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些制片厂。
纳什:贵公司以及贵公司名下的其他北美公司,都不过是刚刚成立连一年都不到,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盈利模式,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现在贵公司的所有收购行为都是由你们的董事长楚欢先生个人出资完成的呢?
大卫马克斯威尔:你这是好几个问题,我需要一一回答。
纳什:这是自然!
大卫马克斯威尔:首先,现如今北美甲库以及名下所有公司的投资以及收购行为确实是由我们公司董事长楚欢先生个人出资,这没有任何的问题。
其次,对于你刚刚所讲的,我们公司是刚刚成立,没有形成盈利这一点我们是不认同的,公司在这段时间内完成的收购以及投资基本上都是在北美已经拥有了客户基础的收购与投资。
耐克,洛儿特院线,漫威,DC,HBO,阿尔特商业银行,以及入股的福特汽车全都是如此,所以我们并不是你所讲的那种没有形成自己盈利情况的收购。
另外,北美甲库名下的公司,虽然成立的时间尚短,但是其业务在北美却已经运行很长时间了,就以北美幻想漫画社来讲,他接收了母公司在北美的所有业务,包括漫话销售以及周边的销售。
纳什:原来是这样啊,但即便是这样,根据我们报纸的调查,贵公司的董事长楚欢先生这段时间在北美的收购行为也是花了不少现金的.......
这些收购及投资行为定然会为楚欢先生带来巨大的现金危机,而贵公司恰恰在这个时候收购了阿尔德商业银行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是想要借此来填补自己这段时间在北美收购及投资窟窿。
大卫马克斯威尔:关于这点,我请所有阿尔德商业银行的储户放心,楚欢先生已经明确表示,在收购阿尔德商业银行一年的时间内,他个人以及个人名下的所有公司,将不会在阿尔德商业银行贷款哪怕是一美分的。
另外不仅如此,在收购了阿尔德商业银行之后,北美甲库名下所有公司将会与阿尔德商业银行达成深度合作伙伴关系,所有现金流都将会在阿尔德商业银行流通。
另外,楚欢先生也已经与好来坞的顶点影业,拉斯维加斯的凯撒皇宫,密歇根州的福特汽车达成共识,这三家公司将会与阿尔德商业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将他们公司一部分的业务交给我们阿尔德商业银行运作.......”
看到这里的时候,华伦菲利普便已经看不下去了,自然也就知道了为什么刚刚杰克奥布来恩会那么的失态了。
这篇报道刊登上去之后,将会完美的抵消他们《华尔街日报》的报道。
再加上《纽约时报》是对大卫马克斯威尔的专访以及那几家公司的支持.......
想到这些,华伦菲利普感觉自己桌上的电话要响了。
叮铃铃!
果然如同他所想的那样,电话真的就响了。
不用拿起来,华伦菲利普都知道,这是总公司那边打来的......
第496章 杜兰特事件
洛杉矶,威尔希尔大道,阿尔德商业银行总部!
虽然洛杉矶因为好来坞的原因,被称为北美的娱乐之都,又名天使之城,但同时这里也是北美的又一金融中心,而威尔希尔大道就是洛杉矶的金融商业中心。
楚欢收购的阿尔德商业银行总部就位于这里。
贷款部总经理杜兰特此时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白色的信封的,信封上面只写着一个英文单词:resignation(辞职信)!
杜兰特是一个纯粹的白人,所谓纯粹实际上就是瞧不起白色人种以外的所有有色人种,黄色人种自然更是如此了。
所以在得知自己效力的阿尔德商业银行被一个来自香江的富商收购之后,杜兰特便已经打好了这份辞职信。
他不仅要离开,同时还联系了公司内其余七名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都是阿尔德商业银行的高管,准备等新任老板楚欢上任的时候,便给对方一个下马威,一起递交他们的辞职信。
当然了,这一切不是不可以谈的,在杜兰特看来,如果自己可以拥有公司至高无上的管理权,所谓的董事长,总经理只是安安分分的听取自己的意见,做一个公司的吉祥物,他还是可以留在公司的!
所以,瞧不起有色人种,是一种内心深处的表现,真正的目的依然是追求自己的利益!
今天,杜兰特接到通知,楚欢与新接任银行总经理的大卫马克斯威尔将会一同抵达公司,并且总裁秘书室已经下达了通知,将会在今天上午10点钟的时候,召开公司高层的全体会议!
“罗纳德,今天那位楚欢便要走马上任了,我已经帮你联系了第一波士顿银行,他们已经同意接手你在阿尔德商业银行的贷款了,你可以跟我一起离开这个不属于北美人的银行了。”
杜兰特不仅要自己离开,也不仅要带走阿尔德商业银行的部分高层,更重要的是,他还要带走阿尔德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客户,迪士尼制片!
好来坞八大之一的制片公司。
当然了,如果楚欢同意自己的诉求,那么迪士尼制片自然也就会留下了,说白了迪士尼制片现在就是杜兰特手中的一张牌!
自从迪士尼的两大创始人,华特迪士尼与哥哥罗尹迪士尼相继去世之后,迪士尼制片便进入了管理层混乱时期。
此时掌管迪士尼大权的是华特迪士尼的大女婿,罗纳德米勒。
之所以说此时的迪士尼管理层混乱,是因为罗尹迪士尼的儿子爱德华迪士尼对罗纳德米勒的管理非常不满。
爱德华迪士尼认为公司的发展重心依然要放在动画,电影等业务上面,而罗纳德米勒则是认为公司的发展重心应该放到地产.......也就是迪士尼乐园的开发上。
为此双方不止一次在迪士尼制片的高层会议上发生争吵。
最终,罗纳德米勒获胜,爱德华迪士尼退出公司管理层,只保留公司董事的地位。
等几年之后,进入80年代中期,北美娱乐界掀起一股并购热潮,许多公司以横跨各型态媒体的经营方式来扩大影响力,例如时代-华纳等。
迪士尼在内忧外患的处境下,罗纳德米勒辞职下台,爱德华迪士尼重返公司,解除困境。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家族式管理造成的危机,爱德华将职业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