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1 / 1)

夜香 张宝瑞.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老庆的腰不好,阴天下雨,隐隐作痛。心蕊从前在饭店里学过按摩,于是每天晚上睡觉都要给老庆按摩。

老庆觉得每天过得挺幸福,用北京土话来说,就是活得滋润。

老庆自从娶了心蕊后,大街上的漂亮女人,他不再多看一眼,那些洗脚屋、桑拿、发廊、歌厅,也不去光顾,为了断绝那些无休止的纠缠,他换了一个手机。

老庆的黄段子太子,心蕊可不喜欢这些黄段,他认为太俗,老庆在她面前也去了这个癖好、一天晚上,居处有个夜总会被抄,几个“三陪”小姐被公安人员带上了警车。老庆在凉台上看见了,拍手说:“你高兴,我高兴,买卖公平心安定。”

心蕊在屋里听见了,叫道:“老庆,你给我进来!”

老庆见心蕊急了,急忙闪进屋里。

心蕊埋怨道:“你狗戴嚼子——瞎勒勒什么?这个鸡窝早就该拆了,你怎么为鸡说话?”

老庆见心蕊脸氅得通红,知她真的动了气,于是垂下头,怯懦着说:“我……错了……”

“跪搓板吧。”心蕊没好气地说。

老庆摸着脑袋,说:“我年头哪儿有什么搓板?都用洗衣机了,干脆就跪地上吧。”老庆说着,双膝跪地,仍然一副俯首听命的姿态。

心蕊笑道:“你这模样怎么有点像当年的军机大臣李鸿章?”

老庆道:“我爷爷当年是慈禧太后的两江总督,我是我爷爷的孙子!”

心蕊“噗哧”一声乐了,说:“老庆啊,老庆,你真是爷,庆爷!你气死我了,乐死我了!”

老庆“扑通”一声磕了一个头,说:“奴才给老佛爷请安!”

心蕊一见,急忙下地,扶起老庆,摸摸他的额头,关心地问:“磕着了吗?”

老庆暗喜,呼的将心蕊拥入怀中,然后抱起她热吻,拥到床上,就要宽衣解带。

心蕊睁开眼睛,说道:“快去洗洗你那臭脚。”

老庆一声“喳!”疾快走入浴室。

淋浴喷头里喷泻出来的细小的水流,顺着他的头发,脸上,肩膀滑下来,像无数小虫子在爬。又沿着他宽阔的胸膛、脊背顺流直下,淌到地上。

老庆感到舒适,他扬起脸,任凭暖暖的水流拍打着他,在他的身上爬着,淌着,泻着。他用了心蕊最喜欢用的杏仁浴液,一股淡淡的杏香味迅疾浸透他的身体,仿佛钻入他无数的毛孔里。

他想起少时和伙伴们买了一堆甜杏,橙黄橙黄的;吃完甜杏,用石头砸开杏核,取出又白又嫩的杏仁,放到嘴里,别有滋味。那杏仁的味道跟这杏仁浴液的味道相似。

可是半年前,心蕊终于找到了真爱,离开了老庆,远涉重洋,到海外去了。

分手是严酷的,那是一个寒冷的雪夜,心蕊正式向他提出分手。在这之前,老庆凭直觉已隐约感到有一种不祥之感。他觉得心蕊的心已在他人身上。她的身体冰凉,再也没有以前那种炽热的激情了。

心蕊留给他一个存折,是六位数的,她用严肃的口吻对老庆说:“老庆,我们的婚姻最早是从感激之情开始的,我对峥嵘,是一种对艺术的献身,对艺术的偏爱。而对你,是一种报恩,你救了我的性命,我不知如何报答你,不知怎样才能使你快活,我也看得出来,你对我的目光有时是游移不定的,我们在很多的时候很像兄妹。我拼命试图爱你,可总没有找到那种感觉,现在我找到了,他虽然在国外定居,但也没有太多的财产,但是我跟他在一起,有一种血肉相融的感觉。为了真爱,我就要远走高飞了。我喜欢你的幽默和智慧,喜欢你大智若愚的样子。但是我不想欺骗你,这就是我们一直没有孩子的真实原因,不是谁的无能,而是有意迴避。以后我们还可以做朋友……”

老庆默不作声。

第二天上午,他和心蕊到附近办事处办理了离婚手续。

心蕊在飞机起飞后,才在自己的皮箱里发现了她给老庆的那个存折。

老庆沉默了一阵子。

但老庆毕竟是老庆,十几天后,他又恢复了常态。

心蕊走了,沙龙里还有那么多朋友呢!

“老庆,你在想什么?”夏君的一声呼唤打断了老庆的回忆。

“没,没什么……”老庆有点慌乱,下意识地拢了拢了头发。

“你去做一个保健吧,是泰式还是港式?”夏君说。

“不,不做了,她们的手不规矩,不给造成犯错误的机会。”

夏君笑着说:“我们在一个屋子里做,做泰式的吧。”

老庆随夏君上了三楼,拣了一个双人间,宽敞、舒适。

一个女按摩师给老庆做,另一个男按摩师给夏君做。

当女按摩师将老庆拔倒在地,做了一个擒拿的姿势后,老庆急忙说:“我求饶了,骨头都散架了。”

夏君在一旁看见,笑道:“没事的,泰式按摩,刚猛,剧烈,做完更舒适。”

女按摩师又开始有节奏地抽送老庆的大腿,老庆不由好笑,说:“这姿势叫老汉推车。”

女按摩师额头已渗出汗珠,仍然有条不紊地做着。

老庆看到旁边那个男按摩师正给夏君踩背,夏君整个身体趴在床上,红色桑拿服凌乱不堪,她紧闭双目,四肢伸展,一动不动。

老庆对那男按摩师说:“老兄,你轻点,她也就七八十斤,肺活量小,别给踩死了。”

男按摩师一声不吭,仍然全神贯注地工作着。

回家的路上,夏君对老庆说:“我看这个洗浴中心还挺正规,泰式按摩还真到位,比美国做得好,我就像脱胎换骨一样。”

老庆说:“好,下回我还请你做,但是你得给我的大作《三只绣花鞋》写一篇书评,我找路子登《北京晚报》”。

------------

第六章

3个月后。临近春节,老庆的长篇小说《三只绣花鞋》创作完成。他向雨亭建议新书首发式在金蔷薇茶屋举办,届时将请文学界人士、著名文学谈论家、新闻媒体等参加,好好炒做一番。雨亭欣然同意,他说要把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记者也请来,再推荐老庆上“艺术人生”专题节目,在搜孤网站争取做一个长篇访谈。牧牧建议在西单图书大厦搞一场签名售书,他联系厂家制作一批小型绣花鞋,每个买书的人赠送一只绣花鞋,要《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提前预报消息。雨亭听说这部小说是由洪强和老庆操作,在天地出版社出版,便问老庆首印多少册,老庆告诉他5万册。雨亭是天地出版社的老编辑,又曾担任过天地出版社的总编辑,对图书市场比较熟悉,他觉得首印数过高,应该先一万册,投在问路,看看市场的反映。老庆自信地说:“没有问题,如果印的太少,盗版一拥而上,岂不是亏了?这部书已经开机。”

雨亭说:“封面是图书的眼睛,封面设计也是很重要。”

老庆把图书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