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轮轮空的13号种子德国选手A-贝克以两个六比四给干掉了。
有比赛就有偶然性,没地方说理去。
黄教练把这两人的比赛录像拿回来,和王一男一起看。
不是伯莱里超常发挥,而是这个A-贝克的状态实在是太差了。
两人耐着性子把整场比赛看完,黄教练只说了一句,“早点睡吧……”就径自回他自己房间睡大觉去了。
不出黄教练意外,又是两个六比一,王一男完胜伯莱里。
王一男复出后的两场比赛看完,黄教练和杨咪都发现了王一男和以往的些许不同之处。
从容,节奏始终如一。
也可能是双方的实力差距有点大,王一男整场比赛都打得不急不忙,张弛有度。比赛进程的节奏也始终控制在他手里。
最大的变化还是他的面部表情,一直都很放松。
黄教练想的是,对手的实力太差了。
杨咪想的是,王一男的伊斯特本之行,似乎是真的发生了某些蜕变。
在第三轮干掉了伯莱里之后,王一男就进入了四分之一决赛。
王一男四分之一决赛的对手,终于碰上有些实力的选手了。
这个选手就是和2号种子沃达斯科一起镇守上半区的赛会七号种子,俄罗斯选手安德列夫(Igor Andreev)。
安德列夫在2009赛季至今,战绩是七胜九负,只在年初得了一个250级别的冠军。生涯至今是两个250冠军一个500冠军。还有一个250级双打冠军。
安德列夫生于1983年7月,身高1.82米,体重80公斤。于2002年转入职业……
开始,黄教练还是比较重视这个安德列夫的,毕竟已经是三个ATP冠军在手的选手。然而调阅了安德列夫的资料后,他就再次放松了下来。
纽黑文百乐笔赛事的一个七号种子,竟然就是这么个水平。
黄教练对此时的王一男,可谓是信心百倍,甚至是有恃无恐了。
但这场比赛的进程,并不像黄教练预料的那么轻松简单。
第一盘两人一直打到了五比五平。直到第十一局王一男才在安德列夫的发球局实现破发。此后的第二盘,安德列夫也才终于丧失了抵抗能力。
进入半决赛,王一男终于碰上了一个想碰上的对手。
一匹著名的西班牙种马,本次赛会的二号种子沃达斯科。
王一男在温网辞别伊万后,在随后于八月初开赛的雷格梅森(华盛顿)500赛上,伊万就和这个沃达斯科传出了绯闻。
王一男心里其实并没有什么波澜。
他只是想看看这匹种马长得什么样,打球又是什么水平而已。
胃里泛酸……
不存在的……
一点都没感觉……
也是不可能的。
------------
0159【连襟炫技】
被媒体炒的沸沸扬扬的伊万和王一男的恋情,不过持续了一个月左右。
隔着球网,沃达斯科看向王一男的眼神,就有了些怜悯的味道。
所有被抛弃的货,都值得同情,值得怜悯。
或者,幸灾乐祸。
或者,后来居上之后,一种睥睨某某前任的优越感。
伊万在公众中的形象,贵气。娇俏。亲和。邻家女孩儿。
无论是赞助商的要求,还是她本人对自己在公众面前个人形象的要求,除了正常拍拖外,都不允许她的言行有过多瑕疵。
但面对新欢甚至密友时,她不可能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于是,就像所有一拍两散的前情侣一样,王一男就成了被抛弃的可怜人。
与此相对应,王一男对此事的应对,却是满满的华夏智慧。
“性格不合……”
啥是性格,性格里面都包含了些啥,没有人说得清。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华夏智慧即使在云波诡谲的国际政坛,也是游刃有余。何况青年男女之间的这点破事。
因此,王一男看向沃达斯科的眼神里,只有些许的审视。剩下的其他,都貌似淡然而平和。
因此,面对着比自己高大甚至帅气很多的王一男,沃达斯科也并没有一点仰视的感觉。
当然,从上到下(其实更想从里到外)的一些审视,也是必须的。
因为此时的王一男,也正在这么干。
任何一个没出息的华夏爷们,和小姨子的关系好像都不赖。
对那些正式或非正式的连襟,同样充满好奇,甚至臆想。
王一男也不能免俗。
虽然自己已经用过,已经不稀罕了。
放在那没人管,没人问,无所谓。
然而一旦有人接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毕竟,曾经是自己所独享。
其他人染指,至少在开始阶段,总会有些不舒服。
但此时的这两个人,又显然不是情敌。
不是情敌。
就没有决斗个你死我活的必要。
但亮亮自己的羽毛,却是必须的。
尽管已经无所求,却没有人甘拜下风。
外在形象和内在私货,自有公论。
球场上的炫技和胜负,就成了唯一可以抖落两下的羽毛了。
昨晚,沃达斯科重点看了一下王一男在法网八分之一决赛中,淘汰罗迪克那场比赛的录像。罗迪克的悲情,以及王一男的发球、耐力和神出鬼没的网前行踪,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后他又看了王一男在贝尔格莱德的半决赛中,被德约科维奇淘汰的那场比赛录像。这场比赛中,沃达斯科觉得,其实王一男若论技战术和体能啥都不差,差就差在了经验不足。
沃达斯科甚至在心里暗暗对王一男有了些钦佩之意。
罗迪克和德约科维奇不但比沃达斯科排名高,两人的战绩更是沃达斯科难望其项背的。
因此,他对这场比赛能否战胜这个还十七岁不满的王一男,心里还真是没底。
但这些并不会影响沃达斯科的必胜信念,毕竟他也是经过一些大风大浪的运动员了。
至少,也要打出自己独有的风采。
王一男和沃达斯科之间,只是一场250级别的半决赛。
却几乎把赛会所有已经闲下来的运动员、工作人员以及更多的吃瓜观众,都吸引了过来。
这两人的半决赛,已经开创了此次赛会观众人数之最。
网球是一项贵族绅士运动,同时也是一项只能独自上场最为孤独的运动。
费德勒自从有了米尔卡后,每场比赛米尔卡都会在包厢里陪伴着他。
看着成名后温文尔雅的费德勒,没有人会想到,青少年时期的费德勒,竟然是个最爱哭且脾气暴躁还满嘴脏话的家伙。
李娜要不是有姜山的陪伴,她的网球征程可能早就结束了,更不会有两个大满贯的荣誉。
已经有些资本的网球运动员,在比赛时,团队中常常总会有TA的亲人同在。
大多数运动员则是只有团队在一起。
因此在赛场下赛场外寻找陪伴,寻找安慰,也就成了大多网球运动员不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