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1 / 1)

重生周卫国从雪豹开始 深思文学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员为了让他学习方便,专门在图书馆的角落里给他安放了一张大书桌,并配上专门学习的椅子。

此刻这书桌上照例是一片凌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军事书籍。

周卫国坐着的并不算高大的身子,几乎被埋进了高高堆起的书堆里,他的面前放着大张大张的白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什么。

整个人未能避免的蓬头垢面,似乎都有些魔怔了。

来往图书馆的自然也有军校里的老学员们。

一个个从最初的惊讶到现在的平静,经历过前几日的冲击,现在早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周卫国这里甚至成为了图书馆的一道奇景。

老学员们笑着说,图书馆里出了个书呆子。

嗜书如命,废寝忘食。

而沉浸在军事著作中的周卫国对周围的一切早就视若无睹了。

当新一批的国外军事著作从其他分校被送到图书馆之后,他再一次沉浸在这些没有看过的军事著作之中,贪婪地学习着。

另一方面,特种作战虽然只是小规模的另类作战,可对于队员们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

所以周卫国需要钻研学习的东西很多。

前世他报考中央军校之后学习的是步兵科。

这一世,出于增设特战科的需要,再加上他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似乎是愈来愈强,为了撰写出特种作战理论著作,他甚至深入地研究学习了炮兵科、工兵科、辎重科等科目,甚至就连军需科与医务科也没有放过。

一方面借助身边的书籍学习,再加上前世指挥了无数次战斗的经验,还有这军校里所有的教员抓来就问。

周卫国的军事理论储备以相当惊人的速度扩充着

069 苏州来信(为来一杯咖啡再加更)

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纵览国内外军事著作,并将这些著作中提出的军事思想汇总,加以整理和分析,才能突破开头的难关,达到不加点的境界。

天色慢慢地沉了下来,图书馆里的学员们愈发的少了。

角落里,通读国内外军事著作,再加上自身的经验与学识,沉淀了将近两个月,周卫国忽然有了灵感,厚积薄发之下,他开始在白纸上奋笔疾书。

只见他在开头写道:

国内外军事著作众多,可真要推本溯源,独占鳌头者当属我中国之孙子兵法。

“兵者,国之大事也”,这是战争观的奠基。

孙子有云:“兵者,诡道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

分析了战争的奇正、攻守、强弱、虚实、远近等对立的现象及其相互转化的关系。

战争,存在有迹可循的规律,按照这种规律,便可以做出相应的军事指挥,则战无不胜也。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提出:从一切战争现象的朴素联系和相互制约中去考察战争。

军事行动的基本目的是消灭敌人武装力量。

军事艺术最一般的原则是兵力数量上的优势,集中兵力和隐蔽、迅速地来达成突然性。

精神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若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

提出:全部战争的锁钥在于集中主要兵力,攻击敌军一冀或一点。

战略是进行战争的艺术,而大战术和战术则是进行交战和战斗的艺术。

进攻优于防御,进攻是一种最积极的战斗类型,而防御则是为在适当时机转入进攻所采取的临时待机行动。

核心思想是:

军事战争中克敌制胜的核心办法在于交战。

为了打败敌人,必须采取坚决的战略,坚决把主力投到决定点上,同时将正面攻破作为最后的选择,力求对敌翼侧采取迂回包围。

如果情况有变,无法施行,则从正面坚决突破,先将敌孤立分割成几部,然后予以各个击被。

再到利德尔哈特的战略论

提出:间接路线要比直接路线优越得多。

避免从正面强攻直撞的作战方式。

在战略上,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又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

在战争和战役中,应避免同敌人作直接的硬拼,而要首先使用各种手段,力求出其不意地震撼敌人,使其受到奇袭,在物质上遭受损失,在精神上丧失平衡,然后再视情况实施进攻。

这一军事思想其实已经与特战思想有些接近。

周卫国继续奋笔疾书道:

尽观国内外军事著作,于战争或者战役,于大规模或者小规模,其中规律总是有迹可循。

特种作战同样如此,应当是独特的、全面的、高效性与针对性的军事作战理念。

它的概念也不应该是定型的,而应该在不同的时机下做出不同的调整。

可以是“在持续战役中,由特别指定的小型部队打击敌关键环节的非常规作战行动,能够实现常规部队很难或不可能完成的战役战略意图,解决常规条件下的政治、军事、经济、等一系列问题。”

也可以是“专门执行突袭、破袭敌重要的军事、政治、经济等目标的战斗和其他特殊作战,比如空降作战、登陆作战、斩首行动、营救行动等等。”

还可以是“以小股部队借助各种尖端设备,以及独特的作战理念,更强的军事化训练,来杀伤更多的敌有生力量。”

一条一条写下,又涂涂改改。

看着自己越写越多,一页一页甚至快要成册的字,周卫国缓缓在第一页的顶头上写道:论特种作战的核心思想与意义。

万事开头难。

当把这本手册的书名敲定的时候,周卫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特种作战理论的雏形总算是有了。

但事实是,依旧任重道远。

周卫国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如果把他的特种作战理论比作是盖一个大房子的话,现在也仅仅是打好了半个地基而已。

他还需要不断的填充、修葺、改善、夯实

军事理论指导思想事关重大,他必须尽力做到没有纰漏。

否则,一本根本就经不起推敲的军事理论著作,完全不够稳固扎实的地基,又怎么可能支撑得起特战这座高楼大厦呢?

另外军事理论思想的提出,最好是有相对应的经典战例作为证明。

想到这里周卫国又有些头疼了,开始沉浸在国内外各大经典战例之中,并研究其中战术战略,企图寻找到可以与特战思想对应的例子。

除此之外,理论思想有了,实际教学指导同样不可或缺。

周卫国又在另一本册子上写了一行书名:

特种部队实练手册

他再次开始奋笔疾书,将关于如何训练出一支特种作战部队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