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其有同党之嫌,可以直接否决,令其再推!所以,以后相应诏旨颁布皆需有辅臣签字盖印才行!若诏旨没有皇帝签字与印或者辅臣签字与印,则天下臣民有权拒绝执行,且视其乱朝纲之举,可清君侧!”
孙传庭继续说道。
“那这样的话,政事堂之辅臣岂不权力极大,类若宰相!”
耿于垣回道。
“黄梨洲不是说我大明政体之失,就在于相权之失吗,如今我大明若要立宪变法,所变的第一条就不能是恢复相权?”
孙传庭问道。
“我认为倒是没问题,虽说不设宰相乃是祖制,可如今实情不同,除太祖和当今圣上等少有的伟大帝王外,能独秉乾坤而不需要宰相之君王很少,当令辅臣来限君权,而非让制度来限君权。”
吕盛这时候回道。
“辅臣由谁任免,若出现权臣怎么办?”
这时候,耿之垣回道。
“辅臣由咨议院的大臣们廷推推举,然后由皇帝任命,如以前之廷推制度,咨议院的大臣们需多廷推几位,而使皇帝从中选取一位满意的,皇帝若不满意,可直接否决,令咨议院重新廷推,但皇帝不得绕过咨议院直接任命,另外,皇帝欲在辅臣任用期罢免其职,也需要由咨议院大臣廷议通过后才能革职,然后由咨议院重新廷推,否则只能等其任用期满。”
“至于权臣,若发现有辅臣专权擅政,咨议院大臣可弹劾,若多数人同意,可要求皇帝将其罢免,皇帝若不同意,则视皇帝为昏君或已是傀儡,天下人当清君侧!”
孙传庭这时候说道。
“如此看来,咨议院权力甚大,不知,咨议大臣当如何选出任免。”
吕盛问道。
“自然是要有期限的,以耿某看,咨议大臣算是为天下人而监督朝廷执政,当由天下人选之!”
耿于垣提议道。
“不妥!”
“天下人选?说是由天下人选,可事实上,天下人就没法选出真正的咨议院大臣来!”
“谁不知小民易受所谓的名望蒙蔽,易被厚利收买,谁知道所推选之人为咨议大臣之前是天下为公的君子,成为咨议大臣后又是不是伪君子?还不如,由皇帝和辅臣们像任命其他大臣一样任命,至少这些被任命的是经过未算是昏君的陛下和老成持重的辅臣们考验的人。”
吕盛说道。
“倒也是!真叫我选,我也不知道选谁合适,到时候只怕也是谁会做人就选谁,可这做官和做人还是有区别的!”
“就怕有人拿钱造势,到时候就是谁钱多谁就能进咨议院,就像现在我们工厂一样,谁钱多谁就能进职工委,因为厂内的报纸就看谁给的钱多就写谁!”
在场的许多比较明白的百姓因此也说了起来。
而因为朱由校选的这些百姓都是思维比较清晰的,也在听了这些议论后纷纷明白,而都赞同起吕盛的言论来。
耿于垣不由得怒道:“那这样和现在又有什么分别!”
“皇帝和辅臣们先选和自己政见相同的人为下一届咨议院大臣,那些大臣自然会选出与皇帝和辅臣们一样政见的新辅臣来!如此下去,朝廷的还有什么新政变法可言。”
“就是要用这种方式让政体得到延续,而不使我大明朝廷为天下人变成为天下某部分人!”
“你要想让朝廷实施新政,变法,应该是去资政院,不应该来这咨议院,这里是保证天下为公的地方,而提出新政建议着朝廷采纳是资政院的职责!”
吕盛回道。
耿于垣再次暴露了自己的初心并不是为了天下而要求变法要求立宪,所以,使得在这时候提咨议院大臣如何产生时,再次被怼的无话可说。
刘鸿训见此便道:“那现在开始表决,同意次辅与吕盛所提议的关于限制君权之准则以及辅臣、咨议院大臣产生方式的举手!”
大部分人都举起了手,只耿之垣这些少部分心思不纯的人没有举手。
刘鸿训因此就道:“那便将此定为接下来的宪纲之一!另外,说到政体,以后大明朝廷,无论君还是臣,执政当为什么牟利这点得定下来,耿咨议刚才说的没错,这权与利素来是分不开的,有权就得牟利,但关键要看是为谁牟利。”
“当然是为天下利,使民可自由且公正的获利!”
耿之垣回道。
“没错!朝廷当不夺民利,保护民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与耿之垣一起被选中的大兴县士子留邦嵩也附和起来。
“不对!”
吕盛这时候回了一句,且道:“这样的话,岂不是鼓励兼并,或者说允许豪富者用合法的方式兼并弱民之产?”
吕盛继续说道:“以我之见,朝廷取利当为天下太平、为国强民富,而要如此,则当适当对天下之经济有所调控!盖因,人之道,是奉有余而损不足,朝廷当为天道而行,损有余而补不足,以避免天下人因只顾私利而忘大义,进而遭受天谴也!”
“另外,朝廷当为天下兴盛负责,故当鼓励劳动之收入,而贬抑投机钻营之收入!”
“即朝廷当利用官家之权,对生产者有所偏,而对投机钻营者、借资生息者有所抑,使天下人更愿踏实革新技术,增进生产力,而非好逸恶劳,投机取巧,以致于世风变坏,道德败坏!朝廷当令天下知道,哪些利可取,哪些利不可取!”
“总之,朝廷当用权让天下最广大的生产者,即工人和农户这些靠自己辛勤劳作而获利的人,财富增长最快,如此方是顺应天道,乃符合太史公所言善者因之的治国之道!”
吕盛说到这里的时候,许多人工人和农户因此激动地附和起来。
“有道理!我觉得这样才对,我们这些认真劳作的就该被朝廷多照顾些,不然还不知道会被那些有权有势的坑成什么样呢。”
“没错,自由和公平,说着好听,可真正的情况,是人家比你会算计,也比你知道多,坑了你,还怪你不懂朝廷政令,你反抗的话,就说你是刁民!”
吕盛因此继续说道:“没错!天下既然是天下人的天下,那陛下和他的朝廷就该向着为这个天下真正在做事的人,让大明朝廷以保障生产者之利最大化的原则执政,方说明天下人才是天下人的天下!”
“照这么说,文人士大夫就活该穷吗?”
耿于垣冷声问了起来。
吕盛回道:“也不能这么说,文人写文章诗词和词话什么的,也是生产嘛!如果想做文人,这些文人的活又不干的话,那是活该穷!就算骤然富贵,也得让人怀疑是不是巧取豪夺,若是,朝廷应该严办的。”
“姓吕的!你枉为文人!”
耿于垣有些激动地指着吕盛说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