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好事,为什么不答应呢?”马强问道。
楼班正色说道“鲜卑乃我大汉之敌,我乃大汉郡守,岂敢不告而收?”
马强笑了一下,对楼班的政治觉悟很是满意。
“让他们来见我吧,另外你安排一下,天黑前我想先去纺织厂看看算了,让他们到纺织厂吧,我们先看纺织厂!”
“诺!”
东乌桓纺织厂,可以说是东乌桓的支柱性企业了。
由于羊毛的洗涤需要大量的水,因此整个东乌桓纺织厂都设在了渝水的边上。
这是一大片的厂房,四周不仅仅有卫士守卫,还有游骑巡视,可见楼班对这里的看重。
马强带着众人,在楼班的带领下来到了纺织厂,还没到,马强就看到几个鲜卑人低头站在厂门口,这几人远远的看到马强等人,立刻噗通一声拜倒在地,以表示臣服。
“都起来吧,你们的事情我们待会再说,楼班,和我们介绍一下你的纺织厂吧。”马强随口让这些人起来后,再没有看他们,而是让楼班带队参观纺织厂。
说起这个纺织厂,楼班的腰杆都挺拔了一些。
“明公,这个东乌桓纺织厂,是在红星纺织厂的专家指导下建设的,现有纺机一千一百二十七架,而且每天还在不断的增加中。
明公这边走,这边是我们的羊毛洗涤区。”
这个洗涤区是最靠近河流的地方,在水车的驱动下,一堆堆的羊毛在洗涤池中被搅拌着,以便加快去除羊毛上的油脂和污垢乃至杂草。
“现在这里还在扩建,我们的目标是每日处理十万斤羊毛,这些羊毛经过洗涤后就会被烘干!”
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联欢
正常要让洗涤过的羊毛变干所需要的时间太长了,这可不是这样的大型工程能接受的,因此所有的羊毛都会被平摊在一块块的木板上,然后进入烘干区,被用火烧出来的热空气烘干,这在这个时代可是个技术活,毕竟一个处理不好,就会让羊毛受损,影响毛线的品质。
当灰黄色的羊毛经过洗涤和烘干后,变成了纯白色的精毛,这让所有人都啧啧称奇。
马强一边走着,一边暗暗观察那几个鲜卑人的表情。
只见那几个鲜卑人的眼珠子一个比一个瞪得大,这样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他们别说见了,想都没敢想过。
而当看到羊毛在梳毛机的工作下,从羊毛变成网状,又通过喇叭口将网状的羊毛变成羊毛条,变成羊毛线,最后被纺织成羊毛布时,这几个鲜卑人只觉得脑子都不够用了。
原来羊毛居然是这样变成羊毛布的!
原来自己家里那些没人要的羊毛居然可以变成这样精美的布匹。
如果自己的部落也有这些机器,那不得发大财了!
做为鲜卑的小部落,他们脑海中第一个反应就是想抢。
但理智又飞快的将这个想法踢到了鲜卑山上。
抢?
要是能打的赢大汉,不,别说大汉了,要是能打的赢乌桓,他们这些鲜卑人至于活的这么惨嘛。
当马强看到穿着干净整洁的制服,在一台台纺机面前工作的乌桓妇女们,马强不由点了点头。
“为何都是女子?”卢毓不解的问道。
“男耕女织,有什么不对吗?”马强笑道。
“那这些女子在这里织布,他们的丈夫呢?”
“他们的丈夫在放牧和耕作啊,不过他们放牧和耕作所得到的收入,可没这些人在工厂里工作得到的收入多。”
楼班点头说道“明公说的正是,如今谁家姑娘能在纺织厂工作,那她家的帐篷都要被人踏破了。
在这里上班,旱涝保收,一日包两顿饭,一月还能拿到近百钱的工钱。”
啧啧啧,近百钱,资本家丑恶的嘴脸啊。
马强可知道这纺织厂一年能赚多少钱,不过一想到赚到的钱大部分都转移支付到了大将军府的库房中,马强也不得不说一句真香了。
“丁铃铃铃”
随着黄昏的到来,下班铃声的也响了起来。
在电力设备没有普及之前,晚上加班几乎是不可能的。
“明公,我们准备了有我们乌桓特色的篝火聚会,不知明公是否愿意参加?”
“自然要去,我很想尝尝你们这的烤全羊有什么特殊的风味你们几个,过来说话。”
马强看向那几个一脸想靠近又不敢的鲜卑人,招手说道。
那几个人见马强答应和他们说话,连忙低头上前。
“楼郡守,介绍一下吧。”
楼班点头,依次介绍了起来,这几个都是鲜卑小部落的首领,其中便有当日的段日陆眷。
段日陆眷之所以一直留在柳城没走,完全是舍不得柳城的幸福生活。
虽然和广宗、平原相比,柳城依旧是苦寒之地,但和草原相比,柳城就已经是人间天堂了。
段日陆眷因为通风报信有功,楼班也就懒得赶他走,就当刺激当地经济了吧。
“你叫段日陆眷?”
马强听着这个名字,脑海里闪过了一个白衣飘飘,使用六脉神剑的小帅哥。
而面前这个典韦都能称得上是俊俏。
白瞎了这个名字了。
“既然你们希望内附,那就要遵从我大汉法令,楼郡守,等会你告知他们内附的条件,如果他们愿意接受,就安排他们进来吧。”
马强说完,就让楼班带着
就在马强吃着烤羊肉,在享受民族大联欢的时候,郭嘉快步走了过来,拿着一份电报递给马强低声说道“明公,长安突变,天子已经离开长安了。”
什么?
刘协离开长安了?
这可是大事,马强立刻接过公孙方发来的电报细细的看了起来。
刘协能离开长安,还要从之前的数方混战说起。
话说当日,董旻和牛辅、郭汜三人歃血为盟,联合攻打李傕。
李傕则用长安的钱粮为诱饵,拉拢来了羌人,和三人打的是难解难分。
驻扎在外的杨定、张济等人得到长安大乱的消息后也领兵回到了长安,但因为忌惮,这几人都不敢轻易入城,而是分兵驻扎在长安附近的阳陵等地。
本来,这也算达成了一个平衡了。
但这个平衡,却在一股白波军的冲击下被打破了。
一个月前
一支虽然排成队列,但与其说是军队,不如说更像是农夫的军队正在往长安挺进。
这支部队的主帅,就是白波军的郭太和杨奉。
二人并驾齐驱的在队伍的中间,杨奉的边上有一员大将,手提一柄开山大斧,而郭太的边上,正是那日自告奋勇前往白波军的种辑。
“种校尉,陛下当真会封我们做将军?”虽然已经走了大半的路了,但郭太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堂堂大汉天子,居然会找他们白波军当援军,而且还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