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统一。
对于这方面,王霄的要求没那么高。
毕竟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强行要求大家一模一样,难度是有些大。
主要就是提倡一些有用的习惯,像是饭前饭后要洗手,食物要煮熟了吃什么的。
要惩罚杜绝的也有,最重要的就是杜绝惩罚械斗。
不同村子之间,为了争夺田地水源,或者干脆是谁家娶了那个谁,都能引发一场械斗。
这种械斗自然是要严格禁止的。
惩罚的方式也很简单,杀人者偿命,伤人着服役。
服役什么的,可比坐大牢可怕的多。
尤其是以囚犯的身份服役,那真的是哪儿危险上哪儿,哪儿辛苦上哪儿。
囚犯出去服役的,一年以内还好说。超过一年的,基本上就有一半的概率回不来。超过三年的,家里就可以准备媳妇改嫁的事情了。超过十年的,那牌位出发的时候就給安排好了。
人力资源是宝贵的,无论是种田修路还是生孩子,都比消耗在械斗之中要强。
书同文的话,各国的文字都不一样,哪怕是一样的文字,也有不同的写法。
虽然有官方文字金字,可因为区域上的差异,在数百年的演变之中就成了完全不同的文字。
而且王霄本身,对于这种繁杂的文字也看不上。
这件事情王霄交给了李斯去做整理和统一的工作。规范制定了统一的文字。
李斯非常热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工作之中。
他博采各国之长,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也就是小篆。用来代替之前的大篆籀文。
此外还有隶书,也是这个时代发明的。
李斯表示可以把小篆作为标准文字,而隶书则是作为日用文字。
也就是说,官方文件,包括诏书什么的都用小篆,而民间用的则是隶书。
所谓隶书,实际上就是繁体字。
王霄对于这个安排不太满意,他仔细查看了两种文字之后,告诉李斯等他一个月。
一个月之后,由工具人冬儿代写的简体字,就新鲜出炉。
“不用小篆,官方文件以后用隶书,也叫繁体字。民间的话,就推行这种简体字。”
简体字和繁体字,算是彻底摆脱了象形文字,是一种进化。
而比起笔画繁多的繁体字来说,简体字更加适合书写阅读。
毕竟只有简单的,才是方便的。
面对王霄借用马甲推出来的简体字,李斯立马送上了连绵不绝,犹如滔滔江水般的敬仰之情。
他表示隶书都不需要用,全天下都用简体字就行。
“要注意防伪。”王霄点名隶书的好处“这方面笔画复杂的,还是有好处的。”
最后就是钱同文。
各国都有自己的货币,从形状和分布上分为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鬼脸钱)四种。
其价值与转换在大一统的环境下都很复杂,所以统一货币是必然的事情。
而且王霄也是要借此机会,把铸币权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各国地方私自铸造钱币非常普遍,这种事情当然不能容忍。除了严厉打击之外,统一货币才是技术上的压制。
毫无疑问的,王霄弄出来的就是著名秦半两,也是后世铜钱的典范开端。
为了这个,王霄不但早早的就开知识上的金手指,安排徭役去发掘铜矿。而且还通过商贸手段,不停的收购各种铜器,然后融了铸钱。
虽说这么做会导致后世失去许多青铜文物,可在这里来说却是最正确的选择。
王霄现在还处于大规模囤积的阶段,他准备等到灭楚平齐之后,一鼓作气的全都放出来,彻底代替各国流行的货币。
楚国那边还在打消耗战,王翦仗着自己实力足够强,也没有后顾之忧,就是要和楚国打消耗。
而项燕这里非常痛苦,因为王翦拒绝决战,只想玩消耗。而楚国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消耗不过对手。这就等于是一天天的看着自己衰弱下去的慢性死亡。
对于楚国的局势,王霄并不担心。
只要不是轻敌冒进,稳扎稳打之下,楚国就已经走进了倒计时阶段。
第六百八十章 大王喜听击筑之音
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历史上真正打胜仗多的,大都是那些名气没那么大的将领。
而善于使用奇谋妙计,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声的名将们,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原因很简单,实力强大的时候,谁也不会去用什么奇谋妙计。只有实力弱小的时候,才会这么去干,想着以弱胜强。
可这种事情做的多了,必然会有失手的一天。
拿最经典的长平之战举例。
白起手里有足够的粮食,所以他可以固守防线,安心的继续消耗下去。
可赵括过来代替廉颇的时候,就已经提前在赵王那边表态过,是要主动出击,通过决战打垮秦军的。
因为他的实力不足,没有粮食吃了。
这么一来,就失去了战略主动权。后面落入白起的陷阱被包围,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就是属于想要以弱胜强,可惜没能成功的典范。
你有一百门火炮,足够的炮弹可以把敌人炸平的情况下,你会让士兵们放弃火炮强行冲锋吗?
肯定不会啊。
王翦就是一个擅长发挥自己优势的主将。
包括他儿子王贲在内,还有李信,蒙家兄弟,杨端和等等众将都在他的麾下。
再加上六十余万大军,还有足够的粮草。王翦就是一步步的逼迫着楚军,逼着楚军不断的流血消耗。
这种战法稳固,就是耗时间。
李斯倒是提议过,对项燕使用离间计。
不过这个提议却是被王霄拒绝了。
因为王霄很清楚,此时的楚王负刍,与项燕这个项氏大贵族之间更多的是合作。离间计的作用不大,而且很难成功。
毕竟不是哪一国都像是赵国那样,只要用离间计就百发百中的。
秦国对关东各国用过许多次的离间计,可这其中只有赵国,是只要用了就一定成功。简直就是堪称恐怖。
王霄在关中安排一项项的大政,秦军在楚国步步逼近蚕食楚国。
秦国一统天下的大势,看上去已经是无法阻挡。
不过内部的事情还是有的,那就是随着新近征服的土地,全部都是设置郡县,这就让许多大秦贵族非常不满。
这其中,以嬴氏宗室,还有芈氏众人为首。
他们都是分封制度的坚定支持者,因为这种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有好处。
而对于帝王来说,当然是郡县制度最好了。
因为王霄太过于强势,他们就想着迂回。
芈氏人拜见,说是可以劝说很大