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一座什么太大的城池,而且城池里面的民众都是心向着我们大明的,只要平西伯大军攻城必然就是一呼百应,通州必然会被攻克。到那个时候,平西伯再继续西进,最多两天就能抵达京师了。”
朱慈烺摇了摇头,平静的说道:“襄城伯,你说的这些本宫当然是都知道的。但是本宫想要提醒襄城伯一点,若是按照山海关和京师之间的路程来看的话,吴三桂早就应该抵达京师郊外了,甚至可以和李自成一起抵达。
但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结果是,李自成已经围攻了京师这么多天,吴三桂才姗姗来迟抵达了通州。
坦白的说,这让本宫很怀疑,他若是进攻通州的话,能否顺利,又或者说,他愿不愿意顺利!”
听完朱慈烺的话之后,在场的所有人脸色都变了。
大家都不傻,朱慈烺的这番话意思非常的明显,那就是认为吴三桂不忠!
对于任何一个臣子来说,“不忠”这个罪名,都绝对是最严厉的指控。
李国桢同样也是脸色大变,忍不住开口道:“殿下此言差矣!或许平西伯在进军的时候被建奴给拖延了,又或许是被李自成的其他兵马给阻击了也未可知。
如今情况未定,殿下就如此指控平西伯,还是有些、有些”
李国桢说到后面,突然想起朱慈烺可是救了他一命的,于是原本相当硬气的反怼突然就变得结结巴巴了起来。
都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那人朱慈烺都救了一命,这就让李国桢完全刚不起来了。
就很尴尬。
看着一脸尴尬的李国桢,朱慈烺笑了笑,道:“襄城伯啊,虽然你我之间的意见确实有些不合,但是这件事情上本宫并不是在针对你。
事实摆在眼前,如果不是因为我们京师这边接连击退了李自成的多次进攻,吴三桂这个时候会不会出现在通州都不好说呢。”
在这个乱世,朱慈烺的标准其实是非常简单的。
史书上记载的能为大明殉葬的,就算能力不足,也可以用。
史书上记载的那些摇摆不定的,投降的,甚至仅仅是有一些争议的也好,一律不用!
大明几千万上亿的人口,还缺你这几个人不成?
正是因为如此,朱慈烺从一开始就以最大的恶意来推测吴三桂。
不是什么负面印象,而是宁杀错不放过!
吴三桂这个人,对于朱慈烺来说,已经是彻底废了,就这么简单。
本宫有系统,本宫怕谁?
李国桢听完朱慈烺的反驳之后,脸色阵青阵白,突然一咬牙,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么还请陛下准许臣悄悄出城去面见平西伯,让他用最快的速度出现在北京城外。如此,应该能够为陛下和殿下证明平西伯的清白了!
如果臣明天下午还没有归来的话,那臣要么就是死了,要么就是平西伯确实如太子所说那般无心救援。到那个时候,臣也就无话可说了。”
李国桢和吴三桂可是世交,所以他也是为了吴三桂有些豁出去了。
崇祯沉吟半晌,他其实也想知道究竟吴三桂是不是忠心,于是就非常痛快的点头道:“那就这么办吧!”
崇祯话音落下,朱慈烺看向李国桢的目光就变得古怪。
过了片刻,朱慈烺真心实意的叮嘱李国桢:“路上小心,别丢了性命!”
就是不知道,李国桢究竟能不能把这句话听进去了。
最好是能,不然朱慈烺觉得他真的会死的。
44吴三桂摇摆不定李国桢大失所望
李国桢是一个说干就干的人,他马上就把京师的防务交给了副手,然后带着一批亲卫出发了。
平心而论,这其实是一个很危险的举动。
要知道在光天化日之下,想要冲出李自成的重重包围圈,怎么看都是一件不但需要实力,同时还非常需要人品的事情。
于是,朱慈烺决定给李国桢一点小小的帮助。
先用火炮给李国桢轰开一条道路,然后再用狙击枪定点清除掉能够阻拦李国桢的闯军指挥官。
再然后,李国桢就出了朱慈烺的射程,只能祝他好运了。
事实证明,李国桢的运气还是不错的。
或许是因为在昨天的攻城之中被大明官军凶猛的反扑了一波,被搞得比较伤的缘故,在确定了李国桢等人只是想要逃离在闯军那边看来是这样想的之后,闯军的骑兵就慢慢的放弃了对李国桢和他身边那几十名骑士的追击。
李国桢并不是没有付出代价,陪同他一起出城的五百名大明骑兵,最后能跟随他一起离开的应该不到十分之一。
朱慈烺注视着李国桢的身影远去,轻轻摇头。
“何必呢?”
对于朱慈烺而言,仅仅是为了和吴三桂见上一面就付出这么多勇士的性命,实在是一件非常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只不过无论是李国桢还是崇祯,乃至其他的明朝大臣,似乎都觉得这个主意相当不错。
朱慈烺摸了摸鼻子:“方拱乾说的没错,看来这太子和皇帝,确实是有一些区别的。”
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事情呢?
朱慈烺思考了一会,觉得这并不是目前很急切的事情,于是就先放在一边。
总不能弑父吧
五十里地,对于吴三桂这样的步兵大军来说需要两天的时间,但对骑着马的李国桢来说,只需要半天就能赶到了。
当得知李国桢到来之后,吴三桂显然也是有些意外的。
但很快,吴三桂就在帅帐之中接见了李国桢。
李国桢表情严肃,对着吴三桂道:“平西伯,这一次我带了圣旨前来,请接旨。”
吴三桂犹豫了一下,对着李国桢手中的圣旨跪了下来。
李国桢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平西伯吴三桂忠勇可嘉,劳苦功高,着为蓟辽总督,统辖蓟辽所有兵马。若得此诏,当率兵进京师解围,朕甚盼之!”
崇祯的这份旨意虽然很简短,但还是很有诚意的。
吴三桂之前只不过是总兵,现在已经被提升为总督了。
一字之差,千差万别。
简单的说,总兵的话,辽东地区还是有官员可以限制吴三桂的。
但成为总督之后,吴三桂在辽东这块就是真正的说一不二,除了圣旨之外他最大了。
吴三桂在听完这份旨意之后,也是有些激动的,很高兴的说道:“臣多谢陛下恩旨。”
李国桢将圣旨交到了吴三桂的手中,很高兴的说道:“平西伯,陛下的意思你也知道了,你就赶紧率领你的关宁军出发,去援救京师吧。”
吴三桂在听完了李国桢的话之后,却并没有给出李国桢所期盼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