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飞凤山庄〈一〉
月平镇的人都知道:飞凤山庄,是方圆百里最有气派的庄园,祖上曾被皇上封过“镇远大将军”,老夫人也被封过“三品诰命夫人”,曾为朝廷立过汗马功劳。
老将军解甲归田后,回乡建了这座霸气十足,远近闻名的山庄,所谓“飞凤山庄”,取意为“百凤朝阳”,象征着向往灿烂的美景。
只可惜飞凤山庄却是阴盛阳衰,五代单传后,庄主唐正业只有一个独生女,夫人也因病去世,他不愿意续弦,怕后室虐待这根独苗,只好女当男养,十岁时便把她送去拜师学艺,回庄时却练得一手好剑法,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女汉子”。
这时的唐正业,已年过六旬,中年得女,庄中的大小事务,也逐渐地转交给唐小凤打理,这时的她,实际上已是半个庄主了。
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十八岁的唐小凤,正是青春年华,免不了也已情窦初开,春心萌动,她又想起了曾经伴随自己学艺七八年的师兄赵少华。
独秀峰,离月平镇两百多里,是岭南的又一个游览胜地,峰顶耸立,直插云天,一年四季,云遮雾绕,那峰顶就好象披着一层薄纱的美少女,若隐若现,使人觉得有一种神秘感。
奇怪的是,从半山腰直至峰顶,都是怪石磷磷,连一棵树木也没有,只从山岩的裂缝中,长出一些藤藤蔓蔓,遮住了被氧化的山崖,远远望去,一片翠绿,又是一个绿色世界。
半山腰以下,却生长着茂密的针叶松,一年四季,林木扶疏,林荫盖道,郁郁葱葱,山风吹过,波涛起伏,好一片林海松涛啊
更加令人惊奇的是:山脚下竟然有一个偌大的水潭,涓涓细流从半山腰落入潭中,潭水清澈见底,鱼大虾肥,这里清风阵阵,流水潺潺,正似一幅人间仙境。
独秀峰的半山腰中,住着一位武林名宿,自称独峰老人,年过六旬,却还是鹤发童颜,气宇轩昂,面色红润,目光炯炯有神,二十年前他游历四方时,曾到过飞凤山庄,与庄主唐正业有过一面之交,得到他的热情招待,两人聊得十分投机,十年之后,将女儿托付给他,传授剑法。
在唐小凤入门之前,独峰老人已收有一个徒弟,叫赵少华,是五十里外的赵家村人,家中五兄弟,他年龄最小,师傅见他家中贫穷,父亲年事已高,难于维持生计,便要了过来,教习武艺,业满后在镇上开间武馆,招收徒弟,也是一条生财之道。
赵少华比唐小凤大两岁,是他入门在前,自然而然便成了师兄,两人从此以师兄妹相称,为开武馆之计,赵少华学的是拳法,而唐小凤学的是剑法,但并不影响两人对练,空手夺钢剑嘛有时也能为她喂喂剑招。
山腰中盖有五间茅草屋,三人住落,也觉宽敞,为了减轻师傅劳力,两人经常到松林中拾柴火,到潭水中捉鱼摸虾,又一起在空地上给菜苗施肥淋水,十分勤快,深得师傅赞赏。
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在朦朦胧胧中,逐渐懂得了那份男女之情,花前月下,林荫之中,留下了两人的足迹,晃动着两人的身影,但在师傳的严规戒律之中,却是不敢越雷池半步。
光阴荏苒,经过七八年的苦练,两人已有小成,艺业期满,分手之际,唐小凤才向赵少华表明心迹:“师兄贱妾本来应该嫁你为妻,但飞凤山庄这份上祖留下来的产业,却是无人继承,望你与令尊商量,是否可以入赘唐家”
赵少华早已窥测过师妹的心思,也曾经犹豫过,但想到老父亲已经去世,家中兄弟多,大哥们早已成家,分开过各自的生活,已经没有人再理他的事情了。
于是爽快地答应道:“我个人没有问题,只是师妹回去问过你爹,选好良辰吉日,我便过去与你成亲,共同经营好这个家庭”
唐庄主知道女儿的想法后,正中下怀,满口应承,积极摄合,择好良辰吉日后,迎娶姑爷过门,两人恩恩爱爱,相敬如宾,如胶似漆,欢欢快快地享受着这温馨浪漫,而又富有的生活。
