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1 章(1 / 1)

穿越明朝当暴君 枫渡清江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至于过于任性,难有坚忍与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的特质,另外也防止母子过于依赖,而使外戚之势影响朝政,朱由校深思熟虑许久后,不得不做了这么一个决定。

因为他知道,对大明帝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而言,国运和君主个人能力之间的关系很大,自然也就对君主的要求很高,而这也就对皇子的要求很高。

所以,朱由校也不得不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皇子们。

“皇女们可以不必如此,但皇子们必须如此,皇后负责分派,两皇贵妃协助,一旦皇子有事,则问责抚养他的妃嫔,为避免抚育他的妃嫔比生母还溺爱他,所以皇子若行为不端,也问责抚育他的妃嫔。”

朱由校继续说道。

“遵旨!”

张嫣和王贵妃、段贵妃三人微蹙娥眉回道。

作为母亲,自然都不愿意和自己孩子分开。

但大明后宫也是等级制度森严的地方,她们是不能违背皇帝旨意的。

朱由校也不用给她们解释。

“我不要去纯妃娘娘那里,我有自己的母后,干嘛要去纯妃那里!”

“母妃,我能不去吗?”

“父皇为什么要这样做啊!”

但皇子们自然是不知道何谓圣命难违,也就一个个在妃嫔们面前哭闹起来。

皇后张嫣这里就抱起了皇长子朱慈炜,一边揩拭着他脸上的泪珠,一边往景阳宫走去,且劝道:“皇儿勿要伤心,也不是说以后就见不到母后了!你们啊,是皇子,和寻常百姓家的孩子是不一样的,你们父皇这样做也是为了让你们更早地知道在没有母亲在身边时候的时候,该怎么做事,不然,将来就办法变得更优秀了,不变得更优秀就没法保护母后了,知道吗?”

朱慈炜点了点头,瘪了瘪嘴,道:“可我还是伤心!”

“伤心好啊!我们皇儿总算知道什么是伤心了,知道伤心的滋味,就能够知道不去伤别人的心!不然,你永远也不知道,为什么母后会因为你把砚台砸向范答应而训你了,因为范答应被你砸哭了,很伤心,就像你现在这样,明白吗,伤心的滋味不好受吧?”

张嫣笑着说道,然后伸出白皙的皓腕摸了摸朱慈炜的小脑袋。

朱慈炜依旧点首:“知道了,我以后再也不拿砚台砸人就是,这样她们会伤心的。”

张嫣莞尔一笑。

“都哭了?”

朱由校这里因皇子们迁居于其他嫔妃那里的事问着刘若愚。

刘若愚回道:“就皇长子和皇五子没哭,但也落了泪,其他诸位皇子都哭的很大声。”

“这也算是让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皇权,知道皇权是可以让他们哭的。”

朱由校听刘若愚说后,心里如此想道。

等到了晚上,朱由校翻了皇后的牌子,他有意再通过皇后了解一下皇子们不再由自己生母抚养后发生的事。

但待朱由校处理政务,从勤政殿所设政事堂第二办公点回到自己寝居之所后,就见皇后已经睡了,而且还背对着外面。

朱由校只好也轻声轻脚地上了床,平躺着,看着御床上部的刻金雕花,思绪却一直还回响着刘若愚刚才回的话。

“皇后娘娘对皇长子说,皇子和百姓家的孩子不一样还对皇长子说,伤心是好事,知道了伤心的滋味,就能够知道不去伤别人的心”。

一想到这些,朱由校不由得转头瞥了张嫣的背影一眼,细细的腰身,因为生育而大了不少的胸部轮廓,就这样展现在了他的眼前。

不过,朱由校发现张嫣这时候正微微抽搐着双肩。

朱由校伸手摸了过去:“原来没睡?”

“以后,坤宁宫就臣妾和奷儿了,炜儿以后就在良妃那里了!他还说他很伤心,他都流泪了!”

张嫣哽咽着说道,还抽了抽鼻子。

“让皇儿知道伤心是好事,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再说,谁又能陪谁一辈子,你不是还嫌他在坤宁宫和你一起睡时,老蹬你,让你睡不好觉吗,如今他去了良妃那里,就没人大半夜蹬你了。”

朱由校略带愧意地说道。

“可臣妾就是想他!舍不得他!”

张嫣回道。

朱由校从后面抱住了她。

“关于诸皇子出阁读书,臣等选的是王家植、娄坚、郑以伟这几位大儒教习诸皇子道,沈有容、童仲揆、秦良玉、熊廷弼等教习皇子武学与兵法,还请陛下御览。”

方从哲这里将关于皇子教育的推荐老师名单递给了朱由校。

朱由校看后点头道:“爱卿们都用心了,这些人都算得上可为皇子师傅的人选,皆拟旨任命为皇子师傅,授少詹事官。”

接着,朱由校又问道:“宫学、宗学和卫学现在办的如何,宗室子弟和勋贵子弟学业进行的怎么样?”

方从哲回道:“收效甚微,俱报,缺勤者甚多。”

朱由校听后竖起了剑眉:“看来得管严一点,去传信王来见朕!”

第三百六十六章 杖打宗室子弟心狠的信王

信王朱由检这时候来到了政事堂,向朱由校见了礼:“皇兄!”

朱由校则看向了他,说道:“你现在是宗人府宗人令,有义务监督宗室子弟学业,宗室子弟不读书逃课的,你立即带宗人府的人,去把他们抓到宫学来,按照学规廷杖他们,关禁闭,如果有不肯来的,就先给朕打板子,打断腿,乃至打死都行!但如果要是让朕知道你督宗室子弟入学不力,可别怪皇兄打你板子!”

接着,朱由校又对方从哲吩咐道:“传谕给英国公,他作为卫学学正,也有义务监督勋贵子弟的学业,把逃课的,也都抓回来,不然,朕就问他英国公的罪!”

因此。

朱由检便带着朱由菘、朱聿键等一干宗人府职事人员来了宗学学堂,且从一老翰林手里接过了考勤名册。

朱由检只见上面有缺勤记录的宗室子弟有:“镇国将军朱常瀛、镇国将军朱以派、辅国将军朱华尘……”

因朱由校考虑到宗室子弟的爵位需要跟其功绩挂钩,如此方能激励宗室子弟奋发向上,所以,他没像以前的大明皇帝一样,一开始就给这些宗室子弟很高的爵位。

只朱由检因为与他血缘最近,又从小受他教育长大,且也替在宫内相应教材编撰方面出了不少力,且还需要替他管理宗藩事务,所以才被直接封为亲王。

朱由检这里看了名册后,便也一脸严肃地看向朱由菘和朱聿键道:“倒是没想到,缺勤的这么多。”

“大多数宗室子弟贪玩好耍惯了,真要让他们读书,的确难!”

朱由菘笑着说道。

“陛下让严加管束也好,不然,丢的就是整个宗室的脸面。”

朱聿键则也很认真地说了一句。

朱由检则合上名册,道:“皇兄说过,宗室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