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4 章(1 / 1)

我在西周当国君 呆呆兽本呆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种用武器来兑换奴隶的事情来的!”

喝得酩酊大醉的虎王大声嚷嚷道:

“须知只要有了武器,奴隶想要多少就能随时随地地抓多少。而光有奴隶没有武器,你甚至连看管奴隶都费劲!毕竟奴隶也是会反抗的嘛~”

当然,嘴上这么说着,明面上虎国却依旧和宜国保持着相当友好的关系。不仅如此,虎国也确实如同宜国所想的那般,开始大肆出兵,剿灭荆楚地区的部落。

只是短短一年的时间,虎国就已经侵吞了湖北省大半的土地,兵锋直指随枣走廊,抵在了曾国的喉咙底下。

至此,负责看守姬周南大门的曾国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了。急忙将这个消息传回了镐京,请求镐京的姬诵拿主意。

……

“诸君对此有何看法?”

大殿之上,已经亲政2年的姬诵扬了扬手中曾侯送来的书信,对着下方的百官问道。

“启禀大王,臣以为应当出兵荆楚,征伐虎方。”

身为姬诵头号狗腿子的沃操闻言,立马站出来说道:

“荆楚毕竟是我姬周重要的铜锡矿来源地,若是这虎方只是单纯扩张,不断我姬周铜锡矿来源的话,我姬周或许还能容忍他们的存在。然而如今他竟然敢断我铜锡矿来源,那我们就容他不得了。因此臣提议,出兵荆楚,征伐虎方,还荆楚大地一个安定!”

“嗯,有理。”

姬诵闻言,先是赞同地点了点头,而后对着一旁的召公奭问道:

“召公,你怎么说?”

“臣无异议。”

召公闻言,摇了摇头道。

自从当初那一场朝堂争论之后,三公在姬周的权威就已经跌入谷底了。如今周公薨逝,太公回国,只剩下召公一人留守朝堂,势单力薄,基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如今姬诵之所以问他,纯粹只是做做样子,证明他不是一个专断、不听从老臣谏言的君王罢了。在这种情况下,召公奭自然不可能说出什么反对的话来。

更何况,召公也觉得这虎方确实需要征伐,毕竟他们断了姬周重要战略资源的获取通道。

367.大军南征

“好!”

姬诵闻言,大手一挥道:

“既如此,那便这么说定了。诸将听令,回去之后召集本部人马,准备征伐虎方!此战予一人决定御驾亲征,具体方案为西六师抽调三个师,随予一人前往成周,而后再从东八师中抽调三个师,组成一支六个师的队伍,走随枣走廊,南下进入荆楚,攻伐虎方!”

“什么!?御驾亲征!?”

另一边,在听到这话之后,召公立马出声阻止道:

“大王万万不可啊,您乃万金之躯,怎能行此危险之事呢?”

“有何不可?这又不是予一人第一次御驾亲征了。”

姬诵闻言,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道:

“当初灭奄之时,予一人不也是御驾亲征的吗?”

“这……”

召公心说这能一样吗,当初灭奄之战都是周公和太公打的,你这个天子在后方也就是当个吉祥物,鼓舞鼓舞士气罢了,你还真以为自己是什么具有军事才能的千军统帅啊?

就你那么点战术素养,只怕大军走到一半,就要因为你的瞎指挥而死伤过半了。

召公有心想要阻止姬诵的胡闹行为,但是想了半天,他却始终想不出应当如何阻止,当即只能放弃这个想法,转而说道:

“术业有专攻,大王乃是天子,行军打仗之事交给各个前线将军就可以了,大王您只需坐镇中军,确保队伍不乱即可。”

在召公看来,既然阻止不了姬诵御驾亲征,那么减少他对军队的干预也是一样的。反正这次打的是偏居荆楚的蛮夷小国,就算是按照常规步骤缓缓推进,自己这边也应当是可以顺利将其推平的。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姬诵别瞎指挥,自己这边应当就能全胜。

“这是自然。”

姬诵要的是在天下诸侯面前树立自己能征善战的形象,而不是真的对行军打仗有多大的兴趣,因此他对召公的建议并没有感到太多的反感,反而还觉得召公说得对。

“对了,王上。”

这时候,一旁的沃操继续开口道:

“此战……咱们是否要征召诸侯一起参战?”

姬周采取的是分封制,而分封制的特点就是天子出征的时候诸侯要出人出力,因此沃操才会有此一问。

“万万不可!”

一旁的召公闻言,急忙开口道:

“如今我姬周分封诸侯才过去几年的时间,各大诸侯国在自己的领土上都还没站稳脚跟,如何有能力出兵协助天子呢?左右咱们这次攻伐的只是荆楚蛮夷小国,我军出动六师足以将其摆平,没必要再动用诸侯的军队。否则诸侯们若是在出兵的途中被周遭蛮夷给偷家了,那才真的是因小失大呢。”

西周踩在殷商的尸体上建立,按理说西周应当要比殷商强大才是,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历史上西周在消灭了殷商之后,其实并没有能够顺利地接收殷商的全部领土。他们真正接收到的只是黄河和济水沿线的那一小块狭长的土地,剩下的许多殷商核心区域都被蛮夷给侵占掉了。

殷商定都朝歌,核心区域在河北平原,然而到了周朝,整个河北大部分的领土都落入了蛮夷的手中。到了春秋初年的时候,姬周在北方就仅剩燕国这么一个诸侯了,而且燕国和中原的联系还直接被蛮夷给斩断掉,成为了一个孤悬在外的“孤岛”。若非后来齐桓公尊王攘夷,北击蛮夷,燕国指不定就如同其他北方诸侯一样,被蛮夷给吞并掉了呢。

发展了两百多年的姬周诸侯尚且如此,还没开始发展的西周初年的诸侯国处境也就可想而知了。也正是因为这样,召公才会极力反对姬诵征召诸侯国参战,他是真的害怕自家诸侯被周遭的蛮夷偷家啊!

“召公所言有理,诸侯们全都身处蛮夷的包围之中,确实不适合出兵协助南征。”

姬诵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直接回绝了沃操的建议道:

“届时只需让南边的陈国曾国出兵协助一二,也就差不多了。”

“喏!”

沃操闻言,虽然对自己的乱周计划失败感到有些不甘心,但是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再继续坚持了,否则可能会引发姬诵的怀疑,当即应了一声,而后乖乖地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之上,不再发言。

“岳丈大人!”

这时候,姬诵再次转头看向了一旁的申侯,开口道:

“予一人此次南征,京都的安危就拜托给你了,还望岳丈大人能够坚守边疆,不使戎狄跨越边疆半步。”

“大王请放心,老臣定然不辱使命!”

申侯闻言,拱手应道。

“既如此,诸位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