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0 章(1 / 1)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 熙檬父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着挥手,道:“危险?咱们现在大兵包围了九江城,李定国的手里撑死也就一两万的兵力,危险也是他最危险,和本宫有什么关系?好了,派人送信进城里去给李定国吧。”

半天后,九江城指挥府之中,李定国注视着面前的信,脸庞上明显带着疑惑。

“这个明太子,他想要做什么?”

在李定国的面前,诸多部将已经争吵成了一团。

“这肯定是朝廷的计策,殿下您可不能上当!”

“就是,朝廷人一直以来都是卑鄙无耻的,咱们只需要好好的守住九江,等待援军抵达就好了。”

“殿下,不能去啊。”

李定国哼了一声,抬手压了一下,示意在场的所有人闭嘴,然后说出了他的决定。

“派人去回信,就说明日我和那位太子殿下见上一面。”

这个决定让部下们一片哗然,然而李定国不再理睬他们,态度非常的坚决。

部下毕竟是部下,所以最后大家也没有继续再争执下去了。

李定国的答复回到了明军的大营之中,呈现在了朱慈烺的面前,让朱慈烺的脸庞上也是闪露出了几分笑意。

“本宫就知道,这个李定国应该是会答应的。”

对此,高得节明显有些不理解。

“为何他会答应呢?”

朱慈烺笑道:“因为李定国自认为是大西的太子,而本宫是大明的太子。如果本宫的邀约他拒绝了,这是不是很没面子?从这个角度出发,他答应也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

高得节:“……”

面子,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对于很多男人来说,却是比性命还要更加重要的东西。

翌日,在九江城外的一处河面上,李定国的船只渐渐的朝着河中央靠拢。

在那里,已经有一艘大船在等待着李定国了。

在见到朱慈烺的那一刻,李定国虽然早有准备,但脸上难免还是有些惊讶。

因为在他面前的,确实是一名十六岁的少年。

朱慈烺朝着李定国笑了一下,问道:“喝茶还是喝酒?”

228朱慈烺面见定国张献忠发出质疑

看着面前的朱慈烺,李定国一时间有些说不出话。

李定国知道朱慈烺的年纪,也猜测过朱慈烺的样貌。

但不管怎么说,都不应该是面前这样子的。

一名非常俊秀,说话的时候语气温和,甚至还带着几份儒雅的少年。

没有太多的华服锦绣,他就是那么平淡的坐在那里,就透露出了一种高贵、威严的气质。

这种气质是如此的恰到好处,以至于李定国都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这位太子殿下或许生来就是如此高贵的。

李定国稍微定了定神,道:“多谢殿下,还是喝茶吧。”

朱慈烺有些惊讶,笑着说道:“本宫还以为像你们这种喜欢战场争锋的将军,会更加倾向于喝酒呢。”

李定国在朱慈烺面前的座位坐了下来,道:“如果是在其他时间段,我会选择喝酒。但在太子面前,喝茶保持清醒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朱慈烺笑了起来:“看来这是对本宫的夸奖。好了,你们都下去吧。”

高得节有些不放心,但在得到了朱慈烺的明确命令之后,还是带着明军侍卫们暂时离开。

李定国同时示意随从们离开。

朱慈烺拿着茶壶,先后给两人的杯中倒茶,然后举起自己的茶杯喝了一口,对着李定国笑道:“你知道,我在看到九江这边的众多河流时,心里想的是什么吗?”

李定国道:“愿闻其详。”

朱慈烺道:“我想的是,如果在这里钓鱼的话,估计会收获不少啊。”

李定国:“……”

很显然,他并没有想到朱慈烺的第一个话题居然是这个。

李定国缓了缓心情,也喝了一口茶,道:“如果将来天下太平了,也就人人都可以钓鱼了。”

朱慈烺点头,饶有兴致的说道:“看来李将军也知道天下太平的好处,那你们为何还不投降朝廷呢?”

这个话题的转换,一下子让李定国有些跟不上。

但很快,李定国就平静的说道:“我们也不是没有接受过朝廷的招安,但朝廷想要的并不是和平,而是我们的项上人头。”

朱慈烺哈哈一笑,道:“你们所谓的招安,就是拒绝交出兵权,守住谷城,等待几个月之后再度叛乱吗?”

朱慈烺说的是事实,所以李定国多少有些心虚,但还是强自辩解道:“朝廷没有诚意,这是从始至终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我们若是不动手的话,难道就只能坐以待毙吗?”

朱慈烺摇了摇头,道:“李定国,你在本宫心中算是一个人才,所以本宫可以给你一次机会。你记住本宫的话,将来你如果走投无路了,可以选择投降大明,大明会给你一个舞台。”

李定国沉默数秒之后,道:“有太子殿下这句话,将来若是李某攻克了北京城,也会放太子殿下一条活路的。”

朱慈烺大笑起来:“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拭目以待吧。来人啊,送客!”

片刻后,李定国回到了大西军的船只上,心中不免有些疑惑。

本以为朱慈烺会说一些其他的东西,结果……就这?

几句不疼不痒的话,再加上没什么作用的劝降,然后就结束了?

带着这种疑惑,李定国乘船返回九江城。

船上的大西军将士们都很紧张,担心会在半路遭到朝廷的攻击,直到他们在九江城的码头登陆之后才松了一口气。

李定国平静的说道:“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那位太子殿下不是这样的人。”

一个声音突然响起:“不管那位太子殿下是什么呀的人,本王都不希望本王的接班人是一个无脑的人。”

李定国吃了一惊,抬头一看,立刻恭敬行礼:“父王。”

码头上站着的不是别人,正是张献忠。

张献忠的心情看起来明显不佳,他朝着李定国说道:“走,回去说!”

江面上,朱慈烺站在船舷边,注视着李定国的船只登岸。

高得节轻声道:“殿下,如果咱们刚刚发动的话,是有机会将李定国留下的。”

朱慈烺摇头:“没那个必要。”

李定国不是张献忠,杀了李定国也不会让张献忠的大西军彻底溃败。

鉴于李定国在历史上确实是为了抗清而尽最后一份力,即便这种尽力很有可能仅仅是出于张献忠被豪格射死所以李定国想要复仇,但不管怎么说,他确实是抗清到了最后一刻。

这就值得给一次机会,当然,也仅仅只有一次。

高得节道:“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朱慈烺笑道:“咱们现在,当然是等张献忠的大军到来了。”

一万火枪兵,这是朱慈烺真正的杀手锏,也并不为张献忠所知。

火枪兵在野战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所以朱慈烺希望能和大西军来一场野战。

那么问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