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安鲁大帝生平的人都该知道,如果排除大帝在教历802年之前的军事行动,以第二次卫国战争为分界点,之前地历次战役我们可以称之为大帝的学徒战争。而802年之后,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发动的大规模兼并战争和侵略战争就得称之为是领袖地战争。安鲁大帝在位二十七年,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由这个战场赶往下一个战场的征途中度过。
男人在外征战。女人的日子还是得过。时值第二次卫国战争,四位王妻地能量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余地。但归根结底,她们的威信、她们的魅力、她们的地位、她们对整个泰坦帝国的影响就是在此时此刻奠定了深厚的根基!在她们的男人驰骋于战场上的时候,她们自然得担负起整个帝国的政府事务和战争服务工作。
而安鲁大帝。凭心而论,他对妻子的信任和宠爱是一回事、他对扩张和战争的渴求是一回事,之所以出现女性分理帝国政务的局面,多半是因为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根本没有时间和多余的精力做一个政治上的巨人,他是世界史上被后世评价为最伟大的军事统帅,最大的歼灭战、最大的伏击战、最大的运动战、最大的奔袭战、最大的海战,他都打过,而且打赢了!这就足够了!
安鲁大帝的情况是这样的,在位二十七年,安鲁王朝和整个帝国的日常运作多半倚仗四位皇后。我们知道四位皇后的人选出现过一次变动,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其间充斥着各股势力的纷争角斗!最后,自然是势力最孤单、抵抗最乏力的那一个被请出统治阶层,不过历史上说,是这位皇后因为某种原因而自动退出了。
政治势力间的攻伐涉及到大帝的家庭,这位被请出家庭的妻子就给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传递了一个异常危险的信号:权利不能分散,该是集中起来的时候了!
于是,因由仓促的第三次卫国战争、一次并无可能成为契机的偶然机遇,大帝爱上了一个年龄尚轻、充满爱心、热心和野心的贵族女子。
他开始扶植她、开始训练她,他要在已经成型并且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权利系统中制造一个领袖群伦的角色。这是他的要求,也是家庭的要求,更是王朝和帝国的要求。他并不能从实质上消除妻子们对帝国的影响力,但他可以塑造一个新的偶像,叫大家去服从!这样就可以抵消家庭权利系统对皇室和皇帝本身造成的伤害,事实证明,他做得极为成功。
应该说,在那个年月,世上已经没有人是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的对手,他一面享受着自己的战争游戏,一面热中于他的家庭生活。
总的来说,他的家庭生活是美满的、幸福的,因为他娶的都是聪明人,不聪明的那个退出了。所以,当家庭和国家的主宰者提出要求的时候,顺从是必然的,权利开始向那个最年轻地女人手里集中。到了最后!那个女人几乎是名正言顺地继承了安鲁家族的皇统,因为了解时局的人都相信,帝国离开了在位二十七年地安鲁大帝仍是一个帝国。而帝国若是离开这个女人……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因为所有人都拥戴她。
霍亨沃伦皇后加冕为安鲁王朝的维多利亚一世皇。无论是社会学家、历史学家还是军事学家,就连专门研究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地人也搞不清楚:这是这位开国君主有意为之,还是维多利亚霍亨沃伦那高超的政治手腕起了决定作用?人们都说,除非安鲁大帝亲口告诉你,要不然这个秘密将永远淹没在历史的激流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维多利亚一世女皇在登基之初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绞死了帝国海军元帅米卡尔特安鲁苏霍伊亲王!有传言说,维多利亚在没有嫁给大帝之前,曾与大帝地大儿子相爱过……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无非是想分散人们的视线,把战场上的惨烈气氛弱化一下。教历802年战争期间,泰坦摄政王的四位王后开始了初步执政的探索。
阿莱尼斯·阿尔法·莫瑞塞特,她仍是莫瑞塞特王朝的女皇,由她负责政务工作自然再合适不过,尽管她的自信心已经受到伤害,可她身边还有三个女人。她不会向任何人示弱。所以,女皇陛下拿出了与帝国共存亡的气概,在贾伯丽露宫。统领战争期间的政府工作。而这种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如何以举国之力支援战场,阿莱尼斯在处理任何一件公事的时候都会思考一下:这件事对战场上地帝国军人有没有好处!
萨沙伊·内塔加波·安鲁,她是安鲁家族的水仙花冠、是水仙骑士的当家主母,由她负责家族地内部事务再合适不过。尽管她的丧子之痛仍未平复,可她还是勉强打起精神,难道要她把这个差使让给阿欧卡亚吗?
她还抱着阿卡的儿子呢!要想占有这个孩子,她就得比孩子的母亲更加出色。
※※
卡罗阿西亚曼努埃尔,她是意利亚王国地公主,一个虔诚光明信徒,贾伯丽露宫的各位都以为这个女人可有可无,但在泰坦受到三面围攻的时候,是她从出身法兰的教宗陛下那里争取到一份公开声明。这份声明记剥了教宗陛下对泰坦卫国战争的祝福!这意味着什么?教宗的倾向表明西方联盟发动的是一场不义之战,而且没有最高教庭的许可,这就在世界舆论上否定了这场战争。
在西大陆,神教信条主宰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卡罗阿西亚,曼努埃尔就在领导泰坦帝国的宗教。她在贾伯丽露宫集合了所有的主教和最高教庭封赐的圣徒,早晚的祷告会、中午的弥撒礼拜,一切宗教活动她都亲历亲为,她的形象在渴求摆脱战乱、寻求神明降福的下层泰坦信徒中等同圣母!所以,这样一位可有可无的王后几乎是一开始动作就吸引了无数臣民的拥护。
阿赫拉伊娜·摩加迪沙,不要以为她追在奥斯卡身边只是充当性伴侣的角色,她的聪明才智并不局限于对催*情药物的娴熟运用。应该说,在泰坦摄政王的四位妻子之中,她是最了解奥斯卡的那个人。
这种了解指的不是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了解,而是阿赫拉伊娜·摩加迪沙对奥斯涅·安鲁·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