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9 章(1 / 1)

重生香江之最强大亨 一根红黄山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副刊的篇幅多过新闻,不少时候,广告的篇幅既多过新闻,又多过副刊。

  香江中文报纸的销量,最高为《东方日报》,日销25万份以上;其次是《真报》、《成报》、日销20万份以上;日销10万上下的有《天天日报》、《明报》、《新报》、《星岛日报》等,其余各报只有几万或几千的销量。

  香江的英文报纸,老牌有英人办的《南华早报》、华人办的《虎报》。

  日销长期在几万份徘徊,读者都是上流社会人士,故影响很大,新办的英文报纸有《亚洲华尔街日报》、《国际先驱论坛报》等。

  香江报纸70年代的日常总销量为150万份,以人均摊,每4个拥有一份当日报纸。

  以报社摊,每家报纸日销不及3万份,其中数家大报占去大半销量,若这样算,其余各报日销仅1万份。

  所以根据香江现在的报业行情,一家《真报》并不能满足楚欢的要求。

  顾成曦想了一下讲道:“如果真的是想要收购一家报社的话,我认为《天天日报》是最容易也最值得入手的。”

  《天天日报》是在1960年11月1日创刊,是香江少数拥有悠久历史的中文报纸,其创办人是当时社会知名的韦氏家族,而韦家第二代成员韦吉泽,便是创办《天天日报》的人。

  当时的韦氏家族主要经营制药业,并创办当时的二天堂药厂,由于其生产的药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国家,于是后来学习《星岛日报》的胡文虎成立了二天堂印刷有限公司负责印制药品广告纸。

  当时的韦氏家族第二代成员韦吉泽在英国学习印刷学,这为以后创办《天天日报》打下了基础。

  《天天日报》办报时的注册资金仅为5万港元,但韦吉泽把所学的印刷技术运用在报纸的印刷上,先声夺人地以彩色印刷开创报业历史,使当时《天天日报》成为全球第一份彩色印刷的报纸而一炮打响。

  另外,其办报方针更是一改传统,将报纸杂志化。

  尤其对当时的副刊进行改革,使其更贴近市民,内容大胆创新,使《天天日报》在创刊不久后,便日销4万份。

  创刊一年之后,韦吉泽便将报纸交由其弟韦吉舜接手管理。

  楚欢向顾成曦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天天日报》的新闻内容可以与《真报》互补,《真报》的优势在金融与娱乐这两块,《天天日报》的娱乐板块虽然也不错,但他们的报道方向更俗更假一些,不过《天天日报》最成功的还是他们在马经方面的报道,在香江几乎每一个赌马的人都会买一份《天天日报》。

  其次呢,《天天日报》幕后的老板,韦氏家族的二天堂药厂的生意这两年出现了危机,韦氏兄弟一直在想办法筹集资金,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出手的话,基本上用120万就可以拿到《天天日报》了!”

  顾成曦给楚欢分析道。

  实际上顾成曦的分析一点错都没有,如果楚欢现在不出手的话,那么两年之后,韦氏兄弟也会将《天天日报》以160万的价格卖给了妙丽集团的董事长刘田就。

  刘田就这个人在香江商界没有什么名气,但他却是第一个在鹏城进行土地投资的人。

  只不过刘田就并没有借着这件事情成为香江巨富,也没有借着这件事赶上老家后来的发展,到了84年的时候,刘田就的妙丽集团便宣布破产了,在拍卖了大部分妙丽集团的资产后,刘田移民去了枫叶国。

  而这个时候《天天日报》自然是再次易手,接盘人成了福利建筑的何时柱。

  虽然何时柱这个人与刘田就一样在香江普通人当中名声不显,在后世说到香江名人的时候,也很少有人提起他,但这个人在后世却是香江商界一个声名显赫之人。

  香江中华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福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建安保险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破产欠薪保障基金委员会主席。

  曾先后出任香江中华总商会司库、副主席、立法局议员、天天日报社长、临时立法会议员、立法会议员、劳工顾问委员会委员(雇主代表)、香江房屋委员会委员、香江广悦堂名誉会长。

  同时在69年的时候,便已经获得香江太平绅士的称号。

  如果何时柱的大伯能够活到建国之后,也肯定是一位非常大非常大的人物......

  不过《天天日报》也没有在何时柱的手中待太长时间,87年的时候,被何时柱卖给了黄瑜郎。

  但那个时候,《天天日报》的市场估值已经来到1.1亿港币了!

  从韦氏家族卖给刘田就计算,十年的时间,《天天日报》的市场估值增加了近百倍!

  楚欢听完之后,讲道:“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以《真报》的名义向韦氏家族发起收购,看看对方什么价位吧!”

  这件事情楚欢是准备交给顾成曦自己去做了。

  顾成曦点点头,道:“没有问题,等到回到报社我便向韦氏家族发出邀请。”

  楚欢继续讲道:“还有一件事情,现在香江的电影行业发展的欣欣向荣,但并没有一本像样的电影杂志这有些说不过去了,我觉着《真报》也可以出版一本电影杂志。”

  现在的香江除了邵氏出刊的一本《南国电影》以外,便没有其他的电影杂志了,而《南国电影》也只是报道邵氏影业出品的电影算不上是真正的香江的电影杂志。

  而楚欢要做的就是出版一份真正属于香江电影的杂志.......顺带手的也可以宣传黑白影像的电影。

  至于香江那本知名的《电影双周刊》要等到79年的时候才会创刊的!

  不过顾成曦接下来的话,却让楚欢有些大跌眼镜,因为现在香江已经有了一本刚刚创刊的电影杂志《大特写》。

  而这本杂志的创始人唐淑璇其人也是一名电影导演,最有意思的是,她现在正在筹拍一部电影叫做《十三不搭》,主演有关妖精的父亲关讪,长腿美女叶楓,他们两个不重要。

  重要的是还有秋官与肥肥......

  如果楚欢对香江电影再熟悉一些的话,就会知道唐淑璇创办的这个《大特写》其实就是《电影双周刊》的前身。

  “那就问问能不能买下来,如果能够买下来就最好了,如果不能买下来,就告诉方建晖,全面封杀这本《大特写》不允许香江任何的电影演员,导演接受这本杂志的采访。”

  楚欢此时无比霸气的讲道。

  而此时的楚欢确实有这个实力,到了现在,楚欢在香江影坛的地位,早已经是一言定人生死的境界了。

  顾成曦也没有觉着有什么不妥,点了点头。

  “还有,也可以创办一本时尚杂志,专门为香江那些有钱女人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