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天际的雷声。
“轰隆隆!”
天地间乌云密布,大风卷起尘土飞扬,一时间竟有世界末日之感。
朱慈烺看着王承恩,目光很奇怪。
过了好几秒,朱慈烺才道:“王公公,本宫问你,你觉得李自成他会自动退军吗?”
王承恩道:“这想来是不会的。”
朱慈烺呵呵一笑,道:“本宫再问你,你觉得现在的京营,还能守得住北京城吗?”
王承恩迟疑半晌,道:“这个,京营虽然有些损失,但战力仍存,想必是守得住的。”
朱慈烺淡淡的说道:“放屁。”
气氛一时间陷入沉默。
又是一道闪电横空而过,阴沉的天地间蓦然亮起,朱慈烺的脸庞在王承恩的瞳孔中变得清晰起来。
这位京营提督太监看着朱慈烺那似笑非笑的表情,突然身体一颤。
他曾经在哪里看过这个表情?
对了,是万历皇帝!
王承恩入宫时,正是万历皇帝在位之时,那位皇帝陛下正是如此的喜怒不形于色,明明面无表情,但是却给人巨大无比的心理压力。
朱慈烺上前一步,王承恩下意识的后退两步,不经意间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朱慈烺淡淡的说道:“京营现在是什么情况,你难道还不知道吗?军心涣散,士气低迷,临阵怯战,人人自危。你告诉本宫,这样的部队凭什么守得住北京城?”
王承恩面无人色,道:“太、太子,老奴”
这一刻,王承恩是震惊的。
作为京营提督太监,王承恩清楚的知道,京营的战斗力,确实不行。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真正的精锐都被调去了辽东和中原,对抗满清和李自成,如今辽东主力吴三桂所部未至,中原方面的精锐早已经被李自成斩杀殆尽,留在京营之中的基本上都是一群花架子,又能济得了什么事?
王承恩固然知道实情,但是也不敢说出来,因为担心崇祯听到之后直接受不住。
他完全没想到,这位久居深宫之中的太子,居然一口就道破了如今北京城之中的主力部队,大明京营虚弱的真相。
王承恩看着朱慈烺,想起刚刚在大殿之中的那一幕,心中惊涛骇浪不断。
难道之前这位太子是在藏拙,直到今日方才一鸣惊人?
朱慈烺突然笑了,拍了拍王承恩的肩膀:“王公公啊,你现在明白了?京营是靠不住的,我们现在能靠的,只有我们自己!所以,本宫必须去彰化门,因为如果本宫不去的话,彰化门今天不陷落,明日也会陷落!”
朱慈烺说的是实情,因为按照历史的轨迹,驻守彰化门的提督太监曹化淳等人,很快就会在明日凌晨开门迎接李闯入城了!
又是一道闪电划过,城外似乎隐隐约约有鼓噪声传来。
朱慈烺心中一沉,要知道紫禁城距离城墙可是有极远的距离,这么远的距离都能听到那边的声音,莫非出事了?
一念及此,朱慈烺顿时失去耐心,沉声道:“好了,本宫先去彰化门了,否则迟则有变!”
也就是看在王承恩跟着崇祯在煤山自杀的份上,朱慈烺才会给他说这么多话,换做别人,早一脚踢飞了。
朱慈烺转身刚打算上车,突然王承恩又开口了:“太子,请留步!您现在这样去的话,是上不了城墙的!”
朱慈烺脚步微微一顿,突然想起一件事情。
崇祯这个人,说起来是比较搞的。
在之前,崇祯相对比较信任大臣官员组成的内阁外朝,所以崇祯朝的武将在作战的时候一般很少受到监军太监的掣肘。
但等到领兵的大臣们连连失败,最终导致李自成兵临城下之后,崇祯彻底的对大臣失去了信心,将所有的兵权都交给了太监。
像曹化淳、王化民、王承恩这些太监,原本都是在内朝司礼监等地方辅助处理政事,能懂什么打仗?但偏偏北京城被包围之际,就是这些家伙掌管了兵权。
这还不算,崇祯更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禁止所有的官员上城墙去打探军情,什么兵部尚书张缙彦,襄城伯李国桢,一律只能在城下呆着。
太监领兵,大臣围观,这下子搞的是太监也不知道怎么打仗,大臣一个个也是人心浮动,将士们更是无所适从。
北京城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天内被攻破,崇祯这家伙的骚操作是要立下大功的。
朱慈烺虽非官,但是也并非太监,所以可想而知,若是他去了彰化门,多半也是不会被允许上城墙的。
朱慈烺回头看了一眼王承恩,笑道:“无妨,本宫自有主意。”
朱慈烺笑容中,自信满溢。
不就是一个背主投降的太监曹化淳吗,本宫作为大明太子,还治不了他?
大不了,就赏他一颗子弹!
眼看朱慈烺已经登上马车,王承恩一咬牙,高声道:“太子且慢,请带老奴一同前往彰化门,或许能为太子通融一二!”
朱慈烺没有再说话,只是朝着王承恩招了招手,随后马车立刻飞驰而去。
王承恩深吸一口气,对着身后的几名随从吼道:“马来!”
风雷激荡中,王承恩身体随胯下马匹起伏,回味着刚才的对话,心情激荡。
太子好一个太子!
这位大明司礼监首席秉笔,京营提督太监突然觉得,或许大明还有救!
6李自成春风得意曹化淳策划投敌
北京城,彰化门。
乌云漫天,突然一道闪电腾空,撕裂天幕,数秒后,震耳雷鸣姗姗来迟,震动天地。
城墙之下,一支无边大军聚集,这兵马之中许多人衣衫褴褛,手中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但他们士气高昂,目光如狼,注视着面前的彰化门,心中充满渴望。
有民谣: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
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无数呐喊声响起,即便是这阵阵电闪雷鸣,亦不能阻挡。
“打进京城,捉拿崇祯!”
“大明不给我等活路,我等便灭了大明!”
“跟着闯王走,灭了大明,大家一起升官发财,享受那京城女子的滋味!”
在这些兵马的最中央正前方,一面大旗迎风招展,上面赫然两个大字“大顺”。
在这大顺旗下,一名中年男子头戴王冠,桀骜而立,目光之中精光四射,看向面前京城的城墙,似乎在审视着自己将来的王廷。
这,便是自崇祯二年起至今,和大明官军纠缠了整整十五年的闯王,不对,应该说是大顺皇帝李自成!
在李自成的身边,还有两名大腹便便,同样头戴王冠的中年男子,但这两名男子却唯唯诺诺缩头缩脑,看上去就好似李自成的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