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9 章(1 / 1)

泰坦穹苍下 新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政王殿下仍有机会与南方贵族集体达成一定程度的协议?”西斯林开始抛出诱饵,如果总理大臣教晓他的事情是正确的,那么干嘛不找一个更适合说话的人充当挡箭牌?

卢卡斯沉吟半晌,“妥协!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可他不会听!”

西斯林摇了摇头,“那时因为没人向他提起过这件事!”

卢卡斯皱起眉头,“你干嘛不去?”

埃弗内罗毕伯爵无可奈何地耸了耸肩,“算上第一次觐见摄政王殿下,他认识我不过三个星期,你能指望他有多么信任我吗?”

卢卡斯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朋友!话可不是这么说!我们都有责任,殿下若是犯了错误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他的错误,而是我们的错误!总得有人对他说明其中的厉害关系!”

西斯林假惺惺地笑了笑,“卢卡斯!你知道要让最高统帅与那些意图谋害他的死敌进行妥协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吗?既然总会有人对他提起这件事,你可犯不着拿自己的前途和生命冒这个风险!你还年轻!”

卢卡斯没有言语,他只是用意味深长的目光打量着西斯林的背影。

“发生什么事了吗?”已经升任军情局长的蒂沃利·哈德雷将军突然拍了拍大学生毕业生的肩膀。

“没什么!”卢卡斯苦笑着摇头,他有今时今日的地位就说明他并不是那种一无是处满脑子幻想的大学毕业生,所以他在自己的直属上司身边指了指已经走出宫殿的埃弗内罗毕伯爵:

“真的没什么!只是又认识了一个事故圆滑、矫捷多智,兼且杀人不眨眼的伪君子!”

军情局长无所谓地耸了耸肩,他天天都和这样的家伙大叫道,在心理上已经完全习惯:

“别去理会你的朋友啦,来看看这个吧!”

迪亚巴克尔子爵接过印着“极机密”字样的红皮文件,他只是随意地看了一眼便发出一声惊骇欲绝的叫喊:

“我的天!这是……这是真的?”

“小声点!”军情处长吓得手舞足蹈,他瞄了一眼敞开的书房大门,“别让他听见……千万别让他听见!这件事咱们得从长计议!”

“对对对……对对对!从长计议……从长计议!”卢卡斯有些语无伦次。

第一第七章

11月末,就快进入12月份的时候,上至公侯下至平民,泰坦帝国的家家户户都开始为年底的神诞节做准备。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即使在都林,市民阶层的困顿也十分明显。物资匮乏,特别是生活日用品和面粉的供应时断时续,但令底层民众不解的是,贵族们的奢侈品从天南地北涌进首都,一点看不出市政部门编排的所谓“交通压力”的问题。

不满的情绪日益积累,到23号,首都东北部城区的士绅代表召集近千名群众举行了一场意在抵制年末宗教捐税的示威游行。消息传到汉密尔顿宫,女皇陛下一筹莫展,她连对市民撒谎的勇气都没有,再加上她的丈夫对此事不闻不问,一切可能缓解局势的努力都变成白费心机。

无奈之下,刚刚上任的首都卫戍司令阿莫西恩伯爵只得命令一支骑兵部队进驻东北城区,将示威游行的群众控制在几条街道上,可这种做法令下层市民的怒火更加难以遏制。谁也不知道冲突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只是当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摄政王殿下再次听闻这件事时,连他的掷弹兵都已被派上首都街道驻守街垒。

刚开始,群众的集体行动只是一个信号,战后的动荡和整个市民阶层对生活现状的不满直到最后一刻才爆发出来!作为一个独裁者,帝国摄政王自然不会把盘踞街头朝他的士兵扔石块儿的乌合之众放在眼里,可都林城闹腾了一整夜也不见消停,奥斯卡终于下令——武装驱散示威群众,抓捕敢于抵抗的破坏份子和一切抵制宵禁令的不法分子。

市民只是市民,他们吃不饱、生计无着落、即使兜里有几个泰士也买不到取暖的木炭。应该说,他们并没什么过错;换个角度,帝国摄政王的做法也只是为了稳定政局,他不可能任由愤怒的群众把首都所有的店铺洗劫一空。那么到底是谁错了?

教历802年11月24日,越来越多的近卫军部队从四面八方涌入首都。越来越多地都林市民涌上街头,首都局势濒临失控的边缘。

经过一整夜地磋商。阿莱尼斯一世女皇陛下终于和泰坦教区大主教达成协议,最高教廷可以免除泰坦帝国802年年末的捐税和摊在每个家庭头上的十一税,但教廷地条件是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必须放弃多年前由德意斯王国摄取地两个行省。

“奥帕瑞拉做的好买卖!”摄政王发出无可奈何地叹息。由德意斯女王加冕之初。泰坦军情局一直对这位女王陛下频繁与罗曼教廷进行专使互访的举动感到迷惑不解。现在答案终于来了!罗雷斯堡王朝必然通过外交努力在教廷寻得强援,而强力援助必然用在最关键的时刻。

泰坦获得第二次卫国战争的全面胜利,德意斯反而陷入南北两线作战的危险境地,教廷只不过舍弃一部分捐税就可以迫使泰坦放弃威慑德意斯的最有利的战略地位,这笔生意简直令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恨到无法呼吸!

一旦泰坦放弃了慕尼黑尔和巴伐尔亚,帝国近卫军于德坦东北边境一线就失去了赖以组织抵抗或是进攻的战略纵深,戍守边境地近卫军士兵会和不怀好意地德意斯王国军鼻子碰鼻子,而这种状况还不是最糟糕的!

在802年,德意斯野蛮人几乎把泰坦帝国北方的所有军事重镇用钢铁兵刃彻底犁了一遍!泰坦即使在未来的三十年甚至是半个世纪之内对德采取守势。凭借破破烂烂的碉堡和千疮百孔的防线……任何人都相信帝国近卫军没有半分优势可言。

在拟定与教廷地书面协议时。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下意识地想要放弃,如果考虑得长远一点,在德意斯人和俄列人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重夺战场优势是最为稳妥的策略,可北方已经进入严冬,北方军也已失去了往日的声威,若是由内地调集兵力再行北上……帝国摄政王不假思索地否决了这个主意。近卫军在二次大战中的损失已经非常令人担忧,即刻发动对德战争的胜算高不到哪去!再加上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