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5 章(1 / 1)

科学家闯汉末 魔冥王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一幕出现了。

马强好像不是在耕地,而是在坐马车,那劣马的速度和平时拉马车的速度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不少人都疑惑的开始讨论起来了。

“这马刺史不会是不会耕田吧?”

“说的是啊,这样的速度,恐怕犁根本没有下土。”

“哎,看看得了,也就是那么个意思。”

但很快大家就发现不对了,由于马强耕田的地方位于下方,等耕的面积慢慢变多,所有人都发现这的确是在耕地,那被翻出来、变色的土壤是做不了假的。

“这这是怎么回事?”

“为何耕地如此之快?难道那是战马?”

“绝对不是,那只是劣马,老夫在相马一道上还颇有研究的。”

关羽也眯眼感觉不可思议,问向正在吃肉的张飞和一脸笑意的刘备“大哥、三弟,你们为何毫不惊讶?”

张飞一边咀嚼一边翻了个白眼说道“既然是营主做的东西,除非他能自己耕田,否则都没什么好惊讶的。”

刘备点头道“有了此物,我大汉便可多出上千万亩的良田了,明公不知不觉,总是做出好大事来。”

“诸位可有兴趣上前一观?”韩卓在上面喊道,下面的士族代表再也不矜持了,一个跑的比一个快,有的甚至连鞋子都懒得穿。

后世的人可能无法理解古人对优质农具的期盼的,这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粮食和生命的代名词。

更是古代财富的最终代表,对于古代农户来说,一副好犁,是可以当传家宝的!

“这叫什么犁?”

靠近后,所有人都发现这是一种自己以前没见过的犁了。

“这个叫做杨颜犁,又叫铧犁,是使君两个部下杨驰和颜发共同所创的。”

马强知道这个农具对后世会有多大的影响,因此他想乘机塞点私货进去,有了杨驰和颜发在前,日后推行科学的阻力想来会少不少。

“此物何处可得?”

“明公已经准备大量打造,低价租借于农户开辟田地,不知道诸位可有兴趣?”

“有!”所有人齐齐的喊道。

这样的宝物,谁说没有,脑子一定是被驴踢了!

现在他们已经把可能要平价销售存粮的事情忘记了,有了这样的犁,就代表可以用现在的佃户开垦更多的田地,这是无限的未来啊!

所有人看向马强再也没有了敌视,反而充满了讨好。

谁都明白,后面谁能先得到大量这样的农具,就在接下来的开垦比赛中得到先手。

“此物不卖,只用粮来换,如现在手中无粮的,可以以未来的收成来做抵押。”段英继续看向众人笑道“之前明公说了,只会买诸位手中的七成库存,诸位还有三成存粮可以换此物,如有兴趣,等会可来寻铁面商讨此事,由于产量有限,先到先得,还请诸位见谅。”

“那是,那是!”

马强是准备把他们手里所有的存粮都给掏出来为止了!

但也可以预见的是,等幽州到处都是这种铧式犁后,必然会引来一次粮食产量的高峰。

还是那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远处的刘鑫等人看到面前一幕,心中的震动是可想而知的了。

马强说的授田也许真的能行。

这样的犁普及后,天下的田地就不再是一个定数了,翻倍只是时间问题。

多了这么多的田地,授田的基础也就有了。

如果能再次授田,也许流民就可以真的消失了吧。

护明公!进洛阳!推良法!授名田!!

所有的军官心里暗暗的喊出了他们之前教给屯长们的口号,此时此刻,这不再是虚无的口号,而是可以实现的梦想!

第一百九十一章 长社大捷

不管那些士族怎么想,在马强和段英等人的眼里,这次的祭祀还是极为成功的。

马刺史的部下打造出了一种会飞的铧式犁的消息很快无翼而走,很多忧虑未来粮食的有识之士不由心中感叹,这样的大难题居然会被这样的方式解决,这个马强还真的是不走寻常路。

至于那些收到了寇宪开出的应有粮食库存清单的人,则是一个个有苦不敢言,无论是未来铧式犁可能带来的巨大收益,还是跟着清单而来的甲士,都让他们知道,现在交出粮食的士族才是好士族。

不断有车马装载着满满当当的粮草运到涿县和蓟县,看着这些粮食,马强的心顿时安定了下来。

这还真的是有粮在手心不慌啊。

而在这个时候,被马强挑剩下的战俘们,也到了各自应该到的地方。

比如张豆的妹妹张叶,就来到了一个新建立的营地。

这个营地位于昌平,靠着河水。

张叶有些胆怯的看着面前的健妇。

这个空地有一百个妇人,后世西方有一句俗语,叫做一个女人等于五百只鸭子,何况这里有一百个妇人,虽然因为害怕不敢大声吵闹,但小声的嘀嘀咕咕却是不停。

“好了,都闭嘴!从今日起,我就是你们的头!你们可以叫我丁大娘,也可以叫我丁头,你们命好,遇到了我们营主,不光不会死,还会有好日子过。”

张叶有些紧张的抓着衣角,在和张豆分开的时候,张豆就和她说过,即使被充做营妓,也不要寻死,一定要等他救她出来。

好日子哪里会有什么好日子。

“别不信,你们啊,也是命好,是个女儿身,营主不要你们去挖矿,让你们去织布”

虽然战俘多,但去掉被挑选入伍的精壮后,其实能去挖矿的并不多。

年纪太大的老妪和老翁,被送到了后勤,负责烧饭、砍菜、洗衣的杂事。

剩下的成年男子和健妇才能挖矿,还要考虑到男女有别,男子负责挖矿,女子负责洗矿和运输,完全分开,洗矿和运输虽然也累,但比起挖矿无疑好了太多。

至于像张叶这样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少女,力气不足,还爱哭哭啼啼,马强想了想就让这些人去扩大纺织厂了。

礼记: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

很多后世人都喜欢说中国古人过于早婚,迫害女性,但实际上从周朝开始,人们就发现了女子早婚的危害,因此提倡女子过了二十再结婚。

后来到了春秋战国后,各国之间战争不断,人口成为了统治者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不断缩小适婚年龄,甚至强制婚配,比如后来的晋朝,就有“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的法律,等到了北周,干脆再减小到十三岁。

要不是必须等女子发育后才能生育,这个年龄一定还会继续往下减。

当张叶开始工作的时候,张叶发现自己可能真的是好命。

吃的虽然是杂粮,但却能吃饱,无论是洗羊毛还是纺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