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术”。这种战术可使你摆脱时间的束缚,自在地活用
时间,而获得最高成果。
英国政治家者巴金逊,曾就时间术提出两个观念:(1)为严守时间,(2)为计划时间,而计划时间就等于是笔者现在叙述的“时间操纵术”(原理虽然类似,但是此“时间操纵术”的名称、内容、专门技术都是笔者首创”。)
时间操纵术的原理很单纯。
(1)衡量每件工作中时间因素的重要性。
(2)下意识地探讨时间因素,即以时间的观点来衡量工作。
若能确实把握这两点,不论什么工作都能顺利完成。
“时间操纵术”包括十种专门技术,现依序说明如下:
(1)仔细观察工作的各种情况,把握最佳的行动时机。福泽论吉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学者,某次到横滨观光中,发现横滨地区相当流行英语,而自己竟然对英语一无所知,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气馁退缩,反而把握这个机会,努力地学习西方各种学问,终于成为大学者。
(2)时间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应列为最优先的考虑。。日本电算董事长永守重信先生,在创业的艰苦时期,就提出了“管理者能以其他竞争对手所需交货时间的一半来提前交货”。因此,他得到了更多顾客青睐,而渡过难关,发展成大企业。
(3)以时间为武器来打击对手。犹如打麻将时,若遇到打得较慢的对手,就不断地以“管理者又可以看报纸了!”或“喂!你打快一点行不行?”来催促,以致对方在忙乱之下,常会不加思索而乱打牌,种下败因;现实的商场竞争中,这种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尤须警惕!
(4)与前项刚好相反,在处理重大案件时,不可急于一时,宁愿以更多的时间来换取最大
的成果。比方说,与某访客交谈的预定时间已到,但若是他的谈话很有价值,可弹性地延长交谈时间。再则,举行会议,当然是以在预定时间内结束为原则,但是,若遇到大家踊跃发表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时,不宜仍然按时散会,可适度地延长会议时间。
(5)伺机而动。在商场上,如果不能伺机而动,往往会吃大亏。
(6)可将不想继续从事或没有价值的工作,暂搁一旁,这并不是怠惰,而是一种有意义的
革新有效作法。
(7)准备不足时,要适度拖延时间,若是盲目前进,必遭败果。因此,可用“管理者现在
很忙”等借口,争取一些另谋对策的时间。
(8)遇到不利的交涉场合时,也要设法拖延时间。这种情况,犹如拳击比赛时抱住对方一
般,虽然不够光明正大,但有时却是必要的。运用之道如:故意迟到、岔开话题、不谈结论等等。
(9)某些场合,要作迅速明确的决定,确实掌握住整个局面。
(10)让对手着急,使之落入自己掌握中。
如果能够掌握以上十项专门技术,你将成为管理时间、运用时间的高手。
五、触摸时间的感觉
拥有“时间感”的人,不仅有明确的使用时间法,而且在工作、交际、游戏等各方面,也一定是高人一等的。个人应该把自己从不当的“习惯”信仰,以及固定化的价值观中解放出来。一个人若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完全的技术,就可以借此判断时间,锻炼自己对时间的控制。
时间感觉从跟对手有共同感觉开始
如果说从同理心中,可以产生出时间感,可能会有很多读者吃惊不已。同理心和时间感,乍看之下,是毫无关系的两件事。
不过,就如同管理者所说的:时间感觉的水准的要点,便在于同理心高不高,以及对一般人的理解能力深不深。这并不是教管理者如何去迎合,或符合他人,而是说必须站在对方的立场着想,否则,再好的技巧,也无法使自己对时间有敏锐的感觉。
现举一个更易说明的例子。
例如,有一些人就是会让对方苦等、干等,而自己却一点也不以为意,也不觉得抱歉。还有,有些人不站在对方的立场着想;也不管对方愿不愿意,硬是拉着他,尽说些无意义的话。
像这些人,都被认为是不守时间规矩的人。“不守规矩”这个词,有个性上的差别味道:“那个人的个性就是不守规矩,真是拿他没办法”,旁人也都如此地放纵、包容他。
但是,管理者觉得,不遵守时间规矩的人,并不是因为本身的个性引起的,而是缺乏同理心所造成的。而且,也是一种不关心他人的态度的表现。
为什么呢?因为那些让别人等待的人,一点儿都不关心正在等待他的人的心情,也不在意白白地浪费对方的时间。时间,尤其是目前存在的时间,跟人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让对方等待,就等于毫无意义地夺取了对方的时间,而造成对方的损失。这种痛苦,这种心情,不能够了解,不能够体会,不是缺乏同理心,是什么呢?
反过来说,性格规律化的人,会有严守时间的态度——或许有这样子的人;但倒不如说,严守时间的人,是因为他懂得体贴他人,能够和对方产生同理心才有的结果;如果能够想象得到对方被剥夺了珍贵的时间的痛苦,你还忍心让对方苦苦等下去吗?
因此,不遵守时间规矩的人,应该彻底反省一下对人关系的出发点,如果不能产生同理心,不能进一步地了解人类,那么,永远也没办法提高对时间的感觉。
提高想象力的十项专门技术
另外有一个提高时间感觉不可缺少的能力,那就是想象力,想象力是一种可以丰富并开
展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精神力,有很多阐述时间术的书,都有很大的缺陷。如果不将想象力这个主要因素列入考虑的话,就没有办法提高开发时间的效果。而且,如果不培养想象力的话,就不能够期待对时间的感觉会提高了。
管理者曾经在某家公司的训练部门任职,那时正在处理一件为两百位新进员工安排工作场所的事情。管理者先将这些人的个性、适性以及基本资料做一比较,最后采取了下面的方法。
当管理者看完他们的资料后,就先在脑子里,把他们安排在各种不同的地方工作,然后尽可能地想象他们正在工作场所中,执行职务的情形。管理者重复不断地运用想象力,终于,适合每一位新进员工的工作,一一清清楚楚地浮现在管理者的脑中。
由于受到分配范围的限制,并非每个人都能如管理者所愿地分配,但是,从日后的工作情形来判断,这已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