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都要选,你们想搞什么特殊。“
李康先和李标等人因此不得不老老实实地选了起来。
……
“陛下,这是塞外被流放诸臣奉旨呈递的一些反省奏本,如今已到京了一批,请御览。”
京师,毕自严向朱由校递了几本奏疏过来。
朱由校因听说是流放诸臣的本,倒也有了兴趣,便接了过来,仔细看了起来,一时不由得笑道:“李标驳斥了你说蛮夷非人的观点,说他与一北山女真行周公之礼后,该女怀孕。”
毕自严因此道:“但这也只是能证明他们在生理上与我们汉人同类,但在文明上不是同一类,这与朝廷教化他们的主旨不相悖,也不妨碍朝廷役使他们,因为从开化程度上来讲,他们还是没我大明汉人乃至我大明西南的熟番高贵。”
朱由校听后笑了起来:“说的没错,关内汉人和汉化程度高的熟番地位得有所保证,对待汉人和汉化程度很高的熟番如石柱土司的土家人,这些对大明有功的,其刑律上的处罚可以宽一点,以后汉人和含化程度高的熟番凡涉谋逆这类大罪,改诛灭九族为九族流放,本人凌迟改为腰斩,另外还有哪些刑律可以改改的,你们会同三法司廷议一下,朕现在宽刑,是因这些子民文明程度高,不需要用过严之刑罚,另外也是从帝国的长远利益出发,而不是说就允许达官显宦肆意破坏刑律,到时候宣诏于天下,务必说清楚,所以,同一罪刑,要放宽处罚力度,也是针对汉人和汉化程度较高的熟番偷盗、抢掠、杀害生番这方面可以宽刑,但若反过来,是生番偷盗、抢掠、杀害汉人和汉化程度高的熟番,则加重处罚!”
“臣明白!陛下圣明!”
毕自严回了一句,他知道,皇帝陛下只是要根据他的理念,用汉化程度来分大明百姓的等级,汉人和越接近汉人的越有特权,而与以前的等级划分不同,以前不强调汉化程度,而只看是士还是民,而民里,外番比汉民还更受官府保护些。
第四百九十二章 劳动课血统之论
“要造反吗,九族不用株连呢。”
在国子监被毛文龙折腾的够呛,每天不是拉弓射箭就是负重跑步的冒襄一边捏着自己的臂膀,一边低声问着吴中奇。
吴中奇则道:“造什么反,九族虽然不用株连,但是要流放啊,流放到苦寒之地,先被野兽吃一半,剩下一半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还不如都被杀了,更可怕的是,以后九族一旦扎根在那里,就算是名门望族也最终会沦落为乡村野户!”
“可如今这日子实在是让人受不了,连在国子监读个书都被如此折磨!”
冒襄不由得说了一句,且又道:“如今汝弼兄也和梅村兄一样,被流放到塞外苦寒之地,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活下来。”
“客死他乡是一定的了,凄风苦雨的日子可不是人能过的,朝廷如今是变着法的,让我们这些文臣士子去苦寒之地教化蛮夷,美其名曰是要我们践行自己的理念,用圣人之教同化蛮夷,而为天下生民开启太平,以后这样的事只怕不少,还是谨慎些吧。”
吴中奇说道。
“唉!想必朝廷开疆辟土为的就是这么对付我们这些文士,逼我们去这些苦寒之地,还说的这么冠冕堂皇。”
冒襄不禁捏紧着拳头说道。
“集合!闲聊什么呢,现在临时加一个劳动课,集体代替环卫工打扫宣武门外大街和崇文门外大街,所有国子监学生都跟我走,你们有国子监生在宣武门外大街羞辱环卫工,陛下谕旨,严斥国子监的教育不够,要求国子监所有师生去上这节劳动课,以做惩戒!”
毛文龙这时候走了过来,朝冒襄和吴中奇等国子监士子喝道。
“劳动课?别的国子监监生羞辱环卫工,跟我们有什么关系,陛下这样处置不公!”
冒襄不由得抱怨了一句。
“走吧,还好只是在京师上劳动课,没让我们去塞外上劳动课,现在朝廷改了问刑条例,只要是汉人,无论是什么低贱职业的人,都一样尊贵,反而一些外邦贵族还不如一些汉人中的贱民呢!说是汉化程度越高,才越当被朝廷优待。”
冒襄先站起身来。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论什么汉化程度,应该论血统、论文化素养才对,我吴门几代官宦出身,凭什么要跟一累世皆农户的平民一样,他一平民又凭什么跟我吴家一样的优待!另外,本国之贱民,又凭什么高贵于人家什么黄金家族的子孙、什么幕府将军的子孙。”
吴中奇说道。
“这还不是因为我大明皇室出自于流寇之后,不然,若论血统的话,他凤阳一流寇之后,有何资格为天下贵胄?”
冒襄说着就讥笑起来。
“也对!所以本朝对血统从未加半点重视,甚至不如泰西之国!西洋诸番尚论血统,而不与贱民结亲,反倒是我华夏之君不伦不类,每每选妃只选贱民之女,故而,所出之君多为不称职者!”
吴中奇附和道。
冒襄点点头,道:“尤其是如今这位,对士子刻薄寡恩,如今更是让我等士子做贱民之事,还美其名曰劳动课!这是上课?这分明是侮辱,赤裸裸的侮辱!还有外虏的贵族,也都被其侮辱,听说鞑靼科尔沁部许多贵族如今还在大宁一带服役,每天都有被折磨致死的。”
“唉,国已非国,文已非文,太阳何在,以至于吾辈难寻光明。”
冒襄说完就又感叹了一句。
不过,冒襄等国子监生再怎么心存不满,也还是只能乖乖的领了扫帚,来了宣武门外大街,着儒巾青衫,在众目睽睽之下,扫着大街。
眼下已是盛夏,虽说京师是北方,但还是有些热的。
所以,没多久冒襄等人就难受的很,挥汗如雨起来。
而也因此,这些国子监生的内心也就更加的不满。
“让开!让开!”
可在这时,正巧倭人坐在一辆马车疾驰而来,其马车前的车夫还大声呵斥着沿途的人。
但这时候,一叫唐有山的汉人正坐着一辆马车从对面而来。
这倭人所乘的马车不得不立即停了下来。
然后,这倭人的车夫和车上的两武士就跳下了车,并来到了唐有山这里。
接着,两武士就把唐有山从马车上拽了下来。
唐有山正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倭人的车夫就已扇了唐有山一巴掌,然后来了一句“八嘎”,接着就叱问道:“怎么不让开!”
唐有山不由得捂着脸:“没,没来得及反应。”
“八嘎!”
这车夫又扇了一巴掌,骂了一句。
然后,五城兵马司的人走了来,且其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