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0 章(1 / 1)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 熙檬父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衮冷笑一声,道:“结束?你好好想想,明军这一次出兵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消灭和征服整个鞑靼蒙古!如今你们科尔沁部还好好的在这里,明军怎么可能会结束战争?”

巴达礼愣住,随后很快回过神来:“所以……这些明军还想要继续打下去?那他们为什么撤退呢?”

多尔衮冷冷的开口说道:“不是还想要继续打下去,而是一定会继续打下去!只不过那个狡猾的明国太子知道他的部队不是我们的对手,所以选择了暂时撤退罢了!”

巴达礼张口结舌,但很快就重新振作精神,对着多尔衮笑道:“睿亲王你就放心吧,就算是明军想要继续打下去也无妨,这里可是大草原啊,是我们蒙古人的地盘。明军只不过是一群外来者,怎么可能在我们蒙古人的地盘讨得什么便宜呢?”

多尔衮这时候已经有种想要翻白眼的冲动了。

是的,明军确实是外来者,但不要忘记了,明军可是收服了阿布鼐的察哈尔部!

科尔沁部是漠南草原的土著,难道察哈尔部就不是了?

有了察哈尔部的帮忙,明军在漠南草原之中同样也是来去自如,不比科尔沁部差。

多尔衮勉强压制着心中的火气,对着巴达礼道:“俺大清的部队都是步兵为主,你说要怎么追上明军的四条腿?还是说,你觉得仅仅凭借着科尔沁部的骑兵就足以单独消灭明军了?”

巴达礼这下子也被问得说不出话来了。

如果科尔沁部单独就能战胜明军的话,巴达礼还等多尔衮来干嘛?

两人大眼瞪着小眼,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巴达礼喉结滚动了一下,道:“那现在咱们应该怎么办?”

多尔衮陷入踌躇。

现在无非就是两个选择,一个是追,一个是不追。

追吧,清军主力都是步兵,想要追踪由纯骑兵组成的明军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追吧,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朱慈烺逃之夭夭?

多尔衮深吸了几口气,终于下定决心:“先让将士们停下,扎营休息几天再说!”

多尔衮这个时候其实也想清楚了,追是肯定追不上的,所以还是别白费那个劲了。

巴达礼闻言,明显有些失望:“难道就让朱慈烺这么嚣张下去了?”

对于巴达礼来说,只要能赶走朱慈烺,漠南草原就是他说了算,他当然希望能用最快的速度把朱慈烺打跑。

多尔衮哼了一声,道:“朱慈烺虽然能逃跑,但他缺乏补给,在草原上不可能呆得太久。到那个时候,他要么选择南归中原,要么就只能主动去寻找一些部落抢夺物资。”

“你马上让漠南所有的部落都集中过来,确保朱慈烺抢夺不到任何的物资。等到他山穷水尽的时候,别看这草原如此辽阔,也同样没有一寸他的藏身之处!”

巴达礼闻言顿时欢喜起来,高兴的说道:“还是睿亲王智勇双全啊,俺这就去办,一定要把这个朱慈烺困死、饿死在这片草原之中!”

巴达礼急急忙忙去让人传令,多尔衮则立于战车之上,注视着远方明军离开的方向,良久之后一声冷笑。

“斗智?俺吃过的盐巴比你吃过的米都多,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家伙,拿什么和俺斗!”

这一刻,多尔衮自信满满,感觉胜利似乎已经在前方招手了。

357朱慈烺鼓舞军心李定国心生感慨

夜晚的明军大营之中,一片灯火通明。

数万明军正在休息,马匹的嘶鸣声随处可闻,还有斥候在黑暗之中静静的瞭望守候。

即便是如此规模浩大的军队,在大草原之中也仅仅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草原和中原不一样,中原的耕地可以容纳人们世世代代的居住,而草原之中的人们注定只不过是过客,来来回回,年复一年的迁移和漂泊。

朱慈烺坐在一座火堆旁边,他的身边是一群表情拘谨的明军火枪兵。

朱慈烺啃了一口手中的小羊腿,感受着嫩羊肉的鲜美,笑着说道:“以前在宫里的时候巴不得天天吃肉,没想到来了草原上之后,居然还有点想念吃青菜的日子了。”

这句话顿时就引起了在场其他人的好奇,一名性格较为活泼的火枪兵忍不住开口道:“殿下,您在宫里难道不是天天山珍海味吗?”

朱慈烺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如果是别家的皇帝和太子,那自然是天天山珍海味不停。但是父皇你们也知道,简朴得很,每天和母后就是一荤一素一汤就完了。”

“父皇都以身作则,本宫这个当儿子的肯定也要追随父皇的意志,不是吗?”

众多火枪兵们闻言,也是感慨不已。

一名火枪兵憨憨的说道:“俺还以为陛下和太子每天在宫里都吃着金馒头呢。”

众人闻言,不由大笑起来。

朱慈烺也忍不住笑了,道:“金子可是有毒的,要是天天吃金馒头,那没几天就一命呜呼啦!”

在不远处,李定国和方拱乾两人并肩而立,注视着这一幕,脸上表情各异。

李定国忍不住轻声感慨:“我这辈子都没见过殿下这般身份尊贵,却如此平易近人的大人物。”

在李定国的记忆之中,别说是那些当官的什么县令郡守之类,就连那种县衙门的一些小吏甚至衙役,看起人的目光都那是一个趾高气昂的,恨不得用下巴对着人说话。

就那样的人物,连和普通老百姓坐一起吃饭都不愿意,更别提如此和颜悦色的排排坐聊家常了。

方拱乾轻轻点头,非常肯定的说道:“殿下和那些废物自然是不一样的,殿下可是要中兴大明的不世圣君啊!”

李定国闻言先是有些哑然,虽然很快也用力点头:“确实如此。”

火堆旁边的谈话还在继续。

经过刚刚的一番你来我往,士兵们心中那种隔阂消失大半,说话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不少。

一名火枪兵道:“殿下,您说咱们这一路撤退,究竟是要撤退到哪里去呢?”

朱慈烺闻言笑道:“怎么,老是撤退你们不高兴了?”

众士兵面面相觑,还是由刚刚那名火枪兵道:“殿下言重了,俺们倒不是不高兴,就是总觉得被鞑子追着跑,这心里不痛快啊。”

另外一名火枪兵道:“是啊,俺家里是济南府的,前几年鞑子来济南,俺家死了好多亲人。俺娘出兵的时候和俺说了,就是要让俺一定好好打,多杀几只鞑子,给亲人们报仇。”

这句话顿时点燃了其他人的情绪,大家争先恐后的开口。

“就是,俺恨不得用鞑子的骨头做烧火棍!”

“鞑子太可恶了,俺将来要是到了沈阳,一定杀了见到的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