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张治中四人同样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卫国,继续你的第二点吧!”宋希濂道。
“是,这第二点,持久战,以我国无限的战略纵深空间来换取时间,最终获取战争的胜利。”
张治中四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正如我在第一点说过的,日本国小,民少,资源匮乏,他们是万万打不起持久战的。”
“那么他们打不起,咱们就该来打。”
“而我接着要讲到的这第三点,也正是为第二点服务。”
“日军目前占据东北,东北丰富的战略资源与广袤的战略纵深的丢失,这是我们的一大痛处,但事实既然已经发生,也无可奈何了。”
“正如我先前所说,日本可能的第一套作战计划,是由东北至华北,再至华东,后进中原,他们之所以会采取这样的进攻方略,正是因为我国东部自北向南多属平原地势,日军以平原攻势展开进攻,能够充分发挥日军的优势火力与优势机动性,而我们的部队在平原上作战是远不如日军的,如此一来会陷入大被动。”
“中日开战后,我们应该争取在华东方向开辟第二战线,逼迫日本两线作战!
另外,或许我们可以找到方法迫使日军改变由北向南的攻势!
我们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日军若是由北到南则是一片平原地势,毫无阻隔,完全可以猛扎猛打,可如果我们能迫使日军由东往西打,那就是属于典型的攀缘攻势,我们便可以节节抵抗,同时巩固后方,将日军拖入持久战!”
“而足以改变日军攻势节点的这个位置,自然就在上海!”
“第四点呢?”
这一次竟是张治中主动开口询问,四人已经完全被周卫国层层深入的分析所震撼。
周卫国道:“第四点,团结,后手,决心!”
“团结何解?”
“自然是中华民族上下一心,兄弟阋于墙,不管以前我们国内是如何自耗的,一旦中日开战,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这是属于全中华人民全民族的抗战,届时,我们当举全国之力抵御外辱,所有派系,不管是对立还是合作,都应该放下所有成见,甚至是建立起全民族统一抗日战线,集合号召起所有的抗日武装力量,一同对付日寇。
更应该做好思想宣传,遏止出现汉奸走狗。”
桂永清目露惊色道:“后手又何解?”
周卫国道:“一旦开战,未思胜,先思败,这本是兵家大忌,但事实是我国军事力量羸弱,恐怕全世界关注亚洲战场的都不会看好我们。
卫国虽是心痛至极,却也无可奈何。”
“所以一旦开战,这场战争必定不止一个阶段。”
“进攻阶段结束,必将进入相持阶段,相持阶段的战场我们又该选择在哪里,还有大后方的国防核心又应该置于何地,这些都是在开战之前我们就应该规划好的事情。”
周卫国说到这里,张治中四人脸上的神情已经精彩到不能以笔概述了。
宋希濂倒吸了一口凉气,又问道:“那么最后一点,决心,又是何意?”
周卫国铿锵有声道:“中日之战,无论胜负,永不和,日寇侵占我国土,戕害我民众,此民族仇恨不共戴天,但凡中华民众,当以必死之决心与日寇作斗争,永不败,永不输。
断绝求和派的心思,断绝那些企图求和苟全性命的囊虫。
当全中华的民众皆有决死之心时,任何胆敢侵犯我中华者,必将败亡!”
慨然之身还在四下回荡。
张治中四人沉默良久,震撼良久,周卫国的这番话实在惊人,宛如暮鼓晨钟,令人悚然惊醒。
缓缓回过神来,张治中长舒了一口浊气,竟是冲着周卫国敬了个军礼,“纵观国内军政各界,能把未来的中日之战分析的如此透彻的,谁能想到,竟是在你这样一个小小的青年身上!”
“治中受教了!”
宋希濂,桂永清,杜光亭也一起朝着周卫国敬了军礼。
到了此刻,他们已经完全将周卫国摆在了与自己同等的层面上。
周卫国用事实证明了自己。
宋希濂甚至开始大叫可惜,“教育长,我看咱们是把卫国这小子放错地方了,放到他老杜的战车一连,这不是屈才了嘛!不如把他调到我三十六师去,多的不说,至少给他个团长当。”
桂永清不服气地喊道:“调到我教导总队来,参谋长的位置我给他留着。”
宋希濂不乐意道:“放屁,你教导总队的参谋长不是早就有人了吗?”
“那就让他滚蛋,换周卫国上。”想起不久之前教导总队的参谋长分析的即将爆发的中日战争的局势,再和周卫国方才这一番分析相比较,差距立马就显现出来了。
桂永清此刻哪里还看得上自己的参谋长,恨不得立马赶回去把人踹走。
杜光亭则是有些无奈的摸了摸鼻子道:“我说咱们仨好歹也是同窗,你们不至于当着我的面挖墙脚吧?团长如何?参谋长又如何?我看都不如放在我装甲部队,这里才最能发挥他周卫国的才学,你们以为我只是给他个战车一连的连长?哼哼,我杜光亭还不至于识人不明,这只是为了给卫国练练手,也好叫其他人拜服。
后续战车营营长他是跑不了的,这小子要是真想,我就是把这个装甲兵团的团长让给他又有何妨?”
宋希濂和桂永清两人愣了下,对视了一眼,随即忍不住大笑起来。
“得,永清,老杜这是急眼了,都开始下血本儿了,连自己的饭碗都要丢了也要拉拢卫国这小子呢!我看咱俩是争不过他了。”
桂永清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我看也是。”
杜光亭则是长长地松了口气,他还真怕宋希濂和桂永清把周卫国给他挖走。
几人说笑了一阵,氛围轻松了些,张治中这才又问道:
“卫国,如你所说,上海是必要节点之一,这一点倒是与参谋部的分析不谋而合,那么你认为若是中日开战地点就在上海,我们又该如何做?”
张治中的问题问完,宋希濂三人也连忙把目光汇聚了过来,现在对于周卫国的分析,他们可是看重的很。
周卫国道:“老师,其实在上海开战对我们来说也未必就是不利,上海本来就驻扎了日军的一支数千人的海军陆战队,再加上他们所谓的乡军人,舰载机动兵,和已经登录的增援部队,足有近万人。”
“我们如果突然在上海这么一打,日军肯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我们吃掉他们的这支万人部队,这一点咱们不得不承认,日军的支援意识与支援速度都是相当了得的。”
“再加上上海原本就是日军的战略欲争地点,咱们这边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