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7 章(1 / 1)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上善若无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们回来就是睡一间大屋里,类似大通铺的那种。

反正各种呼噜声,磨牙声,臭屁声不绝于耳。各种猎奇的古怪味道,弥漫全屋。

比起张苍那样吃香喝辣,看歌舞听乐曲的比起来,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没办法,谁让他们不但穷,而且还没有名气没有人脉关系呢。

对于陈平和郦食其这样的穷人家的孩子来说,他们可没有失败了回家继承家产的退路。

他们除了成功之外,别无选择!

所以此时陈平的心神如此激动,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毕竟是改变一生命运的决定性机会。

郦食其感同身受,所以安抚着陈平先坐下。

之后端起一旁的陶碗狠狠灌了一大碗的凉水。

看着快要急疯了的陈平,郦食其坏坏的笑着。他这种治纵横家的,就喜欢折腾人。

“初考有两样,一个是考文章,不论学派。还有一个,则是考算术。”

陈平失声“算术?”

考文章他不怕,他本身是治道家的,也学了黄老,内心却是行法家。算是博学多才,随便考哪个都可以。

但是算术的话,他虽然学习过,可却是远远谈不上精通。

王霄出题很简单,就是按照现代世界最重要的语数外来考。去除掉毫无意义的外语,剩下的就是语文和数学。

语文好说,直接默写一篇文章,再来一篇阅读理解就成。

这个主要是考验来参考的是不是文化人。

至于数学,在这个时代那就是高大上了。

这个时代里,九章算术这本重要的书籍还没有彻底成型,参与编纂的张苍自己都还在考试。

历史上这个时间段里,华夏至关重要的‘算经十书’,现在一本都没出版。

现在的话,王霄提前整理出版了‘九章算术’以及‘算术书’。

‘算术书’是湮灭在了秦末的战火之中,直到两千多年后才通过一座古墓重见天日。

这是华夏有记载以来的最早的数学书。

这两本书,现在咸阳城都有出售。

不过对于早已经花光了盘缠买了一本‘韩非子’的陈平来说,这就是晴天霹雳。

第六百九十二章 需求最重要

看着如丧考妣的陈平,郦食其轻叹口气。

他从自己的行李之中,拿出了一本印刷版的九章算术递过去。

“陈兄,九章算术和算术书在下都买了,借给你看就是。”

看着郦食其递过来的书籍,陈平感动的一塌糊涂“郦兄~~~”

郦食其心中暗笑,面上却是叹息不已“皇帝开了图书馆,只要是备案参加国考的学子都可以去看书。皇帝重才,哪怕是古之明君也略有不如。”

在知识被垄断的时代里,书籍这种知识的承载体,价值几乎是无法估量的。

像是王霄这样的,直接开图书馆,把王宫藏书拿出来随便看的,简直就是惊世骇俗。

陈平也是聪明人,瞬间就明白了郦食其的意思。

“郦兄。”陈平恭敬行礼“此时云集咸阳城的各派学子何止万人。那图书馆能有多大,又能容得下多少人去借阅算术书与九章算术。郦兄相借书籍之恩,陈平永世不忘。”

郦食其心满意足的点头,不过嘴上却是说“说这些做甚,你我乃是友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这种话,以后勿需再提。”

作为纵横家,郦食其早就通过日常相处看出来陈平是个有大本事的人。

自从苏秦张仪之后,纵横家就开始逐渐没落了。

尤其是此时王霄一统天下,入目世界再无可以称之为对手的存在。

这个时候纵横家的处境就尴尬了。

对于这种类似于外交官的存在,没有了别的国家,外交官跟谁外交啊。

郦食其对此忧心忡忡。

等到王霄宣布国考,招募人才为官做吏。郦食其就立刻变卖家产,背井离乡的来到了咸阳城。

他看到诸子百家都来了,贵族豪强也来了。

这种巨大的竞争压力之下,郦食其就开始到处结交好友。

目的也是很简单,那就是等到都进入了大秦的官吏系统之中,能够互相帮助。

名气大的,学派实力强的,这些他都够不到。只能是在这少府的工坊之中寻觅,总算是找到了个陈平。

郦食其能够看出来,陈平此人绝非池中物,所以才会煞费苦心的各种帮忙套近乎。

现在的话,算是收获了一些承诺。

看着陈平抱着九章算术刻苦用功,郦食其欣慰的笑着。

之后他在一旁坐下,拿出了从工坊领来的干粮,一边就着陶碗里的凉水吃,一边翻阅‘算术书’。

考场上的成功没有偶然,只有必然。

所谓的偶然,不过是之前无数默默付出最后的收获罢了。

哪怕是陈平与郦食其这样的人物,考试之前也是要温习功课的。

“陛下,此次参加国考的各地学子统计出来了。”

身为咸阳令的甘罗,恭敬的向着王霄做工作报告。

作为曾经吕不韦的左右手,甘罗在王霄的面前一向都是小心谨慎。

曾经吕不韦出事的时候,他都想过要跑路的。

樊於期的脑袋被送回来的时候,甘罗差点去自杀。

虽然王霄明言以前的所有事情都既往不咎,可甘罗在他面前依旧是不由自主的会害怕。

坐在案几后面的王霄,手指轻轻敲着案几“说说看。”

“喏。”

甘罗拿出了文书,开始念了起来。

“本次国考,共计有巴郡学子八十一人东郡学子九百五十五人”

“道家弟子,三百一十三人纵横家弟子,二十二人公羊派六百四十人”

“十五至二十一岁者,四千九百五十二人二十二至三十四岁者一万八千八百五十三人”

“”

赶来咸阳城的学子足有数万之多,王霄要从其中挑选出来至少万人以上,来填充各地的空缺。

不是说缺少这么多的郡守县令,而是缺乏基层的吏员。

维护社会治安,编制户籍,处理初级诉讼,兴修农田水利,兴办修桥辅路,赈恤救灾等等众多的事务,都是需要地下的吏员们去做。

县令郡守们,可不会下乡间地头做这些事情。真正做事的,还是这些吏员。

大秦律法规定,万户之县为上县,县官称为令。

万户之下为下县,县官称之为长。

在县令之下,还有负责来往公文与仓库管理的县丞。

相当于秘书的主簿,掌管治安的县尉,掌管文教的教谕,缉拿盗匪管理监狱的典史,设卡盘查确保地方安定的巡检。以及大量的刀笔吏。

这些都需要人去做,需要最起码能识字明礼的人去做。

尤其是那些数量庞大的百石刀笔吏,更是重中之重。

与普通百姓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刀笔吏,这些人才是深入乡村做事的人。

而历朝历代欺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