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都不多。一路上和鬼子骑兵作战,基本消耗殆尽了。
现在,满满的两箱子弹,正好给他们补充到位。
平均下来,每个人都能拿到两百发左右。顿时就元气满满了。
又给孙德胜补充了子弹。
同时又给楚云飞补充子弹。楚团长有些生气。
当然,这个气不是冲着杨岳来的。是冲着日本人来的。估计刚才被日本人追的有些恼火。
现在,他要去找日本人出火。
拿到子弹以后,楚云飞就单独行动去了。
“杨岳,你认识他?”孙德胜低声问道。
“他是晋绥军358团的团长。”杨岳回答,“你们是怎么遇上的?”
“我带着兄弟们来平汉线找你。路上听到鬼子枪声,于是过来查看究竟。”孙德胜回答,“然后就看到他了。但是他一直没有说话。”
“他估计是心情不好。”杨岳说道,“你们就当做是没有遇到他就好了。”
“那行。”孙德胜说道,“我带人去了。”
“去吧!”杨岳点点头。
很快,孙德胜就带着他们就投入了战斗。
这时候,鬼子的前锋距离他们已经不到三百米。刚好是在肉眼射程极限。
“砰!”
孙德胜率先开枪。
冲在最前面的一个鬼子顿时一头栽倒。
在三四百米的距离上,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的杀伤力是非常可观的。完全不需要考虑威力问题。
“砰!”
孙德胜又是一枪。
又有一个鬼子倒下。同样是一枪毙命。
可惜啊,孙德胜不是自己的特战队成员。否则,光是从他的身上就能拿到不少奖励。
幸好,有苏文谦给予一点安慰。
“叮咚!”
“特战队员苏文谦远距离击杀日寇一名。”
“特战队获得一份特殊奖励:762毫米莫辛纳甘步枪子弹一箱(1440发)。”
“特战队获得100点积分。”
果然,苏文谦的枪法稳得一笔。
除了开枪的速度有点慢,简直是没有任何缺陷。
还有就是八五式狙击步枪不够给力。有效射程只有八百米。超过八百米就得看运气了。
“叮咚!”
“楚云飞远距离击毙日寇一名。”
“楚云飞获得一份特殊奖励:792毫米毛瑟步枪弹一箱(1440发)。”
“你获得100点积分。”
忽然间,系统又有提示。
杨岳默默的看着楚云飞。
楚团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开枪的速度极快。
在不到五秒钟的时间里,他就已经是打出八发子弹。总共打倒了八个鬼子。
厉害!
枪法确实不错。
手枪、步枪统统都玩的溜溜转。
那个钱伯钧也是弱智。他不可能不知道楚云飞的枪法吧?
明知道楚云飞的枪法那么厉害,他还叛逃?还要和储运他单挑,真是找死。
晋绥军358团的综合实力其实是不错的。可惜因为晋绥军的政策关系,总是不肯积极主动的攻击日本人。
如果是楚云飞的思想能够稍微转变一点,更加积极主动一点,358团的贡献会更大。
现在,楚云飞射杀了那么多鬼子,日本人应该会恨他入骨。
连带的,肯定是连晋绥军都忌恨了。
阎老西的日子还想要那么舒坦,恐怕是不行了。
“砰!”
“砰!”
孙德胜又是连续两枪。
又有两个鬼子倒下。鬼子的前锋队伍顿时变得稀松了。
本来,鬼子采取的就是散兵线攻击。虽然投入进攻的鬼子数量很多,可是相互间的距离,却是拉的比较远的。
这样松散的队形,可以有效的躲避密集炮火的攻击,也可以减少敌人机枪造成的伤害。
不过,如果是遇到敌人的神枪手,就会比较麻烦。只能被动挨打。
孙德胜、苏文谦、楚云飞三个神枪手,完全是将鬼子给遏制住了。
杨岳都不需要出手。
他甚至是有时间摆弄一下照相机。
这么激烈的战斗,肯定得拍照留念。以后和平了,可以拿出来显摆一下。
可惜是没有录像机……
录像比照相机更加的有说服力……
忽然看到那三个女同志。她们并没有参加战斗。而是安静等待。
杨岳于是将照相机递给其中一个。
“会用吗?”
“会……”
“行!送你了!”
“啊……”
那个女同志颇感意外。
杨岳已经是爽快的将照相机送给了她。
本来是要和那个什么商人做生意的。但是后来又走散了,没有遇上。
有照相机不用,那也是浪费啊!
你们女同志既然不会打仗,那就负责拍照。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哦!
“多拍几张。以后有用。”杨岳说道。
忽然想起一件事,又特别提醒,“但是不要拍我。”
“明白。”那个女同志心领神会。
杨岳于是递给她一堆胶卷。
那个女同志就忙碌起来了。
672,楚团长还是很生气
八路军的宣传工作为什么弱?
因为缺乏第一手的资料。其中就包括相片、录像之类的。
你说你在哪里打仗,消灭了多少鬼子,别人也不可能跑到现场去查看不是?你也没有拍照存档,没有影像记录啊!
可是,八路军也没有办法。
那时候十分紧缺拍照器材。
照相机都是非常珍贵的。胶卷也是非常珍贵的。
数量太少,很难面面俱到啊!只有极少数的一些战地记者是有资格配备照相机的。
广个告,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 \\!
这次杨岳也是碰巧,居然遇到一个会用照相机的女同志。
事实上,这是非常非常罕见的。
“咔嚓!”
“咔嚓!”
拍这里。拍那里。
拍这个。拍那个。
一时间忙得不亦乐乎。
“她们是宣传干事?”杨岳问马小五。
“对!”马小五说道,“她们是从延安来的。是中央党校的宣传干事。”
“难怪”杨岳点点头。
就说怎么会有人使用照相机,原来真的是宣传干事。
当时的八路军,确实是有一部分的女军人。主要是负责电讯、医疗、宣传三方面的工作。
这三个女同志,分别是叫做韩霜梅、石春燕、钟山雪。
之前那个有点圆圆脸,有点腼腆,会画画,会写章的,就是钟山雪。
不要看她外貌似乎不太起眼,其实是来自江南的女学生。化水平最高。还会写诗歌。还会作曲作词。
韩霜梅就是会用照相机的这位。她年龄最大,已经超过二十岁了。唔,没错,就是二十出头。已经是年龄最大的。是三个女同志里面的大姐。
石春燕则是能歌善舞的。身材也是最窈窕的。部队行军,在路边唱歌鼓舞士气的,往往就是她。
因为她们年纪都不大,韩霜梅都是叫她们小钟,还有小燕。
韩霜梅拿着照相机拍照,小钟和小燕都在旁边羡慕的看着。
渐渐的,越来越多的战士发现,居然有人用照相机对着自己,好像是要给自己拍照呢。
哎呀呀,这就不得了了。
他们顿时就好像是打了鸡血一般。
照相?
谁不愿意啊?
这年代,照相机可是稀罕物。
除了在大城市里面有照相馆,其他地方都是没有的。
何况是在残酷的战场上?
就连楚云飞都是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他觉得军人必须时时刻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