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1 / 1)

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 佚名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5个月前

于产出了自己的磁带录音机,并几经创新后大获成功。

  1954年1月,索尼又以25万美元买下生产晶体管的专利。因为他们意识到电子技术领域更新换代的浪潮即将来临,于是他们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袖珍晶体管收音机。创造性使他们比国内同行整早了两年。

  1979年的一天,几个技术人员的好奇心使井深大的想象力中有了立体声录放机的概念,同样是想象力便有了诸如微型电视机、小型录放像系统等,总是别具一格,先声夺人。

  60年代,盛田昭夫的《让学历见鬼去吧》同样也体现其创造意识。因为,当时的日本还处极浓的重视文凭的氛围中。这一创新使索尼人才济济。

  索尼公司除了拥有众多的科技人才之外,还特别重视选拔配备具有高度创新精神的经理班子。在选拔高级管理人员这个问题上,索尼从不雇用仅仅胜任某个具体职位的人,而乐于启用那些具有不同经历、喜欢标新立异的实干家。索尼公司从不把能人定在一个岗位上,而是让其合理流动,为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提供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中,索尼人特别乐于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人人积极进取,个个奋勇争先,整个企业始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几十年来的辉煌历程,清晰地表明,索尼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无不在于其真的动源——索尼人。

  □ 枯萎的“苹果”——创新与保守

  据法新社华盛顿1996年2月3日电:昨晚,苹果公司宣布,由国民半导体公司总裁吉尔伯特·阿梅利奥接替迈克尔·斯科德勒,任公司总裁;同时取代马尔库拉,兼任董事长。苹果公司希望这一任命能给正在困境中挣扎的“苹果”恢复信心。

  还记得那些令人兴奋的时刻吗?还记得可以玩各种精彩游戏的苹果Ⅱ型机吗?还记得令人难以置信的麦金托什机用一个美妙绝伦的图形界面取代了那些笨拙的DOS指令吗?还记得用鼠标去点那些小小的像标吗?苹果计算机公司80年代初创造出了这么多奇迹,人们实在难以想象它也会衰落,而仅仅作为一个特定小市场的生产商苟延残喘地活下来。苹果公司曾把乏味的二进制和字节变成全世界千百万人喜爱的工具和玩具。它的衰落令人遗憾地证明单单靠一时的革新和大胆的想象力有时候也不足以保证长久生存下去。

  苹果公司从盛极一时到昨日黄花不过只有19年时间。在美国这样的工商企业家的社会,苹果公司的衰落是个极为重要的教训。叛逆精神是苹果公司的核心文化,这也为它撒下了灭亡的种子。从公司成立伊始,技术上的“创造者”们就全然藐视那些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后者成了公司的“扈从”人员,与史蒂夫·乔布斯周围那帮穿牛仔服的人是格格不入的。结果,这个内向、封闭的文化妨碍了苹果公司扩展到更大的市场。有独创性的麦金托什机

  缺少后继支持力量,又不能接受非苹果公司的技术。在乔布斯被约翰·斯卡利撤换掉以后,麦金托什才能得以开放。但是斯卡利和继他之后的迈克尔·斯平德勒一样,都无法说服那些

  搞技术的人再进一步,而准许别人使用麦金托什操作系统的专利。如果苹果公司这样做了,

  它可能已经称霸于世界计算机市场了,但实际上,苹果公司一直对市场持事实上的漠视态度,听任其核心技术停滞不前,当微软公司推出视窗95软件的时候,就已经赶上了苹果公司,以后的事就已是众所周知的了。

  对此,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2月5日一期中有文章做了感慨:革新和想象力并不能补偿傲慢、封闭、管理不善,不能弥合一个任凭昔日的稀世之宝白白断送掉的董事会的大漏洞。

  创造,在于“先进”,而不仅在于“别人没有”。“先进”是靠不断地创造实现的,而“别人没有”则也可以由封闭、隔绝来保证,封闭没有出路。

  五、产出大于投入的秘密

  德鲁克说:“企业必须有能力生产出比构成企业的全部资源更多或更好的东西……它的产出必须大于所有的投入。”但他又说,企业的经营不能像19世纪的经济学家那样,认为只要“按照道斯顺序把资源投放进去,然后打开开关把资本投进去”就能使投入大于产出,它是“不可能从资本这样没有生命的资源中产生出来”的。

  任何一个组织,包括企业,有许多的资源,但是,“所有其他资源都是受机械的法则支配的。人们可以把这些资源利用得好些,或利用得差些,但决不可能产出大于投入。”他的结论是“有可能扩大的资源,只能是人的资源”,在所有资源中“人是唯一能增长和发展的资源。”他又称之为“独一无二”的资源。人之所以是能“扩大”、“增长”或“发展”的资源,就是人的创造力。因此,怎样使用创造型人才,并能激发人的创造力,使“平凡的人”也能干“不平凡的事”就成为用人艺术的最重要课题。

  □ 吉尔福特:人有不同的创造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智力结构”模式创始人吉尔福特(1897~1987)30年前就有了如下真知卓见:

  “至少就学术界之外的人而言,他们一般都承认探究有关创造性素质知识的重要性。我可以引证人们普遍对发现和培养创造性才能感兴趣的证据。雇有许多研究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大工业,曾举办过有关这个课题的一些重要的会议,并出版了种种论丛。许多人都想探究这种现象的原因:为什么同一高等学府的毕业生,虽然都具有很高的成绩和评价很高的推荐,在输出新观念方面却有如此大的差异。新观念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这是得到普遍公认的。一位科学家或工程师发现一种新原理或形成一种工业革命的新过程,而其他人仅仅是在分配给他们的日常工作任务中做一些很正常的工作而已。”

  “众所周知,政府各部门现在是科学和技术人员的最大雇主。这些雇主也想知道,怎样识别那些具有发明潜力的人。我所听到的对在这些职位上的大学毕业生的最常见的抱怨是,尽管他们在做分配给他们的任务时表现出已掌握了他们所学过的技术,但是,当要他们解决一个必需采用新途径的问题时,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