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1 / 1)

光影大玩家 疑似风月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谋无疑是程玉安最喜欢的导演之一,你永远可以对他抱有期待。

电影放映结束,现场当然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张导带着李连结、梁朝韦、张曼钰、陈道名和章紫衣五位主演登台亮相。

《英雄》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但程灵凤关注的确实舞台上那五个演员:

“张曼钰好美啊。”

“你不喜欢梁朝韦和陈道名吗?”

“我更喜欢张曼钰,你不觉得梁朝韦配不上她吗。”

“也许是吧。”

听了一会儿主创们的创作心得和片场趣事,后面的活动姑侄两人就没再参加。

走出大会堂,程灵凤这才说起电影本身:

“电影本身质量上乘,今年贺岁档几乎只有他一部片子能看,票房应该不会差。但总觉得这片子背后的价值观很怪。”

“哪里怪了?”程玉安笑问道。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部片子,而且认为它拍的比《卧虎藏龙》要好。但我担心它出来后会被骂是在为秦始皇的独裁暴政辩护。

“我知道无名不可能杀得了秦始皇,但这样的一套说辞放在电影里会很奇怪。

“而且……”

程灵凤要接着说,程玉安打断道:“可以啊,一套套的,而且什么,接着说。”

“而且,我不喜欢张尾平。”

“怎么说?”

“你看他刚才在现场那个样子,搞得好像电影是他拍出来的一样。还有,他炒作的手段让人不舒服,这样固然可以提高电影票房,但手段有点下作。”

程玉安心想,这就受不了,张尾平更下作的手段还在后面呢。

“还有就是,我不喜欢这人的长相,他长得就像个小人,看着就会欺负张一谋。”

“你这就扯远了。”尽管程玉安知道张伟平不是什么好人,也不喜欢他,程灵凤说的,在某个程度上也对,但通过面相说张伟平不是好人,程玉安还是觉得有点胡扯。

“电影也看完了,回公司吧。《少年天子》剧组筹备的怎么样?”

“很顺利,我找了刘恒当编剧。”

“眼光不错,能找到他。”程玉安十分肯定程灵凤的选择,刘恒是老作家老编剧了。

《秋菊打官司》就出自他手。

“本来我想找卢苇或者邹静枝的,不过他们都没空。哦,还有,刘恒想当这部剧的导演,我暂时没回他。”

程玉安想了想,他记忆中,《少年天子》第一部的编剧导演都是刘恒,完成的非常不错。

“可以让他导演,但要找个监制,我去请谢小晶老师来给这部剧做监制。让郭飞、黄克去当副导演。”

“演员上,我找了个新人来演顺治。”

“谁?”

“邓朝,戏剧学院的,今年刚毕业,之前演过一部不出名的电视剧。我看他形象气质都不错,就签了他演主角。其他演员还没有头绪。”两人说着就已经到了公司。

其实程玉安完全可以来一波许老师的玄学选角,凭借前世记忆,把原班人马拉起来不是问题。

但他没有这么做,把这些事给程灵凤自己去做,这样才能起到锻炼队伍的作用。

在公司坐了一会儿,程玉安就回学院剪辑室继续剪片子。

一直到晚上十点,精剪终于完成,程玉安一个人在剪辑室里欢呼:

“完成了!”

剪辑一般分为粗剪、精剪和定剪,程玉安个人完成了粗剪和精剪,一般到了这个步骤,一部片子的剪辑差不多就要结束了。

最后的定剪要在精剪片段基础上再修改修改。

定剪之后就该做后期,该配音配音,配乐也要上,还要做字幕,还有调色,拟音什么的。

幸好《狙击电话亭》不需要什么特效,不然有的是时间耗下去。

定剪之后就不能动了,一分一秒,哪怕一帧都不能擅动。

不然后期人员杀了剪辑的心都有。

咚咚咚。

程玉安一个人在剪辑室里自嗨,门外有人敲门。

“谢老师,你怎么来了?”开门一看,是导演系主任谢小晶老师。

“你一个人在里面喊什么呢?”谢小晶走进剪辑室,看了看。

“这不是精剪完吗,高兴。”程玉安解释,“正好,谢老师,有个事想拜托您。”

“什么事,你说。”

“我不开了一间小公司吗。”

“知道,在朝阳那块。”

“是,最近新开了一部古装剧,请的刘衡老师做编剧和导演。”

“老刘还做起导演了?”

“是刘老师自己主动要求的,说这么多年一直给别人写剧本,这次想自己拍戏,我们认可刘老师的实力,也愿意尝试,所以就让他做了导演。”程玉安解释道。

“那你找我做什么?”谢小晶问。

“我们毕竟是家刚成立的公司,刘老师头一次做导演,我们虽然相信他,但心里也没底,所以想请您给这部剧当监制。平常有什么事,您跟刘老师还有灵凤,商量着来呗。”程玉安说完自己都笑了。

“行啊,反正我也很久没在片场工作过了。我倒要看看老刘能把片子拍成什么样。”谢小晶爽快地答应了。

谢小晶知道程玉安就是想请自己看着刘衡,远程传媒是家小公司,掌门人程灵凤又太年轻,怕降不住刘衡这样的老人。

第十九章 小黑胖子

上面可能也觉得今年贺岁档太难看,除了《英雄》,竟然把徐才女的一部《我的美丽乡愁》推出来。

为什么这部戏的女主是刘旋却要强调是徐才女的电影,因为这部戏最大的腕就是徐才女。

刘旋体操皇后的名头在娱乐圈可不好使。

转眼来到一月中,《狙击电话亭》定剪完成,已经送去做后期了。

又忙了一天《少年天子》剧组的筹备——程玉安挂了个总策划的职。

一直到晚上,才有时间外出逛逛。

再有小半个月就要过年,京城的年味儿已经开始显现。

天桥地区更是热闹,老年间京城的艺人们都在天桥撂地卖艺,如今看不见撂地的,但老年间的传统还保留着,天桥有很多茶楼剧场可供演出。

程玉安有心感受小剧场氛围,也不管哪家是哪家,随便找了间小剧场买票钻了进去。

这是一间老式茶楼,看样子只能容纳二三百人。

一方舞台,台下是茶座。

该说是缘分还是巧合,台上站着的两人,程玉安碰巧认识。

一个小黑胖子和一个歪肩膀戴眼镜的老头儿。

此时老郭的班子还叫相声大会,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个相声团伙已经发展到了十几个人,在京城地区也有了不错的名头,剧场里坐了很多人,叫好声鼓掌声响成一片。

坐了两个小时,程玉安笑了两个小时。

02年03年的小黑胖子,在台上那个劲,之后再也不会有了。

程玉安叫来剧场工作人员:“麻烦替我送我个花篮到后台,给郭班主。”

“好的,谢谢。”

这要放在旧社会,观众打赏演员,剧场伙计要嘹亮地叫出来:“XX先生打赏某某演员花篮一对!”

这既让打赏的金主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