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400-500万美元,韩严提了价。
丹尼尔想了想,这个价钱买一部华语惊悚片不能说便宜,但也不贵:“再加翻拍权,总共2700万美元。”
韩严道:“如果先生要打包翻拍权,那我们希望是3700万美元。”
丹尼尔看一眼程玉安,玩笑道:“Cheng,你的学生下手可真狠。”
程玉安耸耸肩:“丹尼尔,这是个非常公道的价格。如果你觉得不合适,那我把《黑暗面》给我美国的公司,到时候我们再合作。”
“Cheng,别这样,福克斯喜欢《黑暗面》这样的电影,3000万美元。”
“3500万,再谈不拢我就给环球。”程玉安道。
“Cheng,你在谈判桌上还是一如既往的霸道,3500万成交。”丹尼尔拍板《黑暗面》。
接下来是《初恋这件小事》,但程玉安不想卖给福克斯。
并不是福克斯实力不行,而是他需要在自己的国际合作商之间做平衡,不能让福克斯一家把自己的所有项目都吞了。
“丹尼尔,《初恋这件小事》华纳和迪士尼很早就找我们谈了。”
“Ok,Cheng,我明白你的意思,我还要去别的卖家看看,祝你卖出一个价钱,到美国我请你喝酒。”丹尼尔也不拖沓,说完就走。
“3500万美元就这样谈成了?两亿多就这样?”韩严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片子能卖出2亿的版权。
“不然你以为卖片子有多难?交易市场就这样,三五分钟搞定。”程玉安说。
下一个买家过来的空隙,远程在前方观看开幕式红毯的工作人员进来:“真特么丢人。”进来就骂人。
“怎么了?”
“范小胖穿了一声龙袍走红毯。”
“这……”众人哑口。
程玉安都是看得开:“这有什么丢人的,《日常重庆》在戛纳卖得不好,她这几年也没什么正经作品,需要这样搏眼球。”
工作人员把自己在红毯拍的照片拿出来。
一身明晃晃的黄色青花龙袍,程玉安看了其实也挺尴尬。
“也就她敢这么做。”滕华焘说。
“你是没见在红毯上露点和假摔的,那才丢人。”程玉安说,“她这样穿还算收敛了。”
范小胖开了“蹭红毯”的坏头——但其实人家是正经八百的受邀演员——以后各路网红把电影节红毯走成了村口堂会。
如果他们知道范小胖以后蹭红毯蹭成了戛纳主竞赛单元评委,不知道会怎么想。
第三百零九章 戛纳之行(三)
对于戈达尔,中外影评人褒贬不一,不过但凡有些电影史常识的都承认戈达尔的伟大:戈达尔之于电影,正如爱因斯坦之于物理学。
他是新浪潮最坚定的旗手,他不断革新电影语言,不断拓展电影的边界。
但在业内又有一个说法:每个学影视艺术的人都有一个痛恨戈达尔的理由。
作为专业导演,程玉安虽然对法国新浪潮兴趣缺缺,但对戈达尔这个老头儿还是很崇敬的,甚至想通过关系见一面戈达尔跟他聊聊,但这老头儿对程玉安这样的商业片导演没兴趣。
为什么要说戈达尔,因为老头儿在电影节上搞事情。
戈达尔、马修·阿马立克以及夏维尔·毕沃斯、奥利佛·阿萨亚斯等人联名签署一封声明,表示,美国当局要求引渡导演波兰斯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谎言”,其意图就是想让波兰斯基身败名裂,他们还签署了一份“请愿书”,要求瑞士当局拒绝让美国引渡波兰斯基。夏维尔·毕沃斯还在自己的竞赛片《人与神》的前映环节,向来自各国的记者亮出写着波兰斯基名字的黑衣,象征哀悼。
联名信的签署也引来其他导演对此次引渡事件的争论。带着《遭遇陌生人》来戛纳展映的导演伍迪艾伦表示,波兰斯基已经受到应有惩罚,美国检察院不应该继续纠缠这件陈年往事。
啥“陈年往事”?
1977年,年仅13岁的美国女演员萨曼塔·盖默被波兰斯基诱骗拍了果照还强迫发生关系。
后来萨曼塔·盖默将波兰斯基告上法庭,波兰斯基逃离美国。
美国警方对这个案子追了30年。
期间往事被不时提起,这让已经退出影视圈过普通人生活的她内心痛苦不堪,终于在去年9月,波兰斯基在瑞士被捕,而萨曼塔·盖默此时却表示原谅了波兰斯基并要求取消对他的指控。
30年,有些事不是原谅,是算了。
而在开幕式前,波兰斯基的案子又添波澜,一个英国女演员斯宣称,波兰斯基曾在拍摄《海盗夺金冠》期间对当年仅16岁的她进行性骚扰。
这件事让向来力挺波兰斯基的法国人也动摇了,法国文化部长福雷德里克·密特朗表示:“我作为一个部长,不会再就此事进行评论,因为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复杂了。”
电影节主席吉尔雅各布也企图保持中立:“波兰斯基是个伟大的导演,但是,他也是个公民,没有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而他是否有罪,这不是我们所能判断的。”
跟随《华尔街2》来戛纳宣传的迈克尔·道格拉斯持反对态度,他表示绝不会参与联名请愿。
伍迪艾伦当然力挺波兰斯基了,他自己就不是什么好鸟。
如果这封请愿信只是前菜的话,那正菜就是法国观众的集体游行示威。
对着主竞赛单元大热电影拉契得·波查拉的《法外之徒》。
拉契得·波查拉在电影里以阿尔及利亚人的视角描写了法国在阿尔及利亚造成的塞提夫大屠杀。
这让法国观众大为不满,戛纳市长亲自下场带领民众上街游行,手持国旗,大唱马赛曲。
关键是,拉契得·波查拉是法国人,《法外之徒》还是法国电影基金投的钱。
所以说,陆钏你生在中国真是幸运,换到别的国家,你这样拍《南京!南京!》早被观众乱棍打死了。
不过程玉安只负责吃瓜,这些狗屁倒灶的事跟他有毛关系。
程玉安带着远程一行人参加完《日常重庆》的首映,回到酒店。
韩严说:“这片子也好意思说是商业片。”
他虽然是新手,但在程玉安身边待了这七八年,什么片子没看过。
程玉安语气中透露着些许无可奈何:“王晓帅想做商业片,但又放不开手脚,他的思维已经固定了,想拥抱市场,但脑子已经跟不上了。”
这就是他们这一代地下导演的悲哀,不是所有导演都是张一谋,能迅速从文艺片转到商业片来。
你看开歌导演,转了这么些年,转过来了吗?
“这片子居然花了3500万。”滕华焘看了也很不可思议。
他做了很多小成本片子,一眼就看得出王晓帅在乱来。
3500万拍这样一部文艺不文艺,商业又不商业的片子,票房得过亿才能回本。
《日照重庆》主要投资方,天宝华映董事局主席韩小夕亲到戛纳助阵王晓帅。
结果只卖出500万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