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明国要完蛋了,结果呢?居然又重振旗鼓了。”
多尔衮脸色明显有些不太好看,冷笑一声,道:“还不是因为那个该死的朱慈烺……若是没有他的话,明国早就已经灭亡好几年了!”
多铎左右看了一下,确定没人,这才神秘兮兮的对着多尔衮道:“王兄啊,俺听说这朝代更替都有一个天命什么的。你说,是不是俺们大清的天命还没到?”
多尔衮呸了一声:“胡说八道,什么狗屁天命,只有强者才是天命所归!”
就在此时,一名心腹出现。
“主子,出大事了!”
多尔衮看着这名心腹仓皇的脸色,心中不由一紧:“盛京出事了?”
心腹连连摆手:“不是盛京,是乌斯藏!”
“乌斯藏?”多尔衮回过神来:“难道说……”
心腹道:“刚刚得到的消息,准噶尔部被明军打得大败,明军胜利之后趁势占领了拉萨,固始汗也被明国太子朱慈烺亲手击毙!”
一阵突如其来的死寂。
多尔衮猛然一拍桌子,吼道:“简直是胡说八道,这怎么可能!!”
心腹咬牙道:“奴才也不愿意相信,但这确实是事实啊。”
多尔衮深吸一口气,冷冷说道:“让罗什过来!”
片刻后,一个被五花大绑的家伙出现在多尔衮面前,噗通跪下。
此人不是别的,正是不久前多尔衮派去跟和硕特联络,然后在青海一战中亲眼目睹明军大胜和硕特的满清使者罗什。
罗什一跪下就开始喊冤。
“睿亲王,臣已经尽力了,睿亲王饶了臣一命吧!”
罗什侥幸逃脱之后,一路辗转回到满清这边,听说多尔衮正在山海关就过来了,没想到一来就被多尔衮命人关押至今。
多尔衮看着罗什,冷冷的说道:“本王问你几个问题。”
罗什心中顿时涌起希望:“主子尽管问,臣一定知无不言!”
多尔衮道:“你觉得,朱慈烺那小子能打得过准噶尔三万骑兵吗?”
罗什闻言愣神片刻,有些不敢肯定的说道:“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多尔衮瞳孔一缩,道:“俺说的是准噶尔之中最强的巴图尔晖台吉所率领的三万骑兵!”
罗什咬牙道:“睿亲王,那朱慈烺真的太强了,他的火枪兵是臣平生前所未见,太强了!”
多铎听到心烦,不由吼道:“胡说八道什么,就明国那点臭鱼烂虾,也配说什么前所未见?”
多尔衮瞪了多铎一眼:“让你说话了?闭嘴!”
多铎哼了一声,很不爽的闭上嘴巴。
多尔衮转过头来看着罗什,淡淡说道:“那按照你的意思,朱慈烺岂不是能灭掉和硕特汗国了?”
罗什闻言也是有些迟疑,他毕竟一路逃亡加上被关押,对于在青海战争之后的战况并不了解。
过了片刻,罗什道:“青海获胜之后,朱慈烺缴获数十万牲畜,已然拥有了足以支持好几年的补给,消除了最大的弊病。若是大清这边不能够在正面对明国施加足够的压力迫使朱慈烺回师的话,那最多三年,和硕特汗国必然灭亡了。”
“三年?”多尔衮哈哈的笑了起来:“俺告诉你吧,和硕特汗国已经灭亡了!”
“啊?”罗什完全傻了。
多尔衮已经没有任何跟罗什继续啰嗦下去的心情,他让人将罗什带下去,然后对着多铎道:“传令下去,现在立刻停止进攻,明日撤军。”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
第319章 李国桢又惊又喜朱慈烺回归京师
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多铎在听到多尔衮下达撤军的命令时,多少还是愣了一下。
处于谨慎,多铎追问了一句:“王兄,真要撤军?”
多尔衮微微点头:“和硕特已经灭亡了,不撤军还在这里作甚?再打下去,也只不过是给大清造成更多的损失罢了。”
多铎明显心有不甘:“可以拖几天,让正红旗和济尔哈朗的兵马多死一点也好啊。”
多尔衮摇头,断然道:“不行,稍微削弱一下可以,若是做得太过分的话俺就要成为众矢之的了,撤军吧!”
多铎非常不甘心的离开了。
这一天,清军提前半个时辰结束了对山海关的进攻,但这短短的半个时辰并没有引起关内明军太多的注意。
翌日清晨,明军山海关主将李国桢刚刚起床,突然感觉有些异样。
沉吟几秒后,李国桢回过神来:“建奴的号角声呢?”
这些天,满清军营每天的起床号是李国桢的“闹钟”。
今天李国桢却没听到,搞得他一下子还不太习惯了。
不等李国桢反应过来,外面突然一阵喧闹。
李国桢赶忙走出去,发现城墙上传来一阵阵呼喊。
李国桢心中正疑惑,突见一名明军将军疾步走来,满脸都是惊喜。
李定国下意识问道:“怎么回事?”
将军喜滋滋的朝着李定国说道:“襄城伯,建奴大军已经拔营撤退了!”
“什么?”李定国又惊又喜:“当真?我去看看。”
几分钟后,站在城墙之上的李定国看着远处正在拔营撤退的清军,心中喜悦无以言表,忍不住一声长啸。
“太好了!”
这些天,清军的猛烈攻势确实是让李定国相当的难受。
别看大明的兵力很多,但由于陕西、山西、江南等多处地方需要分兵驻守,还要留下足够的力量拱卫京师,所以交到李国桢手里的兵马也就不过五万人而已。
这五万人拿去西边或许都能推平和硕特汗国了,但是在辽东这边用来对付满清,还真是压力山大了。
好在,一切都结束了!
李国桢在欣喜的同时,也不由有些疑惑:“真奇怪,这建奴好好的怎么会撤军呢?”
旁边几位大明将军同样也是一脸问号:“是啊是啊,昨天建奴的攻势还很猛烈呢。”“完全看不出退兵的原因啊,莫非是建奴内部出事了?”“也有可能,建奴那个小皇帝说不定突然暴毙了,哈哈!”
就在众人热火朝天讨论的时候,一名信使疾驰而至。
“襄城伯,京城来信!”
李国桢心中微微一动,产生一种感觉,或许刚刚的问题能有答案了。
片刻后,放下书信的李国桢长出一口气:“原来如此。”
看着面前一脸好奇的诸多部下们,李国桢笑道:“是太子殿下已经在乌斯藏那边灭掉了和硕特汗国,这一次建奴出兵除了要骚扰大明之外,更多的原因也是为了分散大明注意力,帮助和硕特汗国减少压力。”
“如今和硕特汗国已经被太子殿下灭亡了,那建奴自然也就没有任何必要继续和大明在山海关死磕下去,撤军就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了。”
听完李国桢的话之后,在场的大明众将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太子殿下!”
“没想到啊,那么大的和硕特汗国,居然短短几个月就被太子殿下灭掉了?”
“是啊,一开始的时候都觉得至少要两三年的时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