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1 / 1)

北宋生活顾问 阿昧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便得。”

张梁亦道:“那咱们二房就由伯临去。”

如此安排,两房人都没有意见,就准备散去。林依急得直拽张仲微袖子,小声道:“不带我去?”

张仲微昨日答应过她,今儿不大好反悔,只好向张栋与杨氏道:“娘,我带娘子上岸逛逛。”

杨氏很理解林依的心情,但还是驳道:“城中不比乡下,若坐轿子还罢了,贸然上大街上走动,却是不大好。”

林依心道,东京物价虽贵,但轿子应该还是坐得起的,于是忙道:“那我就坐轿子。”

杨氏看了看张伯临,他有个好娘子,想必也是坐得起轿子的,便点了点头,道:“到街上买个盖头,下轿便戴上。”

只要能逛街,林依甘愿麻烦些,于是愉快应下。她愉快,方氏却不乐意了,唬着脸道:“才讲好走着去,节省几个钱,怎么又要坐轿子。”

杨氏耐心解释:“二郎转眼就是个官,官宦人家须得有些规矩……”

方氏打断她道:“规矩自然是要讲的,她不去便得,留在船上,再规矩不过。”

林依气得直掐张仲微的胳膊,不过坐个轿子,有必要这般刁难么,再说她花的乃是自己的钱,又没花她方氏的。

张仲微胳膊吃痛,又不好躲开,好生为难。其实他自己都觉得方氏是无理取闹,但他身为亲儿,能讲甚么好,惟有一言不,任凭娘子出气。

屋中最生气的,不是林依,而是张栋与杨氏,方氏三番两次干涉大房事务,时不时“提醒”众人,她才是张仲微亲娘,这让张栋与杨氏都十分地不悦。

张梁见方氏言后,舱中安静异常,心下十分奇怪,再一看大房众人,脸色都不好看,便拉方氏道:“大哥大嫂家的事,何时轮到你来管,还不快跟我回去。”

张栋与杨氏想讲又不敢讲的话,终于让张梁讲了出来,老两口立时感到心情舒畅。杨氏和蔼道:“都快回去收拾行李罢,待得大郎二郎回来,咱们就下船。”

这话便是送客了,李舒因方氏又在众人面前丢脸,早就坐立不安,闻言一个起身离去,张伯临紧随其后。方氏还不大愿意走,被张梁压迫硬拽着出去了。

林依瞧出张栋与杨氏的心情,与她一样不大好,想了想,便道:“哥哥与仲微,都只不过在东京小住了几个月,哪比得上爹娘熟悉情况,反正可以坐轿子,不如咱们一家人同去。”

杨氏听了她的邀请,很是高兴,但还是摇头道:“多雇两顶轿子,又要多花钱,还是算了。”

林依笑道:“若我们被坑了,多花的冤枉钱,不知能雇多少顶轿子。”

张栋深以为然,向杨氏道:“那你就陪孩子们走一遭。”杨氏不知想起了甚么,突然就笑了,点头道:“那就麻烦媳妇我雇一顶轿子。”

林依问道:“爹不与我们同去?”

张栋摇头,上船头瞧风景去了。

杨氏笑道:“你爹才来东京时,就差点被坑了,幸亏遇见了我,才把钱讨回来。”

女人的想象力总是很丰富,林依由这句话扩展开去,暗自惊讶,真没想到张栋与杨氏还是“自由恋爱”呢。

待到他们带上钱下船时,现码头上已有好几乘轿子候着了,原来东京人轿夫极会做生意,每见有大船靠岸,便蜂拥而至,客人方便,他们赚钱,两下便宜。

流霞与青苗挑了四顶轿子,正要请主人们上轿,方氏风风火火地从船上跑下来,喘着气问杨氏:“大嫂怎么也去?”

杨氏带了些得意,道:“儿媳请我坐轿子,为何不去。”

这回轮到方氏气结,就拿眼看张伯临,道:“我也要去。”

李舒在船上瞧见,哪怕听不见方氏讲话,都晓得她是去丢脸的,赶忙遣锦:“赶紧去瞧瞧,甚么要求都答应她。”

锦书应了一声,飞跑下船,问道:“二夫人这是作甚么?”

方氏见李舒的人来,哼道:“别人家的儿媳,都晓得雇轿子与婆母坐,只有我家的不懂事。”

锦:“哪里是大少夫人不愿意,明明是二夫人自己说还要省钱。”

方氏噎住,气呼呼地朝回走,张伯临虽也觉得方氏无理,但怎容许一个通房丫头在众人面前与自家亲娘难堪,遂斥锦:“好大胆的妮子,竟敢对二夫人出言不逊,自己去向大少夫人领罚。”说完快步上前,拉住方氏道:“娘,莫与一个丫头置气,咱们坐轿进城去。”

方氏觉得儿子替她挽回了面子,很是得意,提了裙儿,率先上了轿子。

林依暗自摇头,扶杨氏上了轿子,自己也准备上轿。张仲微扶了她一把,道:“我就不坐轿子了,随着轿走罢。”

林依朝旁边看了看,张伯临已在弯腰上轿,便道:“都上轿子了,你同下人一道走着,像甚么样子,赶紧上去。”

张仲微轻声道:“总花你的钱……能省就省罢。”

林依笑道:“一辈子这样长,还怕你赖账?”

张仲微从未听到过这样的说法,愣了。林依拍他道:“方才掐疼了你胳膊,这会儿请你坐轿子,当是赔罪了。”

张仲微还在琢磨那句话,其他几乘轿子已出,张伯临路过他们旁边,自轿窗里探出头来,笑道:“若是舍不得分开,坐同一顶轿子便是。”

这话叫底下的二人都红了脸,连忙分开,各自登轿。

一溜五顶轿子朝城里去,东京的轿夫极尽职尽责,不但抬轿,还负责充当导游,行一路,介绍一路,这让头一回来东京的林依很是欢喜。

自码头出来,先见到的是东京外城,方圆四十余里,由一城壕围绕,壕内外遍植杨柳,煞是好看。听轿夫介绍,此城壕名曰护龙河,河畔粉墙朱户,都是禁人来往的。

东京城门众多,正门有四,为南薰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林依一行未走正门,乃是自东南的陈州门入,门旁有一河,名曰惠民河,但因此河通蔡州,东京当地人便只以蔡河呼之。

因林依上轿前就给过了赏钱,因此那讲解的轿夫十分卖力,讲完这段还提醒她,在东京行走时,若提起此河,要称之为蔡河,莫要叫惠民河,免得被人认出是外乡人,在买卖上受欺负。

原来欺生在哪朝哪代都有,林依暗道。

说话间已进城,街上的人多起来,林依记得杨氏的叮嘱,便放下了轿帘。不多时,流霞来传话,问林依道:“前面有家卖盖头的,大夫人遣我来问问,二少夫人要不要就在这里买一顶?”

林依隔着轿帘,小声问她道:“流霞,戴了盖头,能掀帘瞧风景么?”

流霞笑道:“大夫人就是担心二少夫人瞧不见,这才叫你提早买呢。”

林依感激道:“替我谢谢娘亲。”又问流霞:“一顶盖头,须得几多钱?”

流霞道:“盖头店里,来往的都是娘子们,二少夫人不妨下轿去看?”

林依听了这话,独自坐在轿中就笑开了,欢喜道:“那你去瞧瞧附近有无茶肆,请两位少爷稍歇,咱们去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