来的。

仅7月30日一天,影片拿下3.597亿票房,刷新了华语影史单日票房第一的纪录。也让电影的首周成绩定格在9.966亿!

疯狂二字都不足以形容《战狼2》的形势。

刘一菲提前认输。

看这架势,程玉安说的30亿都不会是《战狼2》的终点。

除程玉安以外的所有人,脸都被扇肿了。

包括当初吴精找上门拉投资的各家老板以及邀请出演的小鲜肉们。

自己怎么就瞎了眼没答应吴精呢!

同样包括远程的绿灯系统。

当时怎么就给《战狼2》的评级那么低,不舍得投资呢!

之后又不得不佩服程玉安的眼光,别人都不看好的电影,怎么他就那么笃定敢投6000万下去——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刘一菲这6000万是程玉安指使的。

“都看了《战狼2》吧?”今天是《花木兰》剧本围读的日子,程玉安刚坐下就问。

“看了,”黄小明道,“超爽超刺激!”

他暂时也找不到别的词来形容。

“你觉得它能走到哪一步?”

“《美人鱼》已经挡不住它了,”程玉安也没多说,“五十亿吧。”

“能这么高?!”

“全国快50000块荧幕了,完全能托出一部50亿的电影。”程玉安道。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声车喇叭。

“总算来了。”程玉安道。

来人是一男一女,二人说笑着进来。

“不用我介绍吧。”众人起身迎接,程玉安道。

“成龙大哥,友情出演花木兰的父亲花弧。

“杨子琼老师,友情出演花木兰的母亲。”

众人打过招呼,开始剧本围读。

第八百一十二章 剧本围读

编剧团队在《花木兰》的剧本上没整什么花活儿,老老实实按照冒险片三幕剧套路走——《指环王》的结构。

开场介绍人物,花木兰个人的性格及其家庭基本情况;木兰替父从军,军营生活和战争描写;打败柔然可汗,荣归故里。

很标准的结构。

动作戏是重中之重,编剧团队为花木兰安排了三场动作戏。

第一场是花木兰从军不久就接到任务,带领一个十人小队——花木兰出身军将世家,不大可能从大头兵做起——为刺探情报和敌人展开的斥候战。

第二场就是在雪山和柔然可汗展开的两军大战,这也是全戏规模最大的一场戏,已经让一队人马去训练群演的跑位和阵型。在这场戏里,花木兰已经晋升为统领千人的督尉,已经是李翔将军的左膀右臂,是一名勇敢的精英骑兵了。

第三场就是在皇宫里,花木兰带领自己的心腹小队,和可汗的室内近距离格斗。

每场打戏都表现木兰的性格与成长。

程玉安对演员的要求是出了名的高,所以,《花木兰》的剧本围读每四天开一次,一直持续到下个月中旬电影正式开机。

就是在拍摄期间,演员们也要继续读剧本,要把它吃透。

参加今天围读会的不光有导演和演员们,还有编剧组、制片组和摄影组的工作人员。

二十个人分两排坐在长桌两侧,一起钻研剧本。

程玉安拒绝了迪士尼给自己安排的编剧,在他主持的剧本里,花木兰对家庭并没有原版的愧疚——原版的木兰愧疚自己离家出走,愧疚没有好好听父母的话乖乖相亲,愧疚自己没有为家族带来荣耀。

在程玉安的剧本里,花木兰是骄傲的,她至始至终都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包括偷父亲的军贴和佩刀离家出走。

包括影片节尾,花木兰谢绝了皇帝的所有赏赐,她只是对十二载军旅生涯感到疲惫,想回家团聚而已,她并没有觉得对不起父母从而想要回去给父母一个交代,一个道歉。

如果不把花木兰最基本的心理做好建设,那《花木兰》女儿当自强的核心价值观就不复存在。

整个剧本围读会进行了四个小时,中间停停走走,剧组各工种在这次围读上碰撞出不少火花,有些值得一试的,程玉安当即同意“先做出来看看效果”。

成龙和杨子琼这么忙的人,全程参与完整个围读会,他们的词不多,但是他们还是会坐在现场和演员们讨论,这里怎么改,那里怎么改,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推动整部戏能呈现出更好的效果。

比如,文学策划姚东就提出要给成龙加一段打戏。

“在第一幕里我们给大哥加一段,你教小孩们练武也好,还是陪他们打闹也好,展示一下身手,过了几招,您就体力不支打不动了。毕竟在戏里,您已经上了年纪,加上腿又瘸了,您技巧纯熟、经验丰富,但是体力已经跟不上了,老而弥坚嘛。”

姚东一说完,程玉安蹦出个点子:

“我看不如这样,让大哥和杨子琼老师打一段,多少年没看你们两个打了。”

杨子琼笑道:“我就不打了吧,我就是个相夫教子的妇女,给我安排打戏干什么。”

“杨老师,”程玉安劝道,“那个时代的妇女可不光会相夫教子,有不少都会武功。其实南北朝的时候没什么男女大防,按照历史来看,花木兰不用女扮男装也能上战场,我们这样拍也是为了照顾观众对人物的普遍印象。

“和花木兰基本同时代冼英冼夫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所以花木兰的母亲会武功一点都不稀奇。”

程玉安接着说:“我看就这样,老两口小斗一段,满足观众嘛,过了几招,大哥再体力不支。这一段男女对打也体现了当时北方彪悍的民风和花木兰家的基本情况。”

程玉安的意见得到了在场人的一致认可:“好,我明天让武指团队设计动作。”

“你傻啊,大哥和杨老师还要设计动作?那不是随手就来。”

“哈哈哈!”

成龙和杨子琼倒是没反对这个提意,甚至觉得这段戏安排得挺好,可以给平静的第一幕增加点看头。

开完围读会,天还没黑,大家都是抽时间来的,就没一起吃饭。

程玉安和刘一菲一起回家了。

“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不让你的《小公主》进暑期档了吧。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