俗话说:相爱容易,相处却难,新鲜感一过,唐小凤的女权思想便开始膨胀起来,特别是庄主去世后,她管理着整个山庄,对赵少华更是姬指气使,动不动便耍小姐脾气,在下人面前亦是如此,溪落他是吃软饭的主,天生就是拜倒在女人石榴裙下的货,讥讽语言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令他在庄人面前没有一点尊严,在下人面前更是无地自容,只是在她身边的一条狗,甚至连一点自由也没有。
当初赵少华入赘唐家,根本不是贪她的财产,而是觉得两人相处了七八年,有了感情基础,可以结合在一起,能够天长地久,执子之手,白发偕老,谁知却是一头母老虎的猎物,猫爪下的老鼠,被玩得团团转,一点做人的尊严都没有。
赵少华考虑再三,决定离开这个象笼子一样的山庄,离开这个河东狮,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寻找自己想要的女人,自由自在地生活。
趁着唐小凤要他去月平镇置办年货时,偷偷地把银两和行李放进箩筐中,乘着马车,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飞凤山庄,离开月平镇,远走高飞了。
这样的打击,对于唐小凤来说,是致命的,她就是再嫁人,亦是二手货,身价一落千丈,妨况是招亲入赘呢有才有貌的男子,谁想做这个替罪羊贪图她家财产的,她也不敢引狼入室,不但惹得一身骚,一旦监守自盗,钱财尽入人家囊中。
从此之后,她竟成了一个变态狂,恨透了天下男人,把庄中所有的男人,包括了做了三十多年的管家,一齐扫地出门,全部换上青一色的女人,包括上山打柴,挑水做饭,看门守院的杂役,这时的“飞凤山庄”,可是名符其实了。
方磊被绑架进山庄后,唐小凤又是怎样对待他
第302阜飞凤山庄〈二〉
方磊被两个女子扶下马车时,还装作晕晕乎乎的样子,在地上站立不稳。
唐小凤闻讯赶来,问道:“巫冰,巫雪,你两个丫头没有绑错人吧”
原来两人还是飞凤山庄的丫环,而且还用了真名呢真是无法无天了,可想这个女庄主,疯狂到了何种地步,法律意识又是何其淡薄。
巫冰答道:“禀夫人,这个小白脸,就是烧成炭,贱妾也保证认得他的骨头”
方磊心中暗暗笑道:这次,你们可绑了个热山芋,烫手啊
“不认错人就好,先把这个花花太岁弄到地下室,让他和那些臭男人待在一起,了解一下他们的痛苦,先煞煞他的锐气,再来惩罚,这才知道其中的滋味,是否比和那三个女子风花雪月,打情骂俏好受”唐小凤讥讽地说。
两个丫环唯唯诺诺地说道:“是夫人”
这样一来,正中方磊下怀,他就是想知道,这些男人受到了什么样的私人刑罚,是倒吊起来,还是灌辣水杀人肯定是不敢的了,犯下人命案,惊动朝廷,恐怕不但被杀身亡,而且连山庄也会被夷为平地,这是毁宗灭祖的事,她唐小凤肯定不敢干,其中的利害,她能分辨轻重,虽然是个变态狂。
两个丫环欺他还在晕晕乎乎之中,或许看见他长得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动了恻隐之心,因此没有给他扎上蒙眼黑布,地下室里烛光暗浅,这一路上的机关暗扭,方磊即使露出一丝眼线,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暗暗地记在心中。
大约是过了五六道石门,终于到了关押被绑架来的男人群体之中,方磊偷偷一数,却有三十个人之多。
原来他们都躺在潮湿的地上,上面铺了一层稻草,还有一些破破烂烂,露出了棉絮的被子,而且臭不堪闻,真是臭男人,盖臭面被啊
这些人大多是月平镇的富户,有些是土财主,有些是商贾,还有一些是富户的纨绔弟子,平日里喜欢到花街柳巷里寻欢心,拈花惹草,到处留情,却被绑架到这里,受尽囹圄。
