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肯定,就真的让人不好反对了。
崇祯显然也有些受到感染,不确定的说道:“当真能赢建奴?”
朱慈烺笑道:“赢可能很难,但在消灭李自成后守住建奴的攻势,绝对没问题!”
在不清楚系统给自己的帮助究竟有多大之前,朱慈烺也是比较谨慎,没有把话说得太满。
崇祯:“”
原本崇祯是想要下令让英国公赶紧带着所有主力都回援的,但给朱慈烺这几句话一说,又不好反对了。
吴三桂在一旁听着这番对话,心中焦急。
本来崇祯都要开口放权了,现在这么一搞,主导权重回朱慈烺手中,吴三桂的兵权岂不是遥遥无期?
突然,吴三桂急中生智,高声开口:“陛下,臣觉得太子殿下的话非常的有道理!”
吴三桂一说话,朱慈烺都愣住了。
不是,这家伙怎么突然支持本宫了。
太阳今天从西边出来了?
吴三桂站出来,继续说道:“臣认为,李自成是要打的,建奴也是要防的。臣多年和建奴作战,也算是颇有心得,愿意跟随太子殿下一起作战,为大明抵挡建奴,还请陛下恩准!”
朱慈烺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吴三桂是想的这一出。
他想要重返军营,掌控兵权!
表面上看,吴三桂是要辅佐朱慈烺。
但仔细一想,朱慈烺毕竟才十五岁,只不过是个监军,于情于理都不应该掌控兵权。
而能掌控兵权的襄城伯李国桢无论是官职还是资历都无法和吴三桂相提并论,所以一旦崇祯让吴三桂重回军中,这主将之位岂不是就让吴三桂捞到手了?
那麻烦就大了。
但问题在于,吴三桂这是要为国效力,理由堂堂正正深得人心,朱慈烺还真不好反对。
眼看崇祯已经颇为意动,朱慈烺突然也是灵机一动,高声道:“父皇,儿臣觉得吴尚书的话确实很有道理。这样吧,儿臣愿意将四万兵马分成两路,一路由吴尚书率领前往支援山海关,另外一路由儿臣和襄城伯带领负责防备建奴绕过山海关的突袭,随时准备回防京师。
如此一来,不但山海关固若金汤,京师这边也同样不需要担心建奴趁虚而入,不知道父皇觉得如何?”
崇祯听完朱慈烺的话,终于露出笑容。
“烺儿此计甚妙,那就这么办吧!”
吴三桂闻言,脸色也是一变,不由自主的看了朱慈烺一眼,眼底一丝恨意闪过。
这个太子殿下,又跑出来坏事。
好好的四万大军指挥权,居然给他搅和没了!
97吴三桂兵权被削崇祯帝心情起落
崇祯话音落下,就给这一次的战争定了调子。
吴三桂镇守山海关,主要任务是充当先锋军抵挡满清的攻势。
朱慈烺率领一支兵马灵活机动,进可驰援山海关,退可防守京师。
这个决定在崇祯看来是相当完美的,既能够发挥吴三桂对山海关和满清熟悉的优势,同时又能确保有人对吴三桂进行制衡,最后还能确保朱慈烺这个继承人的安全。
其他的大臣听完都没有意见,然后范景问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陛下,这兵分两路的话,每一路的兵马应该怎么分配呢?”
分兵也是有讲究的,平均分配是一种,一路主力一路偏师也是一种。
崇祯一听,也有些迟疑。
朱慈烺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抢先开口:“父皇,山海关现在形势是比较危急的,儿臣的建议是让吴尚书带着所有骑兵去驰援,臣的话就率领步兵徐徐押后便是。”
吴三桂闻言,顿时脸色一变,心中大骂朱慈烺阴险。
关宁军的骑兵,原本也就是五千人左右,这还是东拼西凑各种算上的结果。
原本在保定城外就已经分了一次兵,朱慈烺手里的关宁骑兵撑死也就三四千人。
吴三桂打的可是防御战,而且防御的还是山海关这种绝对不可能开门出战的关隘,在这样的情况下骑兵的作用直接就被削弱到了极致。
关宁铁骑设立的初衷,那是为了在正面和满清作战的,可不是来打这种纯粹的防御战!
吴三桂要是真拿到这点骑兵,那是屁用都没有啊。
吴三桂也是立刻说道:“陛下,关宁铁骑虽然有些作用,但眼下真正能守住山海关的还是大队的步兵啊!臣觉得,应该给臣一些步兵为好。”
刚刚已经失去了主动权,吴三桂可不想让朱慈烺继续掌控整个局势下去了。
朱慈烺一拍大腿,道:“既然吴尚书不要骑兵,那就把所有关宁铁骑都给本宫吧,正好本宫也可以利用他们灵活机动的特点,对山海关和京师来一个左右兼顾。至于山海关那边,毕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啊,兵力太多反而不好,我看三千兵马也就差不多了。”
吴三桂一听,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刚刚还肯给三四千骑兵呢,这下倒好,直接来个三千步兵?
这怎么还越弄越少,越来越弱了呢?
吴三桂大急,赶忙道:“不行,至少也要一万步兵!”
朱慈烺大手一挥:“成交!”
吴三桂:“”
崇祯:“”
众臣:“”
朱慈烺咳嗽一声,正色道:“父皇听到了吧,吴尚书说他要一万步兵。”
崇祯看了吴三桂一眼,道:“那就给吴尚书一万兵马吧,不过朕觉得,骑兵还是要一点的。这样,调一千骑兵给吴尚书,再加九千步兵。”
吴三桂深吸一口气,有点想要打人。
本来吴三桂是想要这四万兵马的指挥权,结果被朱慈烺搅黄了。
那退一步,要四万兵马的一半,两万兵马总行了吧?没想到啊,又给朱慈烺搅黄了。
到最后,吴三桂的手里居然只有一万兵马了!
从四万兵马的主帅,瞬间变成一万兵马的偏师统领,这落差也未免太大了吧。
朱慈烺笑眯眯的看着吴三桂:“怎么,吴尚书你难道想要抗旨不遵?”
吴三桂顿时被噎住。
过了好几秒钟之后,吴三桂才开口道:“殿下说笑了,臣自然是谨遵陛下命令的。”
崇祯看着这一幕,若有所思。
他又不傻,怎么可能看不出朱慈烺对吴三桂的打压?
但崇祯也有他的考虑,吴三桂毕竟只是臣子,而且在之前救援京师的时候就表现得不太靠谱。
朱慈烺这边就不同,那可是亲儿子,正儿八经的大明接班人,一直以来的表现无可挑剔。
所以说,让朱慈烺手里拿多点兵,让吴三桂去前线卖命,这不就很合理吗?
崇祯想到这里,心中再无任何疑虑,挥手道:“就这么办吧。吴尚书,等会你就和襄城伯商量一下,看看哪些人你用得比较熟练的,都给你调过去就是了。”
虽然偏袒朱慈烺,但该给的东西崇祯还是会给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