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1 / 1)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 熙檬父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下,崇祯脸上顿时闪过一丝慌乱,但马上就被掩饰住。

崇祯正色道:“不是不是,总之你就放心吧,朕可是你父皇啊,做的事情当然都是为你好。”

在崇祯想来,这一次吴三桂可是为了帮忙找出究竟是谁来诬陷朱慈烺的,当然是对朱慈烺有好处没坏处了。

朱慈烺将崇祯的表情尽收眼底,已经完全明白了来龙去脉。

说白了,就是吴三桂这个孙子在背后搞风搞雨,想要暗算本宫。

然后这个父皇嗯,从“我都是为你好”这句经典语录都说出来的情况来看,应该是被吴三桂给忽悠瘸了。

朱慈烺直指要害:“父皇,你不能相信吴三桂,此人一直以来都对儿臣夺取他的军权怀恨在心,想要报复儿臣。若是什么事情都交给他调查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他表面上说要给儿臣查清冤屈,背地里却利用您给他的圣旨捏造出一大堆儿臣的黑料,最终实现抹黑甚至扳倒儿臣的结果。”

朱慈烺上辈子起点历史可不是白看的,政治斗争这方面各种套路早都被作者们写烂了,熟得很呢。

崇祯听完朱慈烺的话之后,也是愣了一下。

感觉,好像也挺有道理的。

短暂的迟疑过后,崇祯还是说道:“总之你先回去吧,你不是还要去操练你的太子亲军吗?等会朕就让人调拨一批装备给你的亲军。至于你那些被逮捕的属下,朕也会和吴三桂说一下,只要确实事情和他们无关,马上就会释放的。”

朱慈烺听了崇祯这话,也是有些无语。

看来这位父皇是真的被吴三桂忽悠瘸了,至少暂时是没法救了。

就在此时,系统的声音突然在朱慈烺脑海之中响起。

“签到地点触发,请宿主前往吴三桂书房签到,以触发对吴三桂的反击任务,时间不限。”

朱慈烺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果然不愧是系统,关键时刻就是靠谱啊。

不用想也知道,这吴三桂的书房之中,必然有着什么能够让朱慈烺一举击溃吴三桂这波攻击的关键!

最重要的是,这一次签到任务居然还不限时,那就很有操作空间了。

朱慈烺眼珠一转,站了起来:“既然父皇执意如此,那么儿臣就告退了。”

说完,朱慈烺朝着崇祯拱了拱手,转身就走。

反正也说服不了崇祯了,到时候咱们直接证据说话,干就完了。

崇祯看着朱慈烺离去之后,也是有些愣神:“烺儿,这就走了?”

事情没解决就离开,崇祯感觉这个朱慈烺和他印象之中好像不太一样啊。

这让崇祯的心中有些不安,于是叫来了王承恩:“你派人看着点太子,别让太子跑去吴三桂那边生事,有什么事情一定要马上禀报给朕。还有,东厂那边也传一道旨意下去,让东厂的所有番子都给朕好好呆着,不要影响吴三桂的查案!”

在崇祯看来,朱慈烺想要做什么,无非就是直接去吴三桂府邸,又或者利用东厂。

把这两条路都堵住,应该就万无一失了。

王承恩离去之后,崇祯也是松了一口气,喃喃自语。

“烺儿啊,你还年轻,太冲动,不知道像你这样做事会引起众人的反感,将来不利于你接任皇位。这一次就让朕给你上一课,让你知道皇帝是怎么解决事情的,将来你也好学着点,不能事事都冲锋在前,和大臣们硬碰硬,搞得最后连谁都诬陷你都不知道!”

崇祯盘点良久,觉得事情应该是万无一失了,终于放下心来,露出笑容。

“来人啊,把英国公宣进来吧,范阁老几位也来了?那就让他们一并进来。”

接下来,崇祯觉得只需要给英国公等朱慈烺的支持者们一个安抚,让他们等到事情水落石出,就搞定了!

121言官奏章弹劾忙慈烺宫中安坐稳

翌日。

崇祯看着面前的这一大堆奏章,有些呆住。

“这些全是弹劾烺儿的?”

在崇祯的面前,王承恩苦笑点头:“是的,都是那些言官们弹劾的。”

一般来说,其他的奏章都会由内阁票拟,然后司礼监批红即可,但这种事情毕竟是事关重大,当然还是得送到崇祯面前。

崇祯面色有些难看,拿起这些奏章一一翻阅,发现上面的内容无一不是对朱慈烺的大力抨击。

什么太子行事鲁莽,在宫中随意开枪,阻碍吴三桂奉旨办事实在是不合规矩,这都还是比较轻的。

还有人干脆就直接说太子杀机太盛,实在是暴君之相,必须要严加惩治,不然就应该罢免掉这个太子,另立他人。

“简直是岂有此理!”崇祯一巴掌就将这些奏章直接拍在了桌子上,十分不爽的说道:“李邦华和施邦耀在做什么,连手底下的言官御史都管不了吗?去把他们两个叫过来,朕倒是要看看他们怎么和朕解释!”

很快,左都御史李邦华和右都御史施邦耀两位就站在了崇祯的面前。

崇祯很不爽的说道:“你们两个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今天朕这边突然多了一大堆弹劾烺儿的奏章?”

听到这句话之后,两位大明言官之首对视一眼,都露出苦笑。

李邦华无奈道:“陛下,您也知道咱们这些言官的作用,那就是要上奏折骂人的。过去的这些日子里大家都是憋着,就是因为大明确实是危急,处在一个生死存亡的时刻,但现在那不是不一样了嘛。”

施邦耀也道:“是啊陛下,您要知道言官都是得进言的,这么多天下来一个个早就已经按耐不住了,现在正好给他们碰上一个机会,那可不就是使劲的上奏章了吗?臣等虽然也规劝过,但是这所有人都是众志成城的臣等也没办法啊。”

崇祯闻言,不由哑然。

李邦华又道:“其实臣等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了,不信陛下可以慢慢看,那些措辞比较温和的奏章都是咱们这边的人上的,那些能让陛下生气的奏章,估计是六科给事中那边上的。”

崇祯:“”

崇祯忍不住伸手,随意翻了一下面前的这些奏章,发现还真如李邦华所言。

大明的言官系统其实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左右都御史所管辖的都察院,也就是站在崇祯面前的这两位大臣所属单位,另外一个就是六科给事中了。

六科给事中属于皇帝的直辖部门,只向皇帝负责,同时又有权限插手六部的事物,这就导致他们手里不但有弹劾的“虚权”,更有管辖的实权,战斗力比起都察院来说甚至还要更高。

在大明朝,经常可以看到六科给事中上奏章大骂首辅和各位阁老,然后大明这些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