听得响声,大家知道又有人被绑架,齐刷刷地坐立起来,看看是谁触了霉头,行了衰运,看见的却是一个长得英俊的男子,而且迷药未过,一进来便倒在稻草铺上,呼呼大睡。
其中一人叹惜道:“又是一位花花公子,肯定是着了这两个丫环的道啊”
待两个丫环出去后,方磊这才坐起来,问道:“刚才女庄主说,先把我和你们放在一起,了解一下其中的情况,然后就知道被惩罚的滋味了,到底她是怎样对待你们的”
其中一人说道:“等你上了刑房,就什么都知道啦”
“她是怎样惩罚你们的是倒吊在屋梁上,还是灌辣椒水”
方磊看过电视剧,在解放前,恶霸们都是这样对待敢于反抗他的劳工们,以镇压敢于造反的劳苦大众。
另一人说道:“这个疯婆娘的惩罚方法,就是把我们蒙着眼睛,带到一间房子里,脱去上衣,双手抱在一根柱子上,用绳子缚住双手,然后用醮过水的布条鞭子,狠命地往背后抽打,边抽边骂臭男人,直到打得累了,这才又蒙上眼睛,由两个丫环扶着送回来”
说时,脱去上衣,方磊看见他的脊梁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鞭痕,已经结了血痂。
“你已经被她打了几次”方磊问。
那人说道:“我是最先被掳进来的,已经被打了三次,她每天要打三个男人,分上中下三次,这里有三十个男人,就是在一个月内,每人被打三次”
“这个变态狂,自己的男人经不起虐待,不辞而别,远走他乡,便拿我们来解恨,真是好没道理”
那人说着,又将两夫妻的事情经过详细地向方磊叙述了一遍。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三村,她的事情在月平镇,早已被传得沸沸扬扬,街谈巷议,家喻户晓,现在她想嫁出去,恐怕也没有那个男人敢娶了。
方磊问道:“你们是怎样被他们掳来的”
大家都恨得咬牙切齿地说道:“都是这两个死妹丁假扮烟花女子,装可怜,送货上门,令我们着了她的道,被掳来这里受难”
方磊笑道:“这能怪谁怪只怪你们贪恋女色,到处拈花惹草,这才受骗上当,女庄主是憎恨象你们这样的臭男人,才失去理智,做了这么出格的事情”
“这两个确实长得不错,面若桃花,婀娜多姿,勾魂摄魄,一般的男人看见,着实入迷,也难怪这么多的男人为之动心”一个男人说道。
方磊问道:“你们是否打听过,这个女庄主什么时候放大家出去”
“那女魔头曾到过这里,说我们什么时候对女人不感兴趣了,就什么时候放我们出去,那岂不被关成了太监”另一个男人说。
方磊说道:“她是要把你们折磨得心中惶恐,看见漂亮女子就心中发怵,不敢接近,并不是要把你们变成阉狗,如果你们有幸出去,还敢胡作非为吗”
“如果能出去,我真得要循规蹈矩,老老实实地耕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了,免得又遭人暗算”那人说道。
“公子年纪轻轻,潇洒倜傥,追求的漂亮女子大把,为什么也看上这两个”其中一人不解地问。
方磊小声地说道:“我是为了你们而去按近那两个丫环,从而被掳进来的啊”
“此话怎讲难道你能救我们出去”大家都持着怀疑的态度。
方磊说道:“你们被绑架的事,月平镇缉捕房早已立了案,只是迟迟都找不到线索,无法侦破,大家议论纷纷,说捕头无用,枉领薪饷,当官不为民办事,不如回家种红薯,惹得上司下了死命令,限在这个月底破案,否则全部解雇,回家种田,这事被我撞上,了解到曾捕头不是那种拿粮饷不办事的主,一向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只是能力不行,便决定帮他一次,速破此案,把你们解救出去,于是便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