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3 章(1 / 1)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 熙檬父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果锦州再丢了,济尔哈朗这日子就真到头了,但若是能够在锦州城下反杀一波朱慈烺,那一切就还有挽回的余地。

在这种方阵的指导下,济尔哈朗所率领的满清残余部队确实又一次的振作了起来,打退了明军的多次攻城。

这一点,自然让负责具体指挥攻城的李国桢给察觉到了。

李国桢的心情也是有些着急,他就赶紧去找了朱慈烺:“殿下,咱们也该撤军了吧?”

倒不是说李国桢沉不住气,而是他有点担心,如果撤军太晚的话,可能会被满清多尔衮的主力抄了后路。

毕竟,谁也不知道多尔衮的援军究竟什么时候才会出现。

朱慈烺非常的淡定,对着李国桢笑道:“襄城伯,你就不要着急,咱们再呆五天吧。”

算一算,距离系统要求的十五天还剩下五天时间呢。

李国桢闻言,顿时呆住:“殿下,咱们都围攻锦州这么久了,多尔衮那边肯定早就已经回师了,不得不防啊!”

朱慈烺打了一个哈欠,道:“放心吧,五天时间,多尔衮肯定到不了!”

别的不相信,难道系统还能不信?

李国桢:“”

李国桢这个时候是真的有些哭笑不得:“殿下,咱们撤离之后,还要再走几天才能到宁远和山海关啊。若是这样一算的话,岂不是至少十天起步了?”

朱慈烺哦了一声:“那就十天嘛。襄城伯啊,你不需要过于担心,本宫的一切都是心中有数的。”

李国桢心事重重的离开了朱慈烺的营帐。

等到李国桢走后,朱慈烺的表情也开始变得认真,对着面前的地图陷入沉思。

从地图上的距离来说,这么多天过去之后,多尔衮所率领的军队至少是已经出关,开始进入漠南草原了。

所以李国桢的担忧确实有其道理,毕竟也不知道多尔衮会不会突然派出骑兵过来包抄突袭什么的,别忘了满清之中可是有着蒙古八旗的。

但朱慈烺由于系统的帮助,直接就忽略了这件事情,而是开始认真的考虑起来,接下来究竟要和多尔衮在哪里决战。

“古北口?白马关?龙门口?”一个又一个的地名映入朱慈烺的视线之中。

良久,朱慈烺一拍大腿:“管他呢,干就完事了!”

五天后。

济尔哈朗登上城墙,注视着城外的明军大营,目光凌厉。

“一个月了哼,反击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

根据济尔哈朗刚刚得到的情报,多尔衮已经派出了一万多蒙古骑兵沿着漠南大草原飞速回援,算算也就是这三五天的时间便能赶到锦州。

有了这一万多蒙古骑兵,济尔哈朗相信这一波反推绝对能够让明军损失惨重,甚至

“杀掉朱慈烺!”济尔哈朗想到这里,脸色已经不可避免的变得狰狞。

他真的非常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但就在这个时候,济尔哈朗的身边突然传来了一声惊呼。

“明军撤退了?!”

济尔哈朗回过神来,目光沿着明军大营延伸,果然看到在明军大营的后方,源源不断的部队正在缓缓南撤。

济尔哈朗:“”

这一刻,济尔哈朗的内心是崩溃的。

俺的援军马上就要到了,你们这些汉人居然就在这个时候跑路?

177朱慈烺班师背上多尔衮挟裹百姓

看着面前的北京城,朱慈烺也是有些感慨:“这一年下来,也打了太多仗了。”

李国桢对此深以为然,点头道:“臣这一年下来打的仗,可以说是比过去一辈子打得仗还要更多了。”

朱慈烺本想吐槽一下李国桢这个说法,但很快就想起对方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只有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于是就笑了起来。

“趁着年轻的时候多打仗,老了之后才能享福,不是吗?好了襄城伯,咱们还是赶紧回去见父皇,打完最后一场仗吧。”

崇祯看着朱慈烺和李国桢,脸上的欣慰是显而易见的。

“朕有想过,你们这一次会做得很好。但朕还真是没有想到,你们居然做得这么好!”

一支偏师,不但收复了宁远,重整了关宁防线,同时还击败了满清的辅政王济尔哈朗,并且一度逼近到了盛京的西大门锦州,迫使多尔衮在山西的主力不得不回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绝对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战绩了。

朱慈烺哈哈一笑,非常认真的对着崇祯说道:“父皇,这其实就是儿臣两人做了一些该做的事情罢了。”

崇祯笑着摇头,道:“你这个孩子呀,什么都好,就是太谦虚了一些。对了,关于接下来的事情,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朱慈烺和李国桢对此显然早就已经商量过了,只见朱慈烺开口道:“父皇,儿臣的意思是,看看能不能找机会和多尔衮所部打一仗,尽可能的削弱建奴的实力。”

崇祯闻言,明显有些踌躇:“能打得过吗?多尔衮率领的可是建奴的主力呢。”

朱慈烺击溃济尔哈朗的作战,可以算是小兵团作战。

现在马上要和多尔衮开打的话,那就是大兵团作战了。

范景也忍不住开口道:“太子殿下,老臣觉得现在大明的重心应该还是放在收复山西才是啊。”

朱慈烺笑道:“范大人说的确实是有道理的,但也要考虑到的是,多尔衮的主力如果不被消灭的话,他会不会再回师支援山西?所以我们还是必须要确保能击溃、至少也要把多尔衮逼回辽东之后,再对山西处的多铎所部发动进攻才对。”

朱慈烺的话听起来还是相当有道理的,一下子就说服了大明君臣。

或者说,现在的大明君臣已经必须要在军事这方面来依赖朱慈烺的判断了,谁让朱慈烺在这短短的一年里南征北战,为大明打了那么多场胜仗呢?

走出御书房,一阵秋风吹过,众多金黄枯黑的树叶被席卷着飞上天空,然后纷纷扬扬的落了下来。

朱慈烺下意识的紧了一下身上的衣服以抵御秋风,随后突然就有些感慨他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大半年的时间了。

大明尚未稳定,太子还需努力呀!

朱慈烺大步向前,脚下的靴子踩过无数地上树叶枯枝,在一片清脆的破裂声中远去了。

朱慈烺只在北京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就带着李国桢等几十名随从,快马加鞭的前往古北口。

古北口是大明长城之中的一个比较险要的关口,英国公已经提前在那里驻扎了大军。

从北京城到古北口,在朱慈烺S级骑术的疯狂奔驰之下,也仅仅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到了。

“见过太子殿下。”英国公的精神看起来还是非常不错的。

朱慈烺笑道:“英国公啊,听说你在太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