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1 / 1)

从球童开始 锄禾当舞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有第三个人知道。

到了今天的第六盘,也就是今天最后一盘比赛开始的时候,王一男无论是体能还是精神状态,都已经降到了最低点。

根本就没有这么安排比赛赛程的。

训练科都是一帮王八犊子。

几乎所有的参赛运动员都在抱怨,都在小声地谩骂。

没有意外。这一天的最后一盘王一男仍然取得了胜利。

他疲劳厌倦,其他的同学也好不到哪儿去。

下场来到场边后,还没等杨咪有所动作,王一男就主动张开了双臂,迎向了杨咪。

杨咪却翻了个白眼躲开了他,没理他……

她把毛巾先递给王一男擦汗后,又忙不迭地把矿泉水又递了上去。

当晚回到住处,没等王一男说话,杨咪就亲自下厨,给王一男烧了四菜一汤。

麻辣水煮鱼、红油蒜泥肘花、干煸四季豆、爽口川式泡菜和鸡蛋香菇韭菜汤。

……

第二天的比赛王一男碰到了一个怪球手。

旋转。

这个同学的个子不高,生的有些敦实。

他的球路就像他的身材一样,也是非常的扎实。

开始时王一男还真的接飞了几个他的发球。

要么是外旋要么是内旋。即使是普通的上旋球,旋转前冲的力度也比其他人上旋前冲的力度大了很多。

而他的接发球,则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切过来的。

又低又平。

王一男开始时还是习惯地提拉,然而要么是下网,要么就是提拉过高出界。再就是落点过浅,被对方一个大力反抽直接打死。

丢了几个球后王一男反而静了下来,不再急于求成了。而是和对手一起玩起了切削。

不过王一男切削的落点明显更加准确,也更加刁钻,对对方的调动更是手到擒来。

最后王一男竟然就用这一手对方擅长的切削,把对手给打败了。

姑苏慕容式的打法,效果果然不俗。

此后王一男就再也没有遇到值得一提的对手。

一直到了最后的一场比赛。

不知是训练科的有意安排还是纯属巧合,王一男的最后一个对手就是网球组的组长王大斌。

王大斌是以全胜的战绩来到最后一盘的。这一盘无论胜负他都肯定是出线的。

王一男却不同了。

他如果再败一场就输了两场了。能否出线既要看胜负关系,甚至还可能要查小分。

换句话说,这场比赛王大斌输得起,而王一男却输不起。

两人上场后在球网的两边互相致意的时候,王大斌悄悄说了一句:

“拿出你所有的真本事,别让我小瞧了你!”

------------

0035【强者对决】

“湛江我是必须要去的,我已经没有退路了。不过你放心……我不会跟你争这个组长。黄教练把我看得死死的,我根本就没有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

“你也放心。我刚才看签表了。即使你输了,但只要比分在3:6以上,咱俩就会一起去湛江并肩作战。所以你一定要尽全力。当然,要是你能胜了我,就当我没说。”

“赞助商就在后面看着我呢。如果我再输一场,很可能连运动服都要自己买了。”

“运动服?”

王大斌看了看王一男的着装和鞋子。又扭头看了看杨咪所在的方向。

“很贵吗?”

王一男也看了看王大斌的着装。

“你以为大山里饭都吃不饱的穷孩子们,能和你一样吗?”

“我也不是没让你赢……”

“那万一我要是赢了你,你可不能怪我……”

王大斌看了王一男一眼,忽然就笑了。

“少废话,放马过来吧!”

两只手用力紧握了一下立刻就分开了。

王大斌身高和王一男差不多,但明显要比王一男壮实了一些。

他已升入了高三,快满十八周岁了。如果按照专业的青少年赛制,他的年龄已经在被剔除的边缘。即使参加青少年比赛,他也会被分在年龄最大的组别,不可能还和王一男这种还差一个多月才满十四周岁的少年同场竞技。

然而一个纯商业性的比赛,自然不会烦得了那么多。无论年龄大小成绩好孬,参赛的青少年组选手只要都是在十八岁以下的中学生范围内即可。

至于湛江那边的赛制,据说也只是分了成人男女组和青少年男女组。而青少年男女组只设定了十八岁的年龄上限,同样对年龄下线没有界定。

这种情况下,各个体校和俱乐部自然都会择优选派自己的优秀选手。

十三四岁以下的小孩子们打比赛,除了家长和教练们关心外,普通观众买账的会极少。赞助商无疑也是想到了这一层。

有限的资源,即使把选择权交给了体校和俱乐部,他们也不会选派没有丝毫竞争力的那些孩子们。

体校和俱乐部内部的选拔竞争,也就成了必然。

……

挑边后,王一男选择了先发。

在其后练球的两三分钟时间里,王一男一直在练发球。

王大斌打给他两个球见他没回应,无奈之下他自己也只好练起了发球。

此时另外三片场地上的比赛已经基本都结束了。包括参加选拔赛的运动员在内的所有人,此刻基本上都集中围在了王一男和王大斌的这个赛场上。

虽然王一男输了第一场,但看过他后面其他比赛场次的人,就知道这两人的比赛基本就是校园内的一场巅峰对决了。

只是王大斌不但在校园内称霸已久,就是在全省的青少年比赛中也是拿过名次的。

在国内最高级别的青少年专业赛事、柰克全国青少年巡回赛的分站赛上,王大斌也曾经拿过第二名和第三名。

王一男不但年龄比王大斌小了几岁,来体校之前虽然有几场野球的不错战绩,但似乎还没听说过他打过什么正式比赛。

但王一男的名气,毕竟还是王大斌不能比的。

王大斌战胜过的毕竟都是同年龄组的专业选手。而王一男可是把鼎鼎大名的沪市青少队都给挑落马下了。

虽然那不是什么正式比赛,但即使是野球,也没有谁愿意主动输球的吧?

沪市青少队里不仅有年龄比王一男大的,整个团队在省市级别专业团队中的排名也是非常靠前的。

珠三角和长三角不但是经济上在全国名列前茅,文化体育的发展也是相得益彰。

从近年来几届全运会的奖牌榜或许就能管窥一下。

第九届全运会金牌和奖牌总数广东都是第一,上海和江苏分列第三和第四(第二是解放军和辽宁并列)

第十届全运会江苏第一,广东第二(和山东并列),浙江上海分列第六和第七;

第十一届全运会山东第一,广东第二,江苏和上海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