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3 章(1 / 1)

重生周卫国从雪豹开始 深思文学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将日伪军击退,或者干脆诱敌深入,将这伙日伪军消灭在西口镇中。

再比如日伪军的兵力过多,有一个大队1000多号鬼子,外加上一些伪军部队。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考虑到防御作战失败之后,转移群众安全撤离的工作。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两手准备,一方面在前线阻击敌人,另一方面,则是及时转移村子里的百姓。”

“为了达到及时转移的效果,八路军干部这边会帮助民兵大队对村里的乡亲们进行训练。

什么训练呢?

紧急军事撤离演习。

要求要做的很简单,就是模拟鬼子要进村的情况,需要咱们乡亲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比如十分钟或者是二十分钟,前线作战部队能够为乡亲们争取的时间之内,及时撤离出去,并带上相应的粮食和物资,以保证在顺利撤离之后,即便日伪军进了村子,也不会导致乡亲们的财产损失过多。

另外,乡亲们如果躲进深山,也可以借助手头的粮食和物资,存活至少一周时间。

这样才可以保证日伪军退兵离开,咱们再重新返回村镇,重建我们的家园。”

接着,在会议上,周卫国又和干部们就着如何对村庄落实具体化防御部署,作了探讨。

之后,命令下达,民兵大队还有八路军战士们纷纷行动起来。

而要百姓们配合进行撤离演习,自然需要干部们这边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倒是这西口镇的百姓们,思想上相当开明,再加上饱受日伪军的剥削之苦,如今有了自己的部队,自然大力支持。

所以撤离演习训练进行得非常顺利。

之后,周卫国和政委李勇谈话中,李勇更是提出了一个相当有意义的问题:

“卫国,你说到底什么样的根椐地,才能做到最是稳固?就算是再强大的敌人也无法动摇?也就是最强根据地。”

周卫国想了想,笑着说道:“或许就像是我们虎头山根据地那样,上下一心,军民一心,另外,全民皆兵。

就说咱们虎头山上下。只单论正规作战兵力的话,只有三千多人,可如果再加上虎头山的全体乡亲们,用大力的话说,何止上万?

不久前,我和汤炳权谈论的时候,当时大力说出我们虎头山全民皆兵,何止过万的时候,这姓汤的可是吓了一跳。

所以说,如果根据地真的可以做到军民一心,且全民皆兵,这样的根据地我想无疑是最强大的,即便是再强悍的敌人,也休想打败这样的根据地。

鬼子伪军尽可以摧毁根据地,却永远打不败根据地的八路军,还有乡亲们。

李勇深表赞同的点了点头,又笑着问道:“那么眼前的西口镇,卫国你想怎么做?”

周卫国说道:“这思想动员,不是政委的工作吗?老李,我要是说了,岂不是抢了你的饭碗?

李勇笑着说道:“能者多劳嘛,你卫国要是有能耐,把我政委的工作全给我包圆儿了,我倒是乐得高枕无忧,可以整日的放假,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了。”

两人大笑起来。

周卫国接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要想全民皆兵,周卫国认为,民兵大队的战士们,甚至包括村子里的乡亲们,不管是年轻人,壮年人,还是老人和孩子,需要练就他们使用武器的倾向,要远比他们会使用武器本身更为重要。

就像是一把刀在那里,当你愿意拿起那把刀与日伪军做抗争的时候,这把刀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威力。

否则你就算是刀法再厉害,连和鬼子抗争的心思都没有,那也只能成为亡国之奴。

对于这一点,李勇表示非常赞同。

最终两人决定,由干部们做思想工作,比如在村庄里经常给乡亲们开展一些军事教育活动,并传授村民们一些简单的军事技能。

就算是老人和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

除非是一些年龄过大或者是年龄过小的孩子。

所传授的内容也非常简单,多的不说,不需要大家打枪,手榴弹总是要会用的,简简单单的打开后盖,扯掉引线,丢出去就能炸伤敌人,这似乎很容易做到。

另外,孩子这边稍微加以训练,那可就是最好的情报人员。

这一点周卫国可是深有体会,之前将计就计骗了马四的行动,就是村子里的孩子帮了大忙……

341 艰苦卓绝的反扫荡(一)

关于反扫荡,虎头山根据地的八路军在多次的反扫荡中取得胜利,积攒了相当的经验。

眼前西口镇将来要进行的反扫荡作战,注定了是相当坚苦卓绝的。

这一点与西口镇目前的对敌环境有关。

虎头山根据地最开始的反扫荡作战,同样进行得异常艰苦。

直到后来整个虎头山的防御体系逐步建设起来之后,才一步一步稳固下来,

根据地整体的防御能力加强了许多。

再到后来,周卫国和李勇等人提出在虎头山设杨村等三个点,作为三角形防御体系,这才一次又一次的击退前去虎头山根据地进行扫荡的日伪军。

没有经历过日军大扫荡的根据地,是不足以扎稳脚跟的。

无数次血淋淋的事实无不证明了这点真理。

所以,接下来,西口镇能否长久地把握在民兵大队和乡亲们手中,就看能不能挺住日伪军掀起的大扫荡了。

大扫荡一旦开始,日伪军兵力强盛,西口镇的民兵大队就算是加上虎头山一个连的作战部队,也不可能是日伪军的对手,所以只能依托村庄进行作战,在村落里提前设好伏击或者陷阱,应用好地雷战、挑帘战、游击战之类的各种战术,以少打多,尽量给日伪军造成创伤,这才是反扫荡取得胜利的关键。

军事会议结束之后,民兵大队的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协助乡亲们在各个村庄,一方面是展开日伪军大扫荡开始之后的紧急撤离演习。

另外一方面,则是由一些军事干部们,对乡亲们进行一些军事的宣传和教育。

希望在关键时候,乡亲们也可以拥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在具体的村庄防御部署方面,主要以各式地雷为主。

西口镇自然比不上虎头山根据地,更没有兵工厂提供的各式地雷武器,所以西口镇目前的地雷,数量是相当有限的。

主要还是张楚那边从兵工厂提供了大样的各式地雷,让五连长顺带着送到了西口镇。

所以,周卫国又让五连的战士们,教着民兵大队的同志们,制作简单的子弹雷。

子弹雷很快也就成为了整个西口镇,各个村庄防御部署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