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让一本书直接夭折?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因为作者菌受到的精神伤害过大,无法继续保持更新热情,以至于直接断更了呀!
所以说,哪怕是为了本书不烂尾,你们也应该尽快乖乖地将首订交出来呀啊喂!(傲娇脸)
开个玩笑。本书是作者菌想了好久才动笔的一本,其目的就是补足商周时期历史文的空缺,因此本书是绝对不可能会烂尾亦或者太监的,各位读者大大可以放心追更。
当然,如果各位大佬能够赏一个首订给作者菌的话,作者菌还是会非常开心的。
最后是加更环节。这个就不多说了,本书目前是7500收藏,现在以500首订为基准,超过500首订之后每超10个首订加更一章,决不食言!(我就不信你们能订到500首订,哼!)
最后的最后,再说一下常规的加更方法。本书的加更条件与其他一致,都是万赏加一更,打赏可以累加,满一万就加更(话说目前本书还欠着书友‘生下来就看书’的一章更新来着,当初被和谐了,只能以后找机会补了。)
好了,上架互动环节结束,接下来说说关于本书创作过程中的一些琐事,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直接跳过。
由于商周时期距离现代过于久远,且遗留下来的史料非常稀少,因此绝大多数人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都是非常有限的。
大多数人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都是通过两本书完成的,一本是《史记》,一本是《封神演义》。也正是因为这样,本书在创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有意思的读者提问。
在这里,作者菌对目前为止遇到的问题做出一个简单的回答。
首先是天子和人王之争。这个就不多说了,人王什么的纯粹是《封神》极其一系列衍生作品搞出来的称谓,在朝不保夕的上古社会,是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一个不信神明,并且还扬言自己与天神平起平坐的文明或国家的。
而后来武庚造反之后制作的铭文,也恰好证实了这一点,在铭文中他自称的是天子,而非所谓的人王。
其次是武庚身份之争,或许是受到《武庚纪》的影响,很多人觉得武庚就是纣王的儿子,并且还找出了相关的证据,说史记中就是这么记载的。
没错,史记中确实将武庚记载成了“纣王之子”,但问题是中国古代的“子”并非专指儿子,而是对子侄辈统称,因此史记里的“子”是不能直接拿来作为证据的。
后来,还是后来,武庚同学在造反的时候同样铸造了一个铭文,在上面追封他亲爹为商王,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武庚绝对不是纣王的儿子,否则纣王本身就是商王,用得着他追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武庚在造反失败之后选择的逃跑路线是去往东北,而追杀他的人则是周初三公之一的召公奭。召公奭在现在的北京附近追上了武庚,将其斩首并且带回。
是不是觉得北京这个地方很眼熟?没错,此战之后召公奭因为此功,其儿子被周公封在了北京附近,建立了燕国。
也就是说,后世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其实是踩在武庚的尸体上建立起来的。
对了,燕国虽然是姬姓,但是却和周天子没有太大的关系,人家只是恰好姓姬罢了,别搞混了。
第三个问题是吴国起源说,史记记载的版本是太伯奔吴,后来武王伐纣之后迁了吴国的一支回到山西,建立了分家虞国。
这个记载其实是错误的,正确的版本应该是先建立的虞国,后迁的吴国。这一点如今的史学界已经达成共识了,唯一还在争论的是这个虞国到底是在山西还是在陕西,仅此而已。
好了,问题比较集中的大致就是以上这三点了,其他剩下的问题都很零碎,提问的人也不是很多,这里就不一一答复了,以后有机会再慢慢说吧。
对了,最后的最后,作者菌还是要说一句,求个首订啊喂!!!
(
125.升米恩斗米仇
“王上果然是料事如神,那些百越老人都已经同意帮咱们修建水坝了。”
宜国王宫门前,子更一脸恭敬地对着商离说道。
自从经历了上次的朝堂事件之后,子更似乎一下子想开了许多。以往他考虑问题都是站在贵族集团的立场上去考虑的,如今虽然依旧会为贵族们考虑问题,但是却已经学会了站在商离的立场上说话,做起事情来也有了一丝宰相的风度,不偏不倚,努力地协调着商离和百官们之间的关系。
“世人皆有其弱点,只要咱们能够抓住对方的弱点,就能非常轻易地逼迫对方就范。”
商离一边注视着王宫门前正在学习的孩子们,一边对着子更说道。
如今被送到王宫门前学习的孩子已经越来越多了。不单单是那些6~12岁的孩子,一些父母眼见别家的孩子在学堂这里吃好喝好,身体长得越来越健壮,于是也都生出了将自家未满6岁的孩子送到这里来一起吃大锅饭的念头——反正食物是商离提供的,不吃白不吃。
也正是因为这样,如今宜国的学堂中出现了许多不到六岁,鼻子上还挂着鼻涕的小布丁。这些小布丁由于不是“正规军”,因此全都躲在学生队伍的最后面,生怕前面的巫会发现他们的存在。只有在吃饭的时候他们才会跳出来,在哥哥姐姐们的帮助下分到一碗粥。
“看样子,是时候向前来上学的孩子们征收伙食费了。”
商离看了一眼一旁正在熬煮鱼肉粥的大瓮,在心中暗暗想道:
“否则再这样下去,学堂就该乱套了。”
贪小便宜是人类的天性,尤其这贪的还是国家的便宜,这些孩子的父母贪起来就更加没有心理负担了——众所周知,这个时代的国家都是部落国家。在国民们的眼里,自己和国家本就是一体的,我贪我自己,那能算是贪吗?不能啊!
是以在见到有羊毛可以薅的时候,那些家长们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立马就做出了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将自家的孩子全都送到学堂中去,让国家帮自己养孩子。
讲真,以商离如今的财力,想要养活这些孩子倒也不是什么难事,毕竟这次宜国缴获的粮食实在是太多了。
但是话虽如此,商离却并不准备真的就在宜国推行国家抚养孩子的制度——无他,生产力跟不上尔。
现在宜国的粮食都是缴获来的,但是缴获粮食的机会并不是每年都有的。一旦现在就推行了国家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