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7 章(1 / 1)

穿越明朝当暴君 枫渡清江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之辈就自然会偃旗息鼓,最多就是阴阳怪气一下;

而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还敢跳出来,说到底还不是民众之智慧还没彻底提升,务工与务农者皆还未参与,而陛下和陛下控制的军队又不好直接干预,毕竟一旦要动刀兵,就意味着不再讲民族情义,不问缘由,非黑即白,直接清洗。”

温体仁说道。

朱由校点首,道:“有道理!世家门阀当年想必也无法接受自己的衰败,但这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要让更多的平民开启智慧,文化上得改一改,像现在这样,大部分官文、个人笔记、报刊文章还是讲究对仗工整、用典以及各类强结构精辟而忽视通俗易懂的文体的话,是不利于百姓掌握相关信息的,得承认,大多数人在文字的接收上并不能一读就懂,所以文体上得白话一点。”

“臣也是这个意思!要彻底开启民智,就得实行白话文,如此方能使思想普及于市井内,圣意达于百姓之耳!而民意也能更好的被朝廷知道。”

温体仁说着就有些激动地道:“推广白话文,势在必行!”

“朝廷这些年忽略了文化上的革新,但其实这才是眼下本朝要革新变法的重点!”

“体制没有才改了二三十年就又大改的必要,但随着识字率的增加和市井文化的发展,文化上的确是需要进一步推进的,得考虑到百姓们物质富裕后也有精神上的需求,以及开始关心与政治的热情在高涨。”

朱由校颇为赞同地说后就道:“推广白话文还不够,另外,还得简化汉字,让字体变得更加易写易认,眼下的汉字不少还是笔画甚多,不利于文化传播的效率,得能简化的就要简化。”

“可以先推广白话文,同时使翰林院诸官编纂简体字,发行相应字典,然后慢慢推行于天下。”

卢象升这时候说道。

“很是!推广白话文,得天下作文者配合,只靠朝廷不行,趁着眼下我们在江南,而现在南京城内又因金陵大会聚集了不少士子,到时候就找个机会,到时候由你温爱卿开讲,向全天下的作文者提倡用白话文,而促进文学平民化,不要让文章学问事依旧只是士大夫的事。”

朱由校对温体仁吩咐道。

温体仁是翰林出身,在文学上也是很有才的,所以,朱由校让他作为推广白话文的先锋,自然也没有不合适的地方。

“遵旨!”

温体仁应了一声,他知道皇帝喜欢敢做大事的臣子,如果他现在拒绝,将来无疑会被皇帝抛弃。

第六百二十一章 天启怒斥知道朕为你们消了多大的灾吗(二合一)

朱由校这里和大臣们因为江南士子们的大混战,而想到了接下来推广白话文和搞简体字的事。

对于顾炎武和黄宗羲而言,这场江南士子间的斗殴也让他们陷入了沉思。

“我着实没想到会发生这一幕,竟酿出如此惨案来。”

黄宗羲在吊唁一些被击毙的士子时,对陆符等支持者说道。

“这谁能料到,不过,死伤者多是我们这方希望限制君权和还民自由的士子。左光先、高丹桂、王无咎这些被官军所杀!有个叫许都的杀了我们十多个同窗,竟然没事!如今想想都让人觉得委屈!”

陆符说道。

“不要再提了!”

“我们又不是绿林帮派!难道还要报个仇?”

黄宗羲瞪了陆符一眼,接着就道:“抽空,我们再去一下这些因此次金陵大会而伤亡的同窗家里看看,如果有能帮忙的地方,看看能不能帮帮。”

“好!”

“如今想想还是觉得不快,本以为这次金陵大会,能让陛下愿意变法,可没想到,光是我江南士林就不能达成一致!

陆符回道。

黄宗羲则露出苦恼之色:“是有分歧!分歧的根本就在于他们还是更注重经济分配的公正,我们还是更在意权利分配的公正!”

说着,黄宗羲就问着陆符:“你觉得哪个最重要?”

“自然是权利!”

陆符想也没想就回了一句,道:“天下总不能朝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经济分配怎么能做到公正,愚笨懒散者,就应该在财富上不及勤勉善事者!再说,富贵者,因为几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观的财富,凭什么贫贱者,以一代人的努力就要与之同富贵?!硬要这样的话,就势必存在着绝对的不公正!”

“可顾亭林他们不这么想,他们对富者唯一的仁慈,就是不希望富者返贫!”

黄宗羲激动地说了一句。

然后,他就在房间里踱起步来,今日在御前的辩论,还是让他耿耿于怀,他本以为自己可以借此简在帝心的,可以上演君臣契合的佳话的,但他没想到自己却没有成功实现这一幕。

甚至,现在的他还有些迷惘起来,他不知道自己所认同的理念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竟说服不了顾炎武等人。

……

“他们还是那么狂傲和虚伪,且不择手段!我实在是没想到,左光先会勾结地痞流氓来杀我,好在我也不是好对付的,杀了他们不少人,最后要不是官军来了,我能手刃了那姓左的!”

许都咬牙对顾炎武等人说道。

“我倒是没想到,一场金陵大会,竟酿成如此大的激变!”

“也就是,本朝还是我们汉人自己的王朝,所以陛下没有要毁灭谁的意思;真要是亡天下那种局面,如异族入侵,这些伪君子一旦勾结胡虏外贼,打击异己的话,真不知道是怎样的尸山血海。”

顾炎武这时候则因此忍不住说了一句。

“这没办法,有的人读书,只记住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些话,忘记了治国平天下之志,忘记了横渠四言,好在,现今天下已没有胡虏外贼,他们翻不起浪来。”

龚廷祥这时候说道。

“陛下已下旨,着温阁老在应天大学堂开讲,宣示朝廷接下来将要在文化之领域所做的大事,让各地士子代表去参加,你们说朝廷会做什么大事?”

徐汧则在此时提起另外的事来。

“到时候就知道了,或许是令我们意想不到的事。”

顾炎武回了一句后就淡淡地笑了起来。

……

这一天,在大明公立的应天大学堂的讲堂里,来了许多士子,来听温体仁的讲演。

温体仁将以讲课的方式,在讲堂第一层的阶梯教室内,倡议在场士子推广白话文,而使白话文文体的内容,不再只是出现在市井文学之中,而在上层,也应该用白话文体传播信息。

朱由校则坐在讲堂第二层楼上看着这一切,默默观察着,待会温体仁提出要推广白话文后,士子们会有怎样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