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1 / 1)

重生周卫国从雪豹开始 深思文学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应该对我如实相告,让我也报考特战科!”

周卫国哭笑不得道:“鑫璞,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特战虽然有它独特的地方,但是常规战争才是主旋律,特战也是为常规战争服务的。

这次演习特战队之所以能够成功,是有很大侥幸成份的,其中一点就是因为教导总队太过轻敌,没有把咱们放在心上的缘故。

可如果这是真实战场,敌人一定会严密防守,特战行动将难上加难。

所以那个时候就需要主力部队的完美掩护与牵制。

那个时候就太需要像你孙鑫璞这样的精英指挥官了。”

这算是绕着弯儿的拍马屁,孙鑫璞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倒是一点儿不谦虚,“那是,卫国,以后打鬼子的时候,你要是想搞什么特战行动,我一定配合你。”

“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教育长办公室。

如今张治中再看自己这个学生,已经是满意到不能再满意的程度了。

这次的教导总队与学生总队实兵对抗演习,周卫国用实际行动向他上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正如在军事对抗演习之前,周卫国对张治中所说的那番话:“老师,特种作战是惊人的战术,可一旦能够与主力部队配合起来,那才是它真正的意义所在,这次实兵对抗演习,学生会努力向您证明这一切的。”

现在看来,周卫国做到了。

“坐。”

如今师生情谊深厚,不客气反倒是最应景,像是到了自己家,周卫国随意地坐下。

“卫国,看来你说的不错,小人物也能改变大历史,小小的特战队同样能够扭转乾坤,这次你用实际行动让我看到了特种作战的魅力所在,我相信不止是我,所有关注着这一切的人都会为之感到震撼的。”

说到这里张治中神秘一笑,低声道:“你可知校长再一次被你惊动了?用校长的话说,倘若他的嫡系之师全部能打造成你特战队的模样,何愁天下不定,何愁卫土不稳。”

周卫国无奈道:“老师就没有告诉校长,特战队组建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无力,绝不可能达到普及部队的地步吗?”

张治中笑道:“自然说了,犹如一盆凉水,校长还为之可惜了许久。”

人心不足蛇吞象!

周卫国不想再谈论这个问题,心里则是想着,只要他们这位首领别想着把特战队用在剿匪的算盘上,就阿弥陀佛了。

为此,周卫国甚至刻意交代过方胜利几人,延缓特战队的训练进程。

周卫国的想法是,最好能拖到抗战爆发为止……

105 谈话 目的 理论(求订)

说过特战队在士兵演习表演中出彩的表现之后,张治中谈到周卫国毕业之后的打算。

周卫国对自己即将到来的命运心知肚明,他回答道:“老师,学生报考中央军校的初衷,就是能够带兵,上战场杀日寇,毕业之后,学生愿意服从分配,不管是留在中央军校还是去前线作战部队,哪怕是让我做一名士兵,只要可以上战场,我都不会有二话。”

张治中是个征战沙场的老将,周卫国此番话语的血性自然能赢得他的共鸣,他重重的点了点头,道:“好,你能不忘初心,就凭这一点便不愧为我张治中的学生,我希望你能永远的牢记,不要学那些不思卫国,只求高官俸禄的囊虫。”

“是,请老师放心,您看我这个名字,只要一被人喊到,就永远忘不了。”

张治中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笑了起来。

接着张治中像是试探似的问道:“卫国,你有没有想过,从军校毕业之后继续深造?”

来了,看来张治中应该是知道一些内幕。

周卫国道:“如今时局未定,在最终的战争爆发之前,最好的准备就是不断地积蓄自身的力量。

听说当年黄埔第一期毕业的老学长们,不少在毕业之后又去了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卫国也曾想过这些,只是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有,当然有!”张治中肯定地说道。

周卫国忙道:“老师此话怎讲?”

“说起来学校还是沾了你的光,还记得你在实兵对抗演习中遇到的德军事总顾问冯拉特上将吧?”

“是,学生记得,这位德国将领的确是个令人尊重的人。”

“冯拉特上将不止是在我们中国享有莫大权力,在德国一样颇有权威,他曾是前德国防军总司令,在国内人脉很广,送咱们的学生去德国军校学习的事情他完全做得了主。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中国学生去德国军事学院留学的事情,校长向冯拉特上将提过许多次。

只是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拒绝,可这一次,冯拉特上将明确表示,正是因为你的原因,他同意我们派一批优秀学员赶赴德国柏林军事学院进行深造学习。”

说到这里的时候张治中也有些感慨,委员长没有做到的事情,却让自己这个学生办到了。

来了!

周卫国暗喜。

这件事情他早就做过规划,去德柏林军事学院深造是肯定的。

一来这是一次镀金的机会,如果少了这样一层履历,他周卫国放在国内一众优秀的军官之内,怕是就要显得有些平平无奇了。

甚至就连他撰写的关于特种作战理论的著作没准儿也会因此被人轻视。

二来,关于他的好友兼未来最大的敌人竹下俊,周卫国有一番计划,或许能够改变两人最终成为宿敌的悲剧。

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前世周卫国在柏林军事学院学习的时候,就在毕业前夕,他曾从一位教官的口中得知,学校有一套完整的强兵速成理论以及实练教程。

据说只要掌握了这套理论,并加以严格的训练还原。

哪怕是没有摸过一次枪,没有上过一天战场的百姓,只要集中起来训练最多三个月的时间,整支队伍便会凝聚出相当强悍的战斗力。

据说这是德军精锐的核心训练法门。

只是在军事学院里,这项课程并不对其他国家的学员开放,再加上已经是毕业前夕,周卫国便与这强兵速成理论缘悭一面,一直感到大为可惜。

而重生以来,周卫国更加地意识到,在最短的时间内训练出一支战斗力强悍队伍的重要性。

这也是在今后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过程中,国共双方将领最头疼的事情。

兵源是不稀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之后,中华全民皆兵,一茬牺牲掉了,更多的血性男儿就会补充进来。

这时候最难办的就是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原本只是平民的士兵训练出像样的战斗力来。

要知道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