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对待子女?
但假设用我们的角度去批评小男孩或他的母亲,甚至抗议餐厅老板剥削童工而不让小男孩再去餐厅洗碗刷盘子,我们是不是自认为在行善呢?
事实上,如此一来,小孩又会落入饥饿的痛苦,生活会更糟糕。每个人对快乐的定义不一样。
有人认为快乐就是工资比以前高一点,放假多一点,可以到处游山玩水;但对三餐不继的人,当他们的下一餐有着落时,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大悲是希望每个众生都能脱离他正在遭遇的痛苦,而我们只靠表面所见到的事情,很难体会他人身临其境的苦楚或所期待的快乐究竟为何,必须试着体会,才能感同身受。
如果我们最亲爱的人正在受苦,我们说自己能感同身受,是比较真实的;如果受苦者是与自己关系不大的人,往往我们只是用虚伪的言词掩饰自己的冷漠。
其实,当我们能将每个众生视如亲人般平等地看待时,并不需要特别强迫自己,慈悲便能自心中油然而生;而从心中自然流露出来的慈悲,才会强烈而迫切地希望他们赶快从苦难中得到解脱。
一开始,我们可以观想一些正遭受苦难、缺乏衣食或受病痛折磨的众生,想象如果是自己最亲的人,甚至是自己,正陷于那样的处境中,该怎么办?
如此角色替换,设身处地去感受别人痛苦时的不自在,当然会希望受苦的亲人或自己能赶快从痛苦当中得到解脱。
“为了他们的解脱,我能够付出什么?能做什么事情?”要由衷地这样用心想,不能只是以言语说说就算了。
真正的慈悲不是只靠嘴巴说说就可以的,这种付出和理解需要自己对轮回中体悟到的苦楚,感同身受地延展到所有众生身上,以自己对于快乐的渴求和对于痛苦的抗拒,用同理心去对待所有众生。
他们和我们有着一样的感知力,以及平等获取的权利。真正的慈悲是需要建立在无伪的平等心上的,这种精神不是空口而谈就能有的。
------------
何处才得真安乐
众生受到苦难的果报是因为前世行恶造业,所以,我们除了希望他们从苦果当中得到解脱,还要祈愿他们能脱离苦因,因为不种苦因才不会继续承受苦果。而现在的我们也在生命过程中不断地受苦报,如果我们继续造业,来世的苦只会更多更沉重。我们利用观想众生的痛苦,观察自己的因果,产生希望每个众生都能够从苦果中解脱的强烈之心,并且希望他们能断除苦根。苦根就是不善的业。地狱众生因为嗔恨,饿鬼道众生因为吝啬,旁生道众生因为无明,而堕落到三恶趣,所以我们希望他们不善的业因能断除掉,暂时得到人与天人的福报。
但是,只要身处轮回中,无论如何想方设法让自己快乐,还是会受苦。好比世间人拼命赚钱,在银行有了存款储蓄,可以游山玩水、安逸享乐。可是从游山玩水的那天开始,银行里的存款便逐渐减少,也就是离下一次付出努力的时间愈来愈近了。如果不会理财,享受的时间更是短暂,很快又必须辛勤地积累财富。轮回中也是如此,福报享用尽了,就必须再受苦。所以,永久脱离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让众生不要再生于轮回之中,能转生到各个佛国净土,最后能在彼处成菩萨成佛,如此才不会再受到轮回痛苦的折磨,这是最深广的大悲心。
要时常如此观想,让自己融入到众生各种轮回之苦中去感受;如果只是说说而已,那么说的时候感觉比较深刻,说完之后感受也就随着语言结束了。所以要让大慈大悲结合为一体,在自相续中恒常地生起。无论自己在持咒、拜佛、供养,或是行善帮助别人时,都要尽量让自己充满了大慈大悲为众生付出的心。
《摄正法经》上说:“欲成佛者,无须学多法,学一法即可。谁有慈悲之法,成佛之因有如在其掌心。”修慈悲心,对于想成佛者,特别是对大乘佛教徒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若是没有对众生产生慈悲,便没有资粮的来源,也就无法增长善根、累积福报,当然也难以有所成就了。我们常说“消业障”,如果没有慈悲心,业障就不太容易消除。业是缘于不同的众生而造,如果无法对所有众生一视同仁地以慈悲心相对待,就无法借由所有众生的力量消除缘于众生所造作的业力。
喜是“希望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乐”的无量心,在藏文的意思是“无量之乐”。成佛是众生能得到的最大快乐,所以得到无上的佛果位称为无上大乐。让快乐永久维持下去的唯一方法是理解般若,所以,究竟之喜的无上大乐必须以理解空性来达到成佛的目的。因此,喜无量不仅希望众生得到短暂的人天福报之乐,也希望他们得到永久安乐的圆满正等觉之无量乐。
每个众生的福报不一样:有人财物具足,有人幸福快乐,有人长寿无病,有人容貌姣好,有人眷属成群,有人权势强大。有时看到他人福报现前时,我们的心会因嫉妒而想作比较,使得慈悲心被嫉妒蒙蔽而无法生起。本来菩提心是希望众生脱离痛苦,将他们安置于暂时安乐的人天果位以及永久安乐圆满的佛陀果位,可当有人快乐时,我们反而感到不高兴,心中有点酸酸的,这就是因为嫉妒心在作祟。
我们对于得到短暂福报的人要学会随喜,不要嫉妒。因为嫉妒一生起时,对别人没有任何伤害,对自己却是种痛苦的折磨。一个嫉妒心强烈的人,其实过得非常痛苦,因为别人任何的好处看在他眼里都变成折磨他的利器。例如,很多人就是无法接受赞叹别人的声音,那些赞叹语听在他耳里好似在讽刺他,心中无端地万般难受。
有些众生不需要我们付出便能拥有这些福报,我们应该快乐才对,而不是去嫉妒。中国有句成语叫“树大招风”,拥有了钱财、势力及权力时,容易引起他人之嫉妒诽谤而招灾惹祸,伤害随之而来;同时,人在拥有了这些地间福报后,智慧往往就开始递减了。因此,看到众生拥有福报时,要祈祷他们不会因为这些福报而遭遇伤害,希望他们的智慧也能增长,具足福慧双运,一切圆满;而对于没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