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断后任务的时候,巴达礼就已经对面前这种情况有所预料。
总是要和明军再打上一仗的。
只不过巴达礼发现,即便明军真的已经开始加入战场了,他依然还是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巴达礼深吸一口气,细小的双目之中光芒闪烁,片刻后恶狠狠的下达命令。
“好了,让儿郎们撤退吧!”
听到巴达礼的这个命令之后,众多科尔沁部落的将领们顿时大吃一惊,纷纷开口。
“大汗,现在我们的主力才刚刚投入进战场之中,怎么能撤退呢?”
“这个时候撤退,我们的损失就太过严重了!”
“赌一把吧,明军也未必就真的有那么强大。”
巴达礼心烦意乱,一声大吼。
“都给俺闭嘴!”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闭上了嘴巴。
巴达礼冷冷的说道:“就连多尔衮那个家伙都不愿意在没有足够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和明军对抗,察哈尔人更是被明军轻而易举的击溃,你们是哪里来的自信觉得自己能赢的?”
“我知道,你们都担心这一次失败过后草场被察哈尔人占领,但是那也总比死在这里强!”
“谁要去送死就去,俺不反对,反正死了以后你们的老婆孩子怎么样,俺说了也不算!”
众人顿时沉默。
人死了也就算了,老婆还要被别的男人睡,孩子还要被别的男人揍,这种事情想想就让人头大啊。
有人轻声道:“那清国那边怎么交待?英亲王的兵马还在我们后面压阵呢。”
巴达礼闻言,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这个阿济格,名义上是来助阵的,但实际上呢却带着他的军队动也不动,你告诉俺这还怎么打?”
“去,告诉他,就说俺们顶不住了,让他马上进军前来支援。俺们再等他一刻钟,时间到了没有援军,就立刻撤退!”
话音刚落,巴达礼就先带着身边的亲卫,开始缓缓后撤。
他根本就不指望阿济格会前来救援。
巴达礼的想法一点错都没有,因为阿济格其实并不在五里地之外的那支清军阵中。
此刻的阿济格,已经远在二十里之外了。
科尔沁部的骑兵还是非常敬业的,即便是到了这个距离,他们还是追上了阿济格。
“求援,巴达礼找俺求援?”阿济格听到这句话之后,当时就笑出了声。
“要不俺在这里等半个时辰,看看能不能等到阿济格来?哦,说不定不用半个时辰俺就能看到他了,你说呢?”
面对着阿济格的质问,科尔沁的求援使者无言以对,下意识的抬头望向了科尔沁部主力骑兵的方向。
烟尘滚滚间,一支人数在千人左右的科尔沁骑兵疾驰而至,为首的正是巴达礼。
巴达礼和阿济格两人默然对视半晌,都露出了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
巴达礼试探性的询问:“英亲王这是……回家?”
阿济格顿了一下,干笑道:“是啊是啊,回家呢。要不……咱们一起?”
两人心照不宣的同时笑了起来。
巴达礼一挥手,昂然道:“来人啊,给英亲王他们匀一百匹马,大家一起撤退!”
阿济格没有询问巴达礼为什么会独自带着亲卫骑兵撤退,正如巴达礼也没有询问阿济格身边本该有的一万清军哪里去了。
成熟男人的默契有些时候就在不言中。
战场之中,科尔沁部的骑兵已经彻底溃退,四散而逃。
从天空中看去,就好像是一群狼狈奔跑的蚂蚁。
“投降不杀!”
明军骑兵的喊声响彻战场各处。
仅仅一句话,汉军的骑兵们当然也是能学的。
在草原上有一个反直觉的常识,那就是被追击的一方往往难以逃脱,会在漫长的追击过程中被一一杀死。
所以,科尔沁部的骑兵开始大批的投降。
朱慈烺看着这一幕,心情大好。
“科尔沁……哈,从今往后,草原上就再也没有这个部落了!”
漠南草原上的两大霸主部落,察哈尔如今已经归降大明,科尔沁今日再被击溃,整个漠南就将正式成为大明的势力范围。
这是自从明成祖朱棣死去之后,大明就再也没有做到的事情!
一匹快马载着明军传令兵而来,向朱慈烺又通传了一个新的情报。
“在南方大约十五里处发现了数千清军步兵,阵型颇为散乱,李定国和阿布鼐两位将军正在对其进行合围包抄!”
朱慈烺咦了一声,笑容越发浓郁。
“这还买一送一的吗,没想到多尔衮也是个好人啊。”
“好了,告诉李定国和阿布鼐,凡确认是女真人的……嗯,不留活口!”
说这句话的时候,朱慈烺的目光中闪烁着极为明显的杀机!
368断后清军大溃败慈烺下令全杀了
满清的人口很少。
少到什么地步呢?
在历史上满清入关的时候,所有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八旗的人口加起来也没有超过一百万人。
而同时期的大明人口至少在大几千万,甚至有人认为已经上亿。
从这一点来说,历史上满清对明朝的征服近似奇迹!
朱慈烺当然不可能允许这种奇迹再次发生,所以他非常果断的选择了举起屠刀。
既然女真人很少,那么只要把他们全杀掉不就行了?
也不需要全部杀掉,但所有能够成为女真士兵的男子都应该全部去死。
然后,大明就可以占领女真人的土地,把拥有知识和智慧的女真人老头赶到深山老林去饿死,接下来把女真人的女人分散发配给有功将士们当妻妾,把存活的女真人孩子们教化一番,整个事情就结束了。
听起来似乎很残忍,但事实上自从周武王分封诸侯以来,华夏人对异族的“教化”一直都是这个路数。
只有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圣母才会天真的以为和异族好好说话交流就能教化,但华夏族五千年来的扩张和教化,从来都是伴随着铁血和火焰。
强大的民族必然都是善战的民族,这一点古今中外无一例外。
在朱慈烺的身边,一名明军武将有些迟疑,随后轻声提醒:“殿下,若是这个命令传回去的话,是否会引起京城之中某些人的不满?”
朱慈烺笑着看向这名明军武将,道:“什么人?”
武将略微迟疑了一下,随后咬牙道:“还能有什么人,当然就是那些喜欢成天把礼仪道德挂在嘴边的谦谦君子了。”
朱慈烺忍不住笑了起来。
片刻之后,朱慈烺拍着武将的肩膀,正色道:“政坛之中,岂有君子可言?要有,也只不过是伪君子罢了。”
既然是伪君子,那又何必在意他们的感受呢?
得到了朱慈烺的命令之后,明军开始对这支清军进行剿杀。
这支清军原本是应该在阿济格的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