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1 / 1)

穿越明朝当暴君 枫渡清江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力保熊廷弼,剩下两个都跟泥鳅一样滑,不表明态度,亏自己还想知道是谁在背后支持冯三元。”

过了一会儿。

兵部尚书张鹤鸣赶了来。

朱由校直接将冯三元的奏疏给了张鹤鸣,并让张鹤鸣提自己对于辽东经略熊廷弼的看法。

张鹤鸣则瞥了韩爌一眼,他见韩爌目不斜视,就按照心中早已打好的腹稿回道:“陛下!臣认为熊廷弼过于谨慎,以致辽地之事许久未决,而辽东巡抚袁应泰精明强干,当令其代熊廷弼为经略!”

朱由校听后点了点头,内心则极为震撼:“东林党袁应泰历史上刚代替熊廷弼成为辽东经略,就失守沈阳、辽阳,原来他能成为辽东经略是你这个兵部尚书在后面支持!”

而这时候。

方从哲见此则着急地争执起来:“陛下!臣认为袁应泰虽精明强干却不知兵事,据臣所知,此人到辽东随意招募降卒叛将,不严查有无细作,而努尔哈赤非同一般女真,此人曾参与平倭之战,颇知我大明底细,亦懂汉人秉性,难保不参杂细作,勾结败类,而袁应泰从来不查,臣担心一旦使其为经略,恐贻大祸!”

朱由校听方从哲这么说,也在像自己的内阁阁臣们学习,不到要紧时刻也不会表明自己的态度,因而也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只道:“既然兵部与内阁意见不一,就先留中吧。”

……

“方从哲这老匹夫,和熊廷弼那老贼一样,坏我们财路!”

范毓卿咬牙切齿地一拍桌子然后站了起来,颇为失态地看向了汪文言:“这么说,方从哲那里塞银子是没用了,他这是要为熊廷弼说话的意思?”

“这世上本来就不是银子就能解决一切的,熊廷弼是他方从哲荐举为经略的,他方从哲自然要保熊廷弼,你不必如此激动,刘阁老让我来转告你们陛下今天于乾清宫召见三位内阁辅臣的事不是让你们痛批方从哲,而是让你们借此机会再从熊廷弼身上捞一笔!”

汪文言说后就看向吏科左给事中魏应嘉:“魏拾遗,眼下吏科都给事中魏大中魏公被贬贵州,这都给事中的位置少不得你来做,但在这之前你想办法让熊廷弼知道冯御史弹劾他以及内阁中只方从哲为他说话的事,让他为保住自己的经略位置而产生焦虑并不得不拿银子来贿赂京中言官,到时候你再以此为把柄上疏参劾熊廷弼,言他行贿言官,欺瞒陛下!”

魏应嘉听后恍然大悟:“妙啊!到底是刘阁老,真是计谋无双!下官这就照办!”

汪文言点了点头,然后笑了起来:“因为方从哲为熊廷弼说话的缘故,陛下对熊廷弼的奏疏只是留中,但是等熊廷弼行贿言官的事败露出来,再加上我们已经给内廷的人送了银子,这些内廷的人再在陛下面前吹吹风,到时候他熊廷弼非得从经略位置上下来不可!”

……

“陛下,据熊廷弼老家的知县王尔玉讲,这熊廷弼的老家扩建了好几倍,甚至还违制用金丝楠木为梁柱,每隔一两个月就必运回许多箱子回来,光是运箱子的船都是好几艘!奴婢也是听湖广那边的锦衣卫报的,也不知道当不当的真。”

这一天,朱由校因为问起魏朝关于各地锦衣卫有什么密报的事,所以魏朝就提起此事来。

魏朝现在是御马监太监兼提督东厂,所以,锦衣卫的事也就由他负责。

而朱由校听魏朝这么说就意味深长地看了魏朝一眼,然后“嗯”了一声,然后说道:“你退下吧,朕想一个人待会儿。”

待魏朝退后,朱由校才渐渐眸光变得狠厉起来,看着魏朝背影久久没有挪开:“作为朕的伴读太监,竟这么没分寸,还敢进谗言,活该历史上被魏忠贤整!”

第十一章 启用魏忠贤

朱由校让魏朝出去后就打开了自己小木盒的机关锁。

朱由校这具身体的原主人制造了很多木制机械玩具,也有不少需要用特别机关才能打开的木盒。

而朱由校因为继承原主人记忆倒也很轻松地打开了他现在随时用到的一个小木盒。

这个小木盒会装一些朱由校自认为有必要保密且需要记录的资料。

此时。

朱由校就从里面取出一张纸来。

纸上的内容是这样的。

待抄家名单:

王安

冯三元

现在朱由校在上面添上了“魏朝”的名字。

魏朝此时还不知道他的皇爷将他上了待抄家的名单。

现在的他正得意洋洋地出了乾清宫。

在泰昌皇帝驾崩到朱由校登基的这段时间,还发生了一件移宫的事件,即历史上有名的移宫案。

因为李选侍还在乾清宫居住,朱由校在登基前不得不暂时住在其他宫殿。

所以,左光斗等大臣就上疏要求李选侍移宫,毕竟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现在李选侍已经没有任何理由住在乾清宫。

当然左光斗等大臣也是担心李选侍待在乾清宫会企图接近皇帝进而控制朝政。

但朱由校为了证明王朝是由自己说了算就特意要求李选侍在未得到他的旨意前不准迁居其他宫殿。

甚至朱由校主动拒绝了李选侍一开始要求移居其他宫殿的请求。

所以,左光斗等大臣上疏要求李选侍移宫,李选侍一直没有移宫。

直到九月初五日朱由校登基称帝前一天,朱由校才下诏让李选侍移宫,李选侍这才移居其他宫殿。

众臣因此才松了一口气,也暗叹如今的皇帝真是心机深沉,为了表明自己才是大明说了算的人,非得让李选侍不听大臣们的移宫之命而只听从他自己的移宫之命。

而也因此,在朱由校登基后,朱由校还是回到了乾清宫居住。

作为朱由校贴身太监的魏朝也跟着朱由校来了乾清宫。

还有客氏。

在朱由校记忆里,这客氏是陪在他身边最久如母亲一样的人。

当然,现在的朱由校也很喜欢客氏做的饭菜。

另外,朱由校也只放心客氏做的饭菜,因为在朱由校的记忆里,这具身体的原主人和客氏的确感情不是一般的深。

甚至有好几次客氏为朱由校差点舍弃自己性命的事。

所以,现在的朱由校依旧让客氏留在自己身边负责自己的饮食起居。

“客妈妈,这珍珠是南洋来的,奴婢不敢擅自拿出去卖,想着外面的那些女人哪配得上戴这样的珍珠,也就只有您这样的人才配得上,您侍候皇爷可谓是劳苦功高,我们这些底下的人都尊敬的很,所以,请